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i3理想与现实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理想,现实,BMW
  • 发布时间:2014-11-19 15:11

  与宝马i3的一天

  电动车早就进入我们的视野。设想,每天驾驶电动车上下班是多么酷的一件事!

  现在马路上可以见到的纯电动车并不多,拿深圳来说,无非是比亚迪电动出租车以及少得可怜的特斯拉,其他品牌电动车基本没出现过。现在宝马i3上市了,这款在国外随处可见的车型终于来到中国,我们当然不能错过和它独处几天的机会。

  理想是美好的

  坐在i3舒适的座椅上,我不仅幻想着驾驶它的美好一天。接上女朋友去海边兜个风,把它停在咖啡厅门口,慢慢欣赏它别致的造型或者自己动手帮它洗个澡等等。不只是因为它天生一副萌样,更是因为i3在国内的确非常稀少。

  i3的内饰全部使用天然材料,例如在车门内饰板中使用了KENAF纤维,其纤维结构特征即使在经过加工之后也保持可见。车内空间中所用塑料重量的25%也由回收材料或者可再生原料构成,这样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说驾驶这样一部车,你立刻摇身一变成为环保小卫士。

  纯电动i3很适合于都市的出行需求:纯电力驱动、应用可持续材料、无排放。一切看起来都是为都市的精英准备,当然,宝马坚持的驾驶乐趣依然还在。为了测试它的操控情况,我们曾带它去了沙井赛车场,(具体内容请参阅本刊《跑马》栏目)。宝马为i3设置了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让电机、高压锂电池优化协作,始终以尽可能低的消耗产生最高性能。

  现实是残酷的

  i3俨然是一位明星,一路上众车友与路人不断投来注目礼,到了公司,连保安都过来帮忙指挥倒车。

  回到公司,问题来了,满电的四格电量只剩下了三格,行驶的公里数也只有20多公里。去哪里充电呢?宝马为i3配备了便携式充电包,你可以通过家用220V电直接充电。但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往往是最难的。首先考虑的自然是报社的物管,按理说接个插线板应该不难,但物业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告诉我:“集团不允许私自拉线、接线。”我一再声明,这只是充电而已不存在私自接线的问题,而且我们可以支付充电的相关费用。“那也不行,你这存在安全隐患。”几番唇枪舌剑,我败下阵来。怎么办?总不能回家从13楼窗户上扔下插线板……

  还好在电动车领域深圳一直走在了前面,率先在全市建立了众多充电站与充电桩,我们可以去那里看看。走过几条街后,我们便来到福田区一间比较大的充电站,大门却是关闭的。工作人员得知我们来意后并未提出异议,他打开我们的充电盖看了看说:“你们的接口不行,这里接不上。”我拿着线缆接口一看,还真是不一样……

  充电站不行,深圳还有充电桩。我忽然想起,这两年新竣工的大商场地下一些车位都配了充电桩,马不停蹄地赶到深圳第一高楼京基100的地下车库。这里的充电桩可以提供220V和380V两种充电模式,不管哪一种,i3都没问题。但其他问题又来了,保安见我们在这里研究了半天跑过来说:“要买卡的,插卡便可以充电了,但现在桩子坏了,买了也暂时用不了。”他的一番话像一盆冷水一样泼在我们头顶。

  增程款更靠谱

  折腾了一天,还是没有找到为i3充电的地方,而此时它的电量已逼近红区。我暗自庆幸早上拿车时,5S店里有纯电的i3和增程式i3,我选择了增程款。它相比纯电车型多了一个3缸汽油发动机,虽然只可以加7升汽油,但绝对是雪中送炭。同事误以为这油是给车子提供动力的,按他的算法,i3不超过5升/百公里的油耗,7升油跑100公里没任何问题。实际上,i3的汽油机是为电池供电的,并不能直接提供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就靠着这7升油,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停车场,那里有一个位置可以给我们提供充电电源,直到此时我和同事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对于i3我是喜欢的,但目前国内电动车的使用环境确实很不理想,如果你真的很喜欢i3,不妨考虑增程款吧。夜里,累了一天的我正准备睡觉,同事发来了一条信息“今天不会下雨吧?i3还在露天充电呢……”

  文>丁迅 图>洪树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