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祖现象 全新一代大众甲壳虫设计评论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大众,甲壳虫
  • 发布时间:2012-03-14 13:33
  甲壳虫是大众的核心,更是一代传奇,承载着VW文化传统和品牌魅力——我的意思是,它是一个不容有失的项目,尤其是在MINI大干快上,菲亚特500家族虎视眈眈的今天。

  反叛还是回归?

  它以对前代的忤逆反叛,对始祖的追根溯源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同时宣示:这是全新的、原创的甲壳虫,完全不同的车型——我们第一眼就能捕捉到它的动感外形和矫健身躯,这是与前代划清界限的标志。上一代的新甲壳虫的设计在当时非常有吸引力,但诚如星爷所言“做人唔好重复自己”,一次轰轰烈烈、离经叛道的出走在所难免。

  可是先别着急起哄架秧子,从爸爸妈妈家离家出走到爷爷奶奶家,真算是年少轻狂的反叛么?

  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新一代甲壳虫的车头更长,挡风玻璃和A柱显著后移,这样的设计让侧面车身更具有蓄势待发的前冲姿态,车身也变得如原版车型那样伟岸挺拔。新车型的整体形象果敢坚决,相比前代简直仿佛经历了一次焕发新生的变性手术。

  不过我们更可以几乎一眼看出,全新一代甲壳虫的侧面轮廓和设计特征线更加接近第一代甲壳虫,前代近乎圆形的顶棚弧线在顶部被拉平,背部弧线也趋于平缓,圆背被改为斜背。如果我们找出甲壳虫家族的鼻祖——1935年出产的甲壳虫原型车及其后续正式量产版经典甲壳虫版来对比的话,你将亲眼见证一次“返祖现象”。

  “变性”手术

  从加宽的轮距到所有细节,处处都体现出运动个性——更大的轮毂、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顶配运动车型的多连杆式后悬架。得益于高强度热轧钢板的采用,这款车坚固的车身为运动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现在全新一代甲壳虫散发着运动天赋和阳刚之气。

  第一代甲壳虫的经典遗传基因、纺锤状车身核心造型以及附加挡泥板都被逐一移植到全新一代甲壳虫身上。

  拉伸的车顶线条、修长的发动机罩以及门槛附加饰件等细节,使甲壳虫变身为一款动感十足的运动型车。新车型的轮距较之前代新甲壳虫宽出很多,营造出强大、阳刚的气势。座椅位置非常完美,整个内饰设计既忠于原创,又独一无二。

  新一代甲壳虫应用了当前大众汽车设计语言的时尚元素——精细的线条、紧绷的表面、精确的边缘、水平布局的前脸、精致的大灯等等。甲壳虫的设计显示大众新设计语言普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对话大众汽车品牌设计总监克劳斯·比绍夫

  Q:相对于前代的经典设计,全新一代甲壳虫的造型设计出现了风格上的转变,能否谈谈这种转变背后的目的和思路?

  A:甲壳虫车型是大众汽车的核心,承载着我们的品牌魅力和情感。我们针对车型的设计以及希望它体现出的个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从而打造出一款个性鲜明的汽车,它活力四射、运动个性十足,将为人们带来无限激情——总而言之,这是全新的原创甲壳虫。

  Q:很多媒体评论认为,全新一代甲壳虫相比前代更“Man”了,相较于前代的可爱趣致的风格,新老设计之间发生了“性别”上的变化,设计团队对此怎么看?这是否本身就是设计意图之一?

  A: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至关重要。我们要完完全全设计一款全新的车型,而绝不是仅仅在98年面世的新甲壳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前一代车型的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几何学基础上的,尤其是半圆形线条的运用。然而在设计全新一代甲壳虫时,我们摒弃了这种做法,使得新车型的线条更加接近第一代甲壳虫。

  Q:经典甲壳虫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化符号,在工业设计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而前代甲壳虫的设计很好地传承了上述传统并有机地融入和现代化的造型演绎。我们想知道,全新一代甲壳虫的设计团队是如何完成对经典的Re-Design的?其中是否有所取舍?又是如何在经典的基础上再创新的?

  A:在开发团队中有不少成员都拥有自己的风冷式甲壳虫汽车(第一代甲壳虫)。而设计团队中,有很多年轻设计师本身就是甲壳虫的忠实粉丝,视之为顶礼膜拜的经典。我们想要更佳的外观、更加运动的气质,简单来说就是“更甲壳虫“——我们摒弃了上一代车型(新甲壳虫)偏图形化又比较静态化的理念,重拾最初的设计理念。第一代甲壳虫作为经典车型已经具备真正动感的设计了,其身上的动力和活力也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新甲壳虫”和“全新一代甲壳虫”

  一般而言,1998年前出产的甲壳虫(后置后驱的)叫“经典甲壳虫”或“老爷甲壳虫”,即“Classic Beetle”;

  1998年后出产的采用高尔夫底盘的前置前驱甲壳虫叫“新甲壳虫”,即“New Beetle”;

  为了和“新甲壳虫”区别开来,“新一代甲壳虫”恐怕就不得不一直使用这个长得要死的名字了。

  文/李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