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再见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首尔,旅行,韩国,明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7 13:42
当同心锁扣在了南山公园的桥栏杆上之后,关于韩国的旅行就从“在路上”变成了“去过”。纵然,我已经默默地发了誓,应该不会再踏上这个烤肉飘香的土地。不过,这并不影响我认为韩国,或者可以说首尔是个有意思的城市。
老外说,首尔是一个像极了美国旧金山的城市,对于这一点,不能够感同身受,我不曾到过旧金山,也不曾感触过那座充满着美国味道的城市。首尔依山傍水而建,最初印象是不断持续的上坡和下坡,颠簸得有些难受,但是却有一种莫名愉快的心情,或许是因为陌生的韩文里充满了叽叽喳喳不停的中国话,有一种虽在异国却很熟悉的感觉。
在一个并不是太过寒冽的冬天,我去了济州岛,湛蓝的天空,和深远的海水默默地融合在一起,心里唯一的感触便是,“天,真的很蓝。”蓝得深邃的天空,干净无污染的土地,一尘不染的车体,都在轻轻诉说着这座岛屿的自然和谐与润物细无声的美态。这是我对韩国最初的印迹,很美好。济州岛大片的海水和林木,并不常见行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味道不得而知。不过,或许就在最初的时刻,便在我心里留下了这样的念想,首尔应该也是如此。
后来,在盛夏去了首尔。事实上,首尔并不是如此,少了一份安宁,多了一份生活的味道。从酒店前往明洞,似乎一瞬间便从宁静的街道,跌进了一片繁芜里,真是两个极端。
首尔的道路有点狭窄,两边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每隔一两家就有一家咖啡馆和烤肉店,阳光透过树影投下了丝丝斑驳,随着微风,晃动的斑驳一不小心就迷惘了双眼。拿着香蕉牛奶走一段,停一段,看着车来车往,人流穿梭。哦,香蕉牛奶似乎已经成为到过韩国最标配的饮品,让你无端会生出一种不喝一杯香蕉牛奶就没有来到韩国的即视感。好像,并不需要太多的道理,香蕉牛奶和静谧的街道并不十分协调,但也不突兀,就这样莫名地组合在了一起。
走过人行通道,穿过地铁,一出地铁站,陡然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嘻嘻闹闹的街道宽敞了一些,却更显得拥挤,道路两边的灯箱风格不一地排列在一起,唯一能看懂的便是左撇右捺的方向不一致,圆圈和方块的形状不一致,其他的文字再也看不懂一丝一毫。
当道路变得有些难走,人流像一堵厚重的墙,这才发现到了明洞。明洞并无车辆进入,当然也不能进入,琳琅满目的商铺,接连不断的吆喝。灯箱看不懂,但这吆喝绝对听得懂,全是标准或者不标准的中文,就像一股漩涡,狂热地牵引着你。我有个习惯,不算好也不算坏,对购物并不十分热衷,当然也怕自己刹不住。最喜欢的是到一个地方就要去找寻一下当地的牛奶和咖啡,当然牛奶不限,咖啡只钟爱一种。
明洞吸引我的点不多,也不大。像一根鸡肉串,一碗炒年糕,或者是一块难以下咽的米饼,都成为我探秘的动力。不过,很快,这种吸引力消失了,不见了。看着穿不透的人群便有些窒息感,因为你走过每一条分岔路口,每一个食摊前,会发现都是类似的店铺,一样的食物,吵闹的魔音贯穿了耳朵,便失去了兴趣。
夜幕在明洞的灯火辉煌中,拉下了眼帘,天色已经暗了许多。听说,晚上的弘益大学那边,是另外一种热闹,和明洞截然不同。于是,转乘到了弘大附近。我果然是来找一种热闹的,灯箱依旧摸样和明洞一样,却又不一样,穿梭的人群也是一样,又不一样。但是,这股子热闹,是和明洞的热闹有着明显的区别。
