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會為你說話的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丁法章,新民晚報
  • 发布时间:2015-08-13 07:54

  友誼長久,是靠彼此的重視所致,與丁法章正是如此。

  窗外暴雨如注,我關閉了窗戶,把風聲、雨聲擋在窗外,翻讀丁法章贈送的書——《我的新聞人生》,這是剛剛出版的書。曾任《新民晚報》總編輯的丁法章,在書中回憶了新民晚報每次變革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讓讀者看到一張報紙背後一個團隊的拼搏,更重要的是看到一個有責任感、有平常心,敢於擔當的報人。

  我崇敬這樣的報人。一邊翻看,一邊回想著與丁法章的交往。

  照理,丁法章作為《新民晚報》總編輯,與我所在的周報辦報理念有很大不同,但當我邀請他為我的書《軌跡》(上、下)寫序時,他答應了。他看重的是我用散文化的筆法寫新聞人物、寫新聞事件的探索,他稱之為「難能可貴的探索」,我們就這樣開始了業務上的交流。丁法章在回復我的信中寫道:「如果評定新聞業務高級職稱的高評委們都仔細看過你的文章,相信他們會改變用散文化筆法寫人物報導的偏見。……總之,我是會為你說話的。」

  為何提到高評委呢?緣由如此:我兩次申報副高職稱,均榜上無名。第三次申報,報社總編辦主任給我鼓勁,讓我不要放棄,感謝她的堅持,我開始凖備資料。其中一項就是請丁法章為我的書寫序。因為申報副高需要著作。著作需要有影響的人作序。

  同時,申報副高還需要有論文,我的論文《新聞中散文化筆法的探索》,丁法章力排眾議,使其獲得第四屆上海新聞論文獎三等獎。至此,丁法章兌現了他的諾言。我第三次申報副高得以通過。我成為主任記者。

  有一個花絮值得一提,當得知我第二次申報副高職稱沒有通過時,我正好要去採訪廖昌永。一路上坐公交車前往他家,我轉臉看著窗外,任淚水滑落。到達時,我讓自己平靜下來,撳響門鈴,廖昌永開的門,滿臉笑意。我被他的笑意感染,很認真做完這次採訪。告辭出來,我又回到沮喪之中,不知道前路是什麼。

  「我是會為你說話的」,丁法章信中這句話給了我勇氣,我希望能到新民晚報社工作,他積極舉薦我,很快新民晚報人事處就通知我去,我到後,他們告訴我,安排我到特稿部。不想,後來事情出現異常,新民晚報人事處人員顯然有難言之隱,支支吾吾地告訴我不能去了。與此同時,市政協這邊一反常態,安排我去拍一部反映政協工作的片子。幾個月後,片子拍好了,我想去新民晚報的念頭也被覆蓋了。此事,像一個謎,解不開了。但我相信丁法章是為我說過話的。

  繼續翻讀,當我讀到介紹我的文章時,我非常驚訝,愣住了。丁法章把為我《軌跡》(上、下)一套書所寫的序言放在他自己這本書裡,表達了他對我用散文化筆法寫人物報導、寫新聞事件的認可。他還把我用散文化筆法寫他的《歷史的秘書——丁法章的足跡》也收錄書中,更是表明對我的支持。他兌現了「我是會為你說話的」的承諾。除我外,丁法章還在書中介紹他的不少同事,諸如強熒、曹正文等,他的伯樂之心毫不遮掩的顯示出來。

  在書中,他還回顧了一個情節:一九九二年,經主管部門批凖,《新民晚報》社與台灣家庭教育類雜誌《講義》聯手,共同主辦了一項主題為「我們只有一個中國」的兒童征文征畫比賽,旨在使海峽兩岸炎黃子孫從小培養環保意識。此項活動推開後,反響強烈,碩果累累。此外,從一九九二年開始,《新民晚報》與台灣《中時晚報》就有關合作事宜進行了磋商並簽訂合作協議。這兩項海峽媒體間的首度合作,在當時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丁法章的膽識、魄力由此顯現。

  二〇一四年的一天,我走進丁法章家,他帶我去看他的書房——踔厲齋,兩面牆的書櫥擺滿了書籍,丁法章就在這樣的書齋中思考種種問題,寫出了很多著作,《我的新聞人生》是他最新的著作。他的客廳裡放著兩張竹製的、小小的椅子,他和夫人一人坐一張,我趕緊拍攝下來。丁法章介紹,這是他從江西調回上海工作時捎回的,至今還保留著,就算是對江西的念想吧。如此有情有義,足見丁法章的平常心。而敢於為我說話,則顯示了他的品行和擔當。

  我很幸運,遇到了一個真正的報人。

  楊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