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让我们看到未来

  小时候看《聊斋志异》,看完之后总是不敢上厕所,时刻担心角落里随时会飘出个女鬼,身材纤弱的,面若桃花的,宛如一片旋转飞舞的花瓣,轻盈地飘到我身后,然后吸干我的血。蒲松龄不可思议的想像力创造了《聊斋》,相信在其书写民间故事的整个过程中,也被与生俱来对鬼神的敬畏和恐惧缠绕过吧?

  我至今没能学会游泳,是因为一个叫水下幽闭的恐惧心理症,害怕水里突然会窜出个未知的怪兽来;我在飞机上一旦起飞时遇到引擎故障,也会心生恐惧继而脑洞大开,想象飞机翅膀突然断裂,随后一片火海,人在火上烤。后来听到一个说法,说恐惧和想象成正比,恐惧感越强烈,想象力越发达,这才略感欣慰。换个角度看,恐惧就是想像力的成果,有了恐惧,脑子里自动生成一个接一个的故事,这也算得上一种能力吧?

  东方人的恐惧多数倾向于鬼魅,一些不可解释的现象,一些玄虚而神秘的不可抗力量。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对外星人、机器人、自然灾难、刑事犯罪等的恐怖。所以也各自诞生了许多经典的恐怖片和艺术作品。

  在《疯狂原始人》中,每天老爸瓜哥都会给孩子们讲故事:“从前有一只小老虎,他不听妈妈的话,晚上跑出去玩,最后他死了。”这样的故事其实此前在电影《麦兜响当当》中,麦太太也对麦兜讲过。尽管这样用自己内心的恐惧来困住熊孩子的教育方式容易引发争议,但我以为瓜哥和麦太太才是家庭教育的典范。瓜哥的口头禅是“恐惧让我们活下去,永远不要不害怕。”这是一个比《疯狂原始人》所处还要凶险的世界,保持恐惧与战胜恐惧一样重要,正是这没有缺席的危机教育,才让咕噜一家在世界末日来临时,成为逃出灾难活下来的唯一一家人。

  开车踩油门再简单不过,但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踩下刹车,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对这个世界心怀敬畏,每一个选择才会慎重和忧虑。如果真的无知无畏了,我们的祖先在面对比自己厉害的走兽时,恐怕不会体现出更高的智商,最后搞不好会被淘汰。

  换言之,恐惧感让我们产生获得控制恐惧力量的动力,让我们预测时间推移后我们的状况,成就一段精神上的时间旅行。因为对黑暗的恐惧,才有了电灯;因为对速度的迷恋,而又对安全的恐惧,安全带和气囊才渐渐成了汽车的标配;因为无法与时间抗争的恐惧,人类试图创造将人脑记忆储存于电脑的技术,最宝贵、最美丽的记忆再也不会被时间带走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中国车市最近10年来不断冲击新高的繁荣,以及背后隐藏的泡沫终于在最近一两年破碎的原因。车市一片繁荣时,仿佛人人都是汽车专家,所有人都很贪婪,没有一个人恐惧。这也导致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过度透支后的车市急速回落,引起整个车市一片哀嚎。

  “10年前的车市低谷我是过来人,所以很清楚今年这样的寒冬该做什么,但那些没经历过的,就有些扛不住了。”8月的某个下午,在上海一家咖啡馆里,一位在某合资品牌公关岗位从业10年以上的汽车人告诉记者。

  寒冬,只会加速没有准备好的竞争对手的灭亡,保持恐惧,会在下一波牛市来临时成就一个更加强大凶悍的自己。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远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