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老家 幸福贛州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贛州,客家
  • 发布时间:2015-08-12 13:50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俗稱贛南,面積三點九四萬平方公里,人口九百五十四萬,是江西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設區市;贛州區位優勢明顯,與廣東、福建、湖南三省接壤,是珠三角、廈漳泉地區的直接腹地和內地通向東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海西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擁有贛粵閩湘四省邊際最大的民用機場,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廈門、廣州、深圳等眾多航線,贛粵、大廣、廈蓉等高速公路和京九、韶贛龍鐵路穿境而過,四條國道和昌廈公路縱橫交錯,贛江航運直通長江及沿海各港口,環網相連,形成了輻射八方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

  贛州文明久遠燦爛,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唐代即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張九齡、蘇東坡、辛棄疾、文天祥等歷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跡,唐代馬祖道一禪師、風水大師楊筠松分別在此弘揚禪宗文化、堪輿文化,周敦頤、程顥、程頤、王陽明等理學大家使贛州成為宋明理學發祥地。贛州旅遊資源豐富,被譽為「客家搖籃、江南宋城、東江源頭」以及「世界橙鄉、堪輿聖地」。

  客家搖籃

  贛州是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搖籃,全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客家人。客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有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奇葩——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和「建築教科書」的上千座客家圍屋、客家後人尋根祭祖聖地——客家博物院和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客家古村落——白鷺古村;形成了客家民系文化瑰寶——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于都嗩呐、石城燈會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富有特色的客家美食客家豆腐宴、全荷宴、全竹宴、全魚宴等。

  江南宋城

  贛州是宋代全國著名的三十六個大城市之一,被譽為「宋城博物館」。八境台踞章、貢兩江交匯處,「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鬱孤台以辛棄疾《菩薩蠻》「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而聲名遠播;至今保存有全國最為完整的宋代磚城牆、沿用了近九百年歷史、由一百條木舟用鐵索連環而成的古代水上交通要道——古浮橋、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古街巷灶兒巷等,澤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統——福壽溝,被譽為中國城市建設史上的奇跡。還有在日韓、東南亞一帶久負盛名的佛教禪宗馬祖道一的首次傳法之地——馬祖岩……新近建成的宋城風情街——文清路與厚德路,更使贛州「宋情」跌宕,「宋韻」迷離,信步流連,令人樂而忘返。

  這裡文化厚重,是宋明理學的奠基地。周敦頤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王陽明在這裡潛心研究心學;湯顯祖在這裡創作了千古奇劇《牡丹亭》;風水祖師楊救貧在這裡創立了形勢派風水理論。這裡名人薈萃,王安石、蘇東坡、辛棄疾、文天祥、海瑞都曾駐足贛南、寄情山水,留下了許多墨跡華章;岳飛、戚繼光、石達開等一批名將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

  此外,贛南還曾是蔣經國先生實踐經國偉業之地,蔣經國先生曾經主政贛南達六年之久,提出「建設新贛南」,大力推行「贛南新政」,實行「三禁五有」政策,至今還保存留下了蔣經國舊居、中華兒童新村等許多遺址。

  東江源頭

  贛州素有「綠色寶庫」、「江南水鄉」之美稱,森林覆蓋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點四,是長江重要支流贛江和珠江重要支流東江的源頭。「山為翠浪湧,水作玉虹流」——這是一代文豪蘇東坡稱贊贛州的名句。「東江源頭」三百山綿延三百三十三平方公里,奇峰幽谷、飛瀑流泉;「天然氧吧」崇義陽嶺,竹海茫茫、空氣清新;「小千島湖」陡水湖,美山怪石、名樹貴花、異俗野趣,處處綠意可掬;「梯田奇觀」崇義上堡,耕雲播雨,壯觀天下;「靈秀丫山」山青茶香,瀑布成群,竹濤陣陣,氣息怡人;「千佛丹霞」石城通天寨,碧水環繞,石山險峻,峰巒崔巍;「世界橙鄉」秋季橙黃橘紅時,滿山遍野橙海連連,豐收美景盡入眼簾,田園風光綴滿詩情畫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石城大佘旅遊新村、別樣客家風情的龍南栗園圍和客家酒堡、返璞歸真原生態的上猶園村等江西省級鄉村旅遊點、農家樂更是星羅棋布,讓您攜親伴友享受假期,歡快暢遊贛州。

  堪輿聖地

  贛州堪輿文化、儒釋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輝映。贛州興國的三僚村,被稱為「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成為堪輿文化的發祥地。風水祖師楊筠松(名益,號救貧),攜弟子曾文辿、廖金精隱居三僚著書立說,創立中國贛派風水文化理論體系,三僚曾、廖二姓師承楊公奇術並發揚光大。三僚歷朝歷代共出了二十四個國師、七十二個明師、三十六個皇帝欽奉的欽天監靈台博士,戡定北京都城、明十三陵、故宮、長城九鎮、清東陵等。

  文、圖/羅滬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