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助理遭查 疑卷入中信证券案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证监会,中信证券,A股
  • 发布时间:2015-09-24 09:08

  近期,A股上上下下震荡不已,证券新闻备受关注。9月16日,中纪委宣布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查,成为当日最重磅的财经消息,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疑卷入中信证券案

  9月16日18时50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打破了此前其即将调任央行副行长一职的传闻。

  资料显示,现年52岁的张育军是四川什邡人,为经济学、法学“双料”博士。张育军是证监会的元老级人物,从一开始加入证监会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期间他曾离开证监会,下到交易所任职,并先后做到了深交所总经理、上交所总经理的位置,成为证监会领导班子中,唯一一个曾经担任过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的成员。

  自2012年9月起,张育军升任证监会主席助理,分管“大机构部”,即机构部、基金部、期货二部。为了适应机构创新和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张育军曾要求证监会的监管架构也做相应调整,按照功能监管模式重新布局,提高监管机构的专业水平。

  对于张育军被调查的原因,业界猜测不一。北京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张育军是专业型官员,一直在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比如支持券商加杠杆,支持发展互联网证券。同时,在本轮清查配资行动中,张育军一直是主要负责人。“从推加杠杆,到彻底清查配资,感觉步子迈得有点大,但因此遭中纪委介入调查,似乎不至于。”该券商人士认为。

  不过,种种迹象显示,张育军落马似乎与中信证券案件有关。就在9月15日,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运营管理部负责人于新力、信息技术中心副经理汪锦岭等人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公安机关要求接受调查。8月底,还有包括执行委员会委员徐刚、金融市场管委会主任刘威等在内的4名中信证券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采取强制措施,并已交代相关犯罪事实。

  而消息显示,1985~1988年,张育军曾就读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与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是同门师兄弟,程博明为84级,张育军为85级,都是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的学生。

  证监会被查第四人

  据业内传闻,张育军迷恋证券理论研究,1988年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后,又取得北大经济学博士、人大法学博士两个学位。早在1993年,30岁的张育军自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入职国务院证券委时,便著有《美国证券立法与管理》,其后又出版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2007年,他的《投资者保护法研究》面世。

  张育军在证监会任职期间,提出了资管业务“八条底线”:不得有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老鼠仓”等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不得违规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不适当地宣传、销售产品,误导欺诈客户;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不得利用资管产品进行商业贿赂;资管产品的杠杆率不得超过十倍;不得投资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禁止投资的行业;不得对业务人员、管理团队实施当期激励。

  在证监会主席助理任上,他还不断督促券商关注创新业务,推动基金新业务,并多次召集券商高管学习互联网企业。在其引导下,互联网证券专业委员会在2015年3月成立,因此他被外界视为“创新型官员”。同时,在巨幅震荡的A股救市行动中,张育军也是主导,他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救市策略。

  然而,继李志玲、李量、刘书帆之后,张育军如今成为证监会被调查的第四人。而且,被调查者职位越来越高,频度越来越密集,显示金融反腐正迅速升级。

  今年6月,证监会发行部处长李志玲因配偶违规买卖股票,被证监会行政开除,同时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

  8月初,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李量因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涉嫌犯罪等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证监会党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

  8月30日,证监会发行部三处处长刘书帆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受贿等犯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14年下半年,他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项顺利通过证监部门发审会,并帮助该公司维持股票稳定和上涨;同时,利用自己获得的内幕消息,非法获利。

  今年的A股,“股价异动”成为常态,券商被处罚、高管被调查、机构间掐架、官员落马也变得司空见惯。在此背景下,“大监管”再次被提出讨论。“我国目前‘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已不能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所以应当将中国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整合到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业内人士建议。

  (记者 张宪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