兩岸通譯趣談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翻譯,大陸,英文
  • 发布时间:2015-08-12 13:11

  自清朝末年中國被迫強力打開國門,與西方各國勉強交流貿易,甚至被瓜分殆盡之後,中國朝野上下就開始了對英文饑渴地瘋狂學習并大量翻譯英文工業科技著作,一直持續到今天。就在這個洪流中,兩岸六十多年里分別出現了許多對英文理解的思維差異,當然也造就了許多挺有意思的翻譯趣談。

  在國際上,誰強大,誰的文化滲透就厲害。從古到今,一直如此。在大唐宋明時代,中國的強盛自是不在話下,萬國來朝也不只是神話。那時各國大使、商販來往中國,必須要學習漢語。一是外在壓力,強盛的中國有外國政府需要和懼怕的武力,有各國商販需要的各類貨物,來到中國的地盤,想要從中國買貨,當然要學會漢語。二是內在原因,來到中國的外國從心底對中國崇拜有加,是自發自願的行動,正如現在很多中國人以學英語、會英語為榮一樣,當時的各國人以會漢語為榮,也只有真正學會漢語,才能有機會深入學習中華文化。在中華強盛的時代,漢語言的影響力非常大,而當清朝再開國門時,中國已經淪為西方強國的俎上肉、盤中餐,哪還有中國說話的份呢。再說,當時中國很多有志之士也明白了大勢所趨。他們也從心底崇拜西方的強盛。綜上種種前因後果,中國人開始卑躬屈膝,學習西方的主要語言—英語。很多赴歐美留學過的學者把西方的先進科技文化書籍翻譯成漢語在國內傳播。那時的人們以會英語為榮,大陸除了在一九四九年以後中斷三十年以外,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今天。

  中西文化之間畢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英文翻譯成漢語過程中的措辭用意、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我們對西方文化的理解,但同時也可以反映出翻譯者的文化教育背景和思維方向。有意思的是,長久以來很多詞彙兩岸翻譯不盡相同的一個主要原因,大陸與台灣因為思維對立,就故意相反或不同,正如美國自擺脫英國獨立之後,所有的規則反其道而行之,像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你是右舵開車,我就非要左舵;你靠左行駛,我就非要靠右。

  在閱讀台灣和大陸對同一英文單詞做出的不同翻譯時,常常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想記錄下來,與朋友你們分享分享。

  唯物的「頭腦」和唯心的「腦力」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兩岸不同翻譯是Brainstorming,大陸翻譯為「頭腦風暴」,台灣翻譯為「腦力激蕩」。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它自從五十年代就開始流行,特別是企業中。一開始Brainstorming是用來形容精神病患者的思維錯亂狀態。他們所思所想所做的都是隨心所欲,不被任何情理、法律、規則、道德來束縛。一九三八年美國奧斯朋博士Dr.Alex F.Osborn將之設計運用成為一種會議方法,用於決策的早期階段。一組人坐在一起,擺脫各種思維框架、規則和束縛,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闡述討論,天馬行空,產生出全新的idea和初步方案。Brainstorming最大的亮點不只是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更是思維的火花連鎖效應,其中一個提出來的idea會成為點亮其他人思維的火花,由一及二,由二及三,由三及百,產生出無數的創意的idea。人類的智能是個無限大的思維宇宙,人類潛在智能平均開發使用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也只開發了百分之十二至百分之十三。也就是說,我們不是沒有更好的想法,只是需要引爆這個想法的雷管和火花。在Brainstorming的過程中,就出現了這樣的雷管和火花。它就存在於別人的思維之中。看似無用,實為大用。

  大陸的翻譯「頭腦風暴」,算是一種偷懶的結果,直接從表面字義翻譯,brain是頭腦,storm是風暴,加ing作為後綴。「頭腦」和「風暴」兩個都是看得見的物理性實體,這與大陸同胞六十六年來一致被教育灌輸和奉行的馬克思唯物主義理論是分不開的。馬克思認為世界上的一切東西是外在客觀的物體,即使是人的思想也只是對外在物體的反映,而不具備主體價值。各種宗教、有神信仰、心學哲學都被嚴重抹除消滅。大陸同胞的哲學世界觀中,認為所有事物都是唯物的,所以即使在看待一件思維的事情,他們首先看到的也是外在的具體物象,而非精神內在心靈層面。

  台灣將之翻譯為「腦力激蕩」。腦力是名詞,是指一個人的思維力,這是人類具有看不見的超高能力。「激蕩」是動詞,形容兩種物質相互碰撞的動作,看到這個詞首先給人的印象是波瀾壯闊大海上浪潮澎湃的畫面。這兩個詞彙合在一起就是思維的相互碰撞,產生出許多新的想法,這正好完美點出了Brainstorming的精華之處。有人說Brainstorming的內涵正好是中文「集思廣益」一詞的內涵,只不過為了與英文更接近才有了「頭腦風暴」或「腦力激蕩」這樣的翻譯。實則不然,「集思廣益」只是表現出了Brainstorming中的一個條件,即一組人在一起討論,但並不能描述出這組人是如何集思廣益的。我認為「腦力激蕩」完整又完美地表達了Brainstorming的精確內涵。