该怎样形容呢?或许到过上海外滩,就能多多少少明了一些。悠扬的歌声伴着打着卷儿的微风,一派适意。在弘大,几乎每走几米,就可以看到一群年轻的学生们跳着年轻的舞蹈,唱着Rab,甚至在一棵树下,就摆起架子鼓,电子琴,吉他等乐器,或是歇斯底里的吼唱,或是一个人悠悠然弹着吉他,看似寂寞地唱着深情的歌。
首尔的大学生多的是热情,PK跳舞的比比皆是,几乎是每走两步就会看见一个场子,围满了人群,尖叫声此起彼伏。在路口即将转弯的地方,有一个露台,布满了灯光和音响,三三两两的人群坐在人来人往的台阶上,一群穿着露肚脐上衣的姑娘们,随着音乐肆意地扭动着年轻的身体。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密,空气中凝结了一丝丝躁动,直到一组青涩的男孩登了台,台下男生们的口哨声才渐渐平息,不过属于女孩们的狂热被调动了起来。很短暂的一条路,大概300米的距离,几乎走了1个小时,还有点意犹未尽。
韩国人除了钟爱泡菜、大酱、烤肉之外,还特别钟爱咖啡,不仅咖啡馆多到一家接连一家,就连路上的行人,手里都爱捧着一杯咖啡。如果是走在三清洞这样带着点小优雅的地方,伴着狭窄的小路,还挺有一番惬意的韵味。三清洞这个地方,被称之为韩国的南锣鼓巷,韩屋、画廊和咖啡屋,还有古玩店,就这样被组合在一起,古色古香中充满了灵动的情趣。韩国人用了“美丽可爱”来形容三清洞,很有人情味的一个词。这里几乎是一条胡同藏着一道风景,一家小店诉说着一个故事。
但是如果拿着咖啡走在吵闹的明洞或者弘大,则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怎么说呢,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味道,浓香的拿铁里却夹杂着烤肉的味道,再加上不时飘过的大酱味道……有点不知道怎么形容,意会一下吧。
离三清洞不远的地方,就是“不去就会遗憾,去了也会失望”的景福宫。很多时候,景福宫都被类比为故宫,其实不然。如果说故宫是辉煌庄严的,那么景福宫就多了一种小家碧玉的韵味。在景福宫光化门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景福宫守门将”,重现了古时开启宫门、关闭宫门,根据固定时辰进行交班仪式,可与英国王室的近卫兵换岗仪式相媲美。
景福宫是首尔最为古老的一座宫殿,充满了安静和朴素,简朴的屋舍,简单的陈设,除了偶尔所见的雕花,实在找不出一丝“出挑”。不过胜在一番别致,烧火的暖炉和烟囱,迎着杜鹃花,缓缓地走上一遍,幽静之感漫上心间。不过,除了御花园之外,景福宫其他地方几乎没有植物,多了一丝粗狂和简单,细长的石子路,黄沙盖地,走在上面吱吱地响。据说,这是古时皇帝怕被刺杀,而故意用黄沙铺地,以便随时听得见脚步声。
首尔的房屋在我看来,是一个比景福宫有意思的地方。很多房屋低矮,却各色各异,或是一道洁白的木门,围着一圈栅栏,亦或是红色的砖墙,一束开得鲜艳的花朵攀出墙外,更或者是,蓝色的房子喷满了彩绘,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再有的就是,挂满植物的墙体,放着一把小吉他……就像是每一座房子都一个诉不尽的故事。
在首尔,多见勾勒。而有一个地方,却是从第一个台阶勾勒到最后一个台阶。对,就是梨花壁画村,这是一个以壁画为主题的村落。韩国人很善于在细节之处动心思,壁画村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村落,不过经过一番装饰后,颇有些小情调。它的特色就是在当地村民、村落中进行的艺术,几条蜿蜒向上的巷弄,难爬的阶梯铺满了各色的彩绘,或是几片花骨朵,或是几条悠哉的鱼,而两边的屋墙外面,都被一幅幅美丽的壁画所覆盖,热情四溢,却又浪漫至极。
阳光静静地散在巷子里,掩映着色彩斑斓的壁画,有一种别样的惊喜跳动着,在这个自然和生活的艺术气息里,有一个很不一样的韩国。
文/Roo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