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轮到我上阵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东风日产,Tiida杯
  • 发布时间:2014-11-19 16:03

  东风日产Tiida杯大师挑战赛比赛体验

  东风日产Tiida杯大师挑战赛来到全年第五站,与过去四站最大的不同的是,本站我也参赛了。

  谈及东风日产Tiida杯大师挑战赛(TMC),许多圈内人并不陌生。赛事始发于2013年,统一采用东风日产Tiida的1.6T车型进行赛车化改造,用上序列式的变速箱,改装规格高,驾驶感觉也更接近目前的CTCC赛车。今年的战线拉得更长,除了在“大本营”广东国际赛车场(GIC),还远征上海和中国台湾等地进行比赛,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个令人振奋的邀请

  在距离第五站比赛(10月3-5日)还有半个月时间,我收到来自大会的邀请,作为车手参与到该站比赛中来,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对于GIC的赛道,我再熟悉不过了,在这里,我参与过6、7站的耐力赛,跑了不下150圈的比赛,但耐力赛与这种短途赛不能等同,前者讲究跑自己的节奏,后者更注重贴身肉搏,但又要注意分寸。

  10月3日一早,我来到GIC,在TMC的Pit房就看到印有我名字的12号赛车了。赛车“装潢”并不复杂,赛车仪表后面甚至还保留着原装车的仪表盘,与我平时开的耐力赛战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序列式变速箱。周五下午就进行了一节练习,开起来跟我想象的一样:好开,容易上手,圈速徘徊在1分35、36秒,与前列的几位好手(参加全年赛)相比还落后三秒多。

  不过,我对着这样的节奏还比较满意,因为凡事要一步步来,我和车都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毕竟TMC赛车也是造价昂贵的。试车过后,我发现原来设定的坐姿偏低了,随后让技师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积极的状态迎战周六上午进行的排位赛。

  有点困难的两回合

  排位赛对于单一品牌赛事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赛车之间性能相近,每一个发车位置都是接下来比赛的一个基础。而为了节省一点轮胎,我在排位赛上只是做了5、6圈时间,排在全场第七位发车。后来想想还是开得过于保守,最终排在第七位发车,看看成绩,我与排位第五的车手时间并不远。排位赛前三的车手都是几位场地赛好手:如吴洲,叶俊辉,雷俊斌等,我看过对手的数据和车载,的确感觉他们在后半段的处理比我要更利落一点,我告诉自己,在正赛时还要继续加快节奏。

  在赛车场,总是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转眼,我就要戴上装备,以迎战周六下午进行的第一回合比赛。发车的时候,我的起步一般,在发车开始就丢了两个位置,马上在第一圈混战又抢了回来,期间由于一位车手在出T7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事故,大会出动了安全车。待赛事重新开始后,我与前面三部车一直紧挨着过弯,尤其大家都面临轮胎性能衰减和互相攻防,可是在最后两圈,我依然没能找到太多的合适机会超越。最终还是以第七位跑完了该回合的比赛。未能进入前六就意味着错失参与前六抽签决定第二回合发车位置。

  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赛车的水箱皮带在最后一圈断了,导致到水箱过热发出警报。第二回合前,技师帮赛车作了更换。第二回合的比赛放在周日当天进行,时间点就在下午5点耐力赛开赛前,所以迎来大量粉丝到场支持。我坐在驾驶舱里面,第一次感受大家踊跃的合影需求和伸手祝福。可是,我在进场圈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赛车的变速箱有点异常,在正常操作下都频繁跳挡,由于时间紧迫,我打算继续坚持一下,奈何问题并没改善。出于保护赛车,我决定回去Pit。未能完成“再追两位”的既定目标让我感到一点遗憾。脱下头盔后跟技术团队逐一致谢。

  赛后感想

  对于我来说,这站TMC比赛并不复杂,经历一些小情况,也克服了不少困难。场上场下,我与对手之间不断沟通驾驶细节,“检讨”圈速数据图,第一次使用序列式变速箱赛车进行比赛,感受轮胎和车身动态的各种细致变化,都是一场比看强百倍的实践课,使我对这种短途赛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是我赛车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积累,再次感谢赛事组委会的邀请,如果你对TMC的比赛感兴趣,请不要犹豫,参与进来。我肯定,这个比赛一定会让你获益良多。

  最后,我要感谢几位好朋友:张海宁、郭海生、雷俊斌和刘辉豪等,他们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和经验分享,让我整个比赛节奏更加从容。

  Q:《中国赛车杂志》

  A:亚游集团市场部经理黄柏维

  Q:能否介绍一下亚游集团是怎样的公司?与TMC这项赛事的合作是怎么达成的?

  A:亚游集团是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公司,在香港、澳门、菲律宾等世界各地都有业务。我们同时还有一些其它业务,比如搞活动,希望可以由此将旅游业的发展推向更旺盛的层面,所以我们赞助了赛车还有各种不同的活动。

  在合作之前听说过这项比赛,后来通过公司领导的合作伙伴介绍实现的。广东国际赛车场的黄总很积极地促成这项合作,他的各项铺排工作比我预期中要好很多,因为我对内地的广告推广工作并不太看好,但广东国际赛车场他们对TMC这项赛事上的推广工作让我改观,他们做得很好。

  Q:你们在去年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曝光率相对较高,可否介绍一下对今年的参与计划?

  A:今年澳门电讯杯赞助了两名车手,是陆淦和另外一位车手,华夏杯则赞助了何汉强。同时我们还赞助了WTCC车手荷夫跑上海站、澳门站。我在去年和他接触过,这一次在上海也和他谈过,他向我介绍的一些赛车心得和我的想法很吻合。

  撰文>刘志峰 摄影>王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