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是香港H股(股票代码1398)和内地A股(股票代码601398)同时上市的银行。笔者研读工商银行2014年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让人质疑,这里写出来做些提示,希望引起有关银行、市场监管者和广大投资人的高度重视。
因为,工商银行2014年H股年报和A股年报内容几乎一致,所以,以下仅以工商银行2014年披露的H股(股票代码1398)年报为例来说明。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报告路径设计不合理
工商银行H股2014年报第51页披露了该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图”,从图中明显看出其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报告路径设计不合理,报告思路混乱。
比如,在报告路径方面,风险管理部接受市场风险的报告,根本接受不到流动性风险的报告,这是由于不理解市场风险产品多是流动性超强的产品,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高度相关的特征。还有,流动性风险报告给资产负债管理部,资产负债管理部报告给副行长;内控合规部直接报告给行长;信贷与投资管理部报告给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部也直接报告给首席风险官,这种在银行高管层分别接受报告不同的风险,不便于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不同风险高度相关性的管理问题,不能够很好地整合全行的风险管理资源,体现不出是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不同账户内容没有按披露要求列报有遗漏
工商银行H股2014年报第59页有如下披露:“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市场风险管理措施,准确计量市场风险监管资本,本行根据不同账户的性质和特点,将所有表内外资产负债均划分为交易账户或银行账户。”该行还在年报第238页的表格中单独披露了其交易账户市场风险的分析计量结果。
但是,这里面的问题是,只披露了交易账户市场风险的分析计量结果,不披露交易账户的内容,让投资人很难研判其市场风险计量的准确性或是否真的进行了风险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对不同性质的金融工具都有列报要求,工商银行对不同性质的金融工具与账户没有列报,这是不合乎监管披露要求的。而且,既然单独分析计量并披露了交易账户市场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也应该单独有披露,该银行没有这样做,所以说工商银行H股2014年报披露不合规并有遗漏。
对风险概念理解和表述不准确易误导投资人
工商银行H股2014年报第60页有如下披露:“2014年末,本行一年内利率敏感性累计正缺口1004.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4521.71亿元”。
而按照工商银行2014年报第241页表格中披露的数据,该行在2013年末,一年内利率敏感性缺口是负3517.05亿元。但这里的问题是,不同年度的同期利率风险缺口是不能够累加比对的,因此不能够简单地将2014年末的正缺口1004.69亿元减去2013年末的负缺口3517.05亿元,等于4521.71亿元。
在这里,同期缺口大小的对比是看缺口的绝对值大小,而缺口的正负只是反应利率上升或下降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损失。
所以,工商银行2013年末和2014年末,一年内利率敏感性缺口变化值的正确计算方法是,用3517.05亿元减去1004.69亿元,等于2512.36亿元。真实的情况是缺口风险减少了2512.36亿元,而不是如2014年报年报中所说的缺口增加4521.71亿元。这么大的数据误差,对于关注工商银行年报所披露风险状况的投资人来说,很容易引起误导。
还有,工商银行H股2014年报第237页有如下披露:“利率风险是本集团许多业务的内在风险”。这种表述也极不准确,因为利率风险是外在风险,没有外部的利率变化,银行内部业务就不会有利率风险。
文 韩军(作者为清大国际(香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