  第一場PK,台灣「腦力激蕩」完勝「頭腦風暴」。

  在百變市場中智慧創造并傳遞新價值

  另一個我經常討論的是對Marketing這個詞彙的翻譯。大陸譯為「營銷」,台灣譯作「行銷」。Marketing是致力於將產品、服務或品牌的價值傳遞給客戶,以達到宣傳或銷售產品、服務和品牌的目的。Marketing的終極目標是增加銷量和公司利潤。Marketing作為支援系統,通過傳播信息給目標客戶來支持前線銷售人員。Marketing任務包括市場分析、選擇目標客戶和決定細分市場,理解客戶行為和將產品價值傳遞給客戶。

  「營銷」,營為經營,銷為銷售。經營市場、銷售產品這是一件價值傳遞的系統工程,肯定不只是銷售。正如我一直在大學研究所宣揚的一個理念,市場是需要經營的。經營是佈局、準備的前端任務。銷售重要,但是並沒有一般老闆認為的那麼重要,銷售只是買賣技術層面的執行工作。前期的市場經營決定了努力方向的對錯。經營就是長期規劃,嫁接在創立者的夢想願景上。

  「經」的核心任務是做好所有的大佈局工作,把所有的力量傾注在為他人創造價值,是利他的。經營者敢做夢,敢務虛,也非常勇敢的理解觀察總結所服務客戶的深層次需求及變化,判斷其中哪種變化恰好是支撐企業價值創造的高度,並做出決策,為銷售工作設定短中長期奮鬥目標。銷售工作則是根據企業經營決策,將戰略規劃和各階段目標分解落實到銷售的細節執行管理工作去。經營企業者是能夠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人。銷售管理者是能夠為企業創造利潤的人。我認為「營銷」這個翻譯可以全面涵蓋Marketing的內容和意義。

  台灣翻譯成「行銷」則顯得過於狹窄。行,ing,進行,做一件事。銷,銷售。行銷的意思是做銷售這件事,也就是純銷售的意義了。市場是一個廣闊的概念,想要在市場中進行銷售工作,僅依靠銷售技巧是遠遠不能夠在市場中立足的。台灣的市場經濟起步遠早於大陸,關於市場經濟的一些術語台灣翻譯較早。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需大於供,絕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銷售上,因為這是為企業直接帶來利潤的事情。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市場逐漸飽和,直到今天市場已經演變為供大於需的買方市場。尤其在電子商務、互聯網、物聯網和更新的市場價值傳遞系統成型后,消費者更成為市場的主導。所以對市場行為的前期研究調查、戰略佈局、戰術整合、戰法應變和戰技精準等系列的市場策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行銷」一詞的翻譯用語對於今天來說就真的變得狹窄。

  第二輪PK,大陸「營銷」勝於「行銷」。

  網際網路里的互聯互通互愛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普及,科技革命的成果以快於第一、第二次革命數倍的速度被全世界各種行業運用。其中信息科技的詞彙也迅速普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是通訊工具Internet。台灣將之音譯為「因特網、網際網路」,大陸翻譯為「互聯網」。它是最早被美國軍方發明出來部隊內部使用通訊聯接系統,後來才被用於商業領域。無論對於台灣還是大陸,無疑都是完全嶄新的通訊高科技。台灣先於大陸三十年就接觸到了Internet,對這個舶來品台灣用最簡單的方法—音譯之「因特網」。

  Internet是由從地方到國際的無數個人、公共、學術、商業、政府網絡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全球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巨大國際網絡。將各種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絡結構。從Internet的含義、功能以及狀態上來看,大陸翻譯的「互聯網」更加簡便貼近原意。

  第三輪PK,大陸「互聯網」更勝一籌。

  虛虛實實,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說到信息技術的詞彙,Computer是不可或缺的。Computer作為載體平台,早於Internet被發明出來。從最初的Computer到現代的各種演進的版本,從最原始的計算方法,到各式各樣的程序語言,最根本的是〇和一的計算,說到底是無數個通電與不通電兩種動作組成的不同結果。Computer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大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從這個定義來看大陸依據功能翻譯的「計算機」比較貼近Computer的實際形態,是物理性的,依然是從唯物的角度去翻譯,對於從事科技信息行業的人來說,計算機更顯得科技化、理性化。

  將Computer翻譯為「電腦」這個詞的台灣專家是我的一位朋友,世界文化總會的范光陵主席。范兄因此被稱為「中華電腦之父」。「電腦」一詞從感性與理性完美融合的角度翻譯了Computer。人類的思維是依靠大腦來進行的,正如我前面所說,人腦的思維就是個無限大的宇宙,電腦是模擬人腦來發明的,是道法自然的。雖然在初期階段,主要以計算為主。我們看的科幻大片,未來的電腦可不只是以邏輯、數學的思維來進行運算,而是加入了更多的感性、情緒的表現。隨著一代代升級演進,電腦會越來越無限接近人腦的思維方式,甚至未來可能會將電腦與人腦相結合,把電腦植入人腦,形成新一代的人類。至於未來究竟如何,現在都是想像,但無論如何「電腦」一詞越來越符合Computer的發展定位了。

  那麼范兄為什麼有能力發明出這麼一個感性與邏輯思維完美結合的詞彙來翻譯Computer呢,這源於他跨界的學識和經歷。范博士獲得了美國斯頓豪大學及紐約大學管理學碩士、猶他州立大學哲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超博士研究,專攻電腦及管理社會系統,他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紅海軍區建築工地擔任過水電總工程師。他還是多才多藝的詩人和書畫家,出版了中英文詩集二十餘種,曾被推選為世界詩人大會主席,三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還創造了詩意派油畫,並首倡詩意管理學。在我的盛世書院墻上還一直掛著他送我的那兩幅詩意油畫呢。世界人士稱之為「三冠才子」,即世界桂冠詩人,中華電腦之父及企業管理大師。「電腦」一詞出於這樣一位天才之手,兩岸朋友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四輪,台灣范光陵博士所翻譯「電腦」完勝。

  翻譯點讚的功力來自於神、意、雅

  對於生活用品的翻譯,原來中國大地上完全沒有這項新生事物的情況下,台灣和大陸的翻譯大都以音譯為主,比如Volkswagen台灣翻為VS「福斯」,大陸則翻譯為「大眾」。Volks在德語中意思為「國民,人民」,Wagen在德語意思為「汽車」,即「國民的汽車」。這源於希特勒在一九三六年提出的設想,要生產一種廉價的汽車,讓每個德國家庭都有一輛自己的汽車,就像美國一樣。

  Blog是以網絡做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佈自己的觀點,及時有效輕鬆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無論是大陸翻譯的「博客」還是台灣翻譯的「部落格」都是用音譯的方式介紹這種自媒體社交網絡的交流方式。

  台灣的「瓦斯」是對英文Gas的直接音譯,「天然氣」是大陸地區一直使用的名詞。其實中國歷朝歷代對天然氣的使用是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

  Yogurt則是由現在土耳其地區的突厥遊牧民族從羊奶變質中偶然發現的,後來從土耳其的突厥語進入到英文中的詞彙。台灣將之音譯為「優格」,大陸從口感的角度譯為「酸奶」。Guinness World Records,大陸翻譯為「吉尼斯世界紀錄」,台灣譯為「金氏世界紀錄」。Laser大陸譯為「激光」,台灣音譯成「鐳射」。

  Cartoon,大陸翻譯「動畫」,台灣翻譯「卡通」。更有意思的一個小發現,德國汽車品牌Mercedes-Benz,在不同華語地區有不同的音譯,大陸譯為「奔馳」,台灣則是「賓士」,香港譯為「平治」,新加坡則譯為「馬賽地」,這是跟著國際上常用的Mercedes音譯而來的。

  其他不同的有趣翻譯還有很多,雖然不能一一分析個中緣由,還是寫出來提供有興趣的朋友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對於英文詞彙的翻譯講究的是集神、意、雅于一體,也有人說是信、達、雅。無論怎樣,兩岸同胞對於英文的翻譯各有短長,各有偏重,這其中是由於兩岸長期不同的文化、政治、市場、興趣背景因素影響使然。在看過這麼多的翻譯對比之後,是可以發現一個規律事實,這些自西方翻譯過來的詞彙中大都是近幾十年以來的新興事物,也就是說中華文明還一直處在被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氛圍里。那我們泱泱大中華民族的進步在哪裡?我們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又在哪裡?是繼續沉浸在「瓷器/china、絲綢/silk、風水/fengshui」這樣的歷史自豪感里?還是讓中華文明繼續失落在「城管/chengguan」這樣的不文明中?

  (順序是英文—大陸翻譯—台灣翻譯)

  Software——软件——軟體

  Program——程序——程式

  Digital——數碼——數位

  Single Lens Refl ex Camera——單反相機——單眼相機

  Mouse——鼠標——滑鼠

  USB fl ash disk——U盤——隨身碟

  Developing country——發展中國家——開發中國家

  Pulsed Light——激光——脈衝光

  Level——水平——水準

  Metro Railway——地鐵——捷運

  兩岸對於電影英文名稱的翻譯也是不大一樣,列舉幾個電影,大家都看過了嗎?

  (以下順序是英文—大陸翻譯—台灣翻譯)

  Starwar——星球大戰——星際大戰

  Mission: Impossible——碟中諜——不可能的任務

  Pulp Fiction——低俗小說——黑色追緝令

  The Matrix——黑客帝國——駭客任務

  City of God——上帝之城——無法無天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西部往事——狂沙十萬里

  Se7en——七宗罪——火線追擊令

  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搶救雷恩大兵

  The Departed——無間行者——神鬼無間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The Day After Tomorrow——後天——明天過後

  Top Gun——好大一把槍——捍衛戰士

  解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