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投资地方债靠谱度有几分?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社保基金,地方债
  • 发布时间:2016-01-30 10:31

  近日,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杨瑞金在中央结算公司主办的2016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论坛上表示,2016年地方债发行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地方发行相关制度,积极研究推进地方债多元化。他透露,将在目前基础上面向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发行地方债。

  2015年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全面启动的第一年,全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达到约3.8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8.5倍。中债估值中心李妍在会上预估,2016年地方债发行会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加50%~60%的规模。

  目前社保基金债券投资范围已扩展到了地方债,而且企业债和地方债投资比例从10%提高到了20%。有分析人士测算,社保基金最多可以拿出3000亿元来购买企业债和地方债。除了社保基金外,如果将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保险资金等投资企业债和地方债按20%的比例计算,将有近1万亿元资金可用于地方债投资。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早在2015年9月初就指出,堆积如山的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或许才是当前最值得投资者警惕的中国经济状况。

  穆迪的潜在担忧是,当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然而财政收入却在下降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更难以履行还款义务。评级机构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削弱了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在土地销售不断下滑、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放缓和相关的财政收入锐减的大背景下,面临的债务信用风险也将成倍增加。

  而杨瑞金则表示,国债、地方债的发行,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完成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笔者不禁想问,用老百姓的养老钱、养命钱去堵地方债,万一有闪失,拿什么去惠民生?而保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又从何谈起?

  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地方债就是一种以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政府筹集来的资金大多用来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根本无收益可言或者收益甚微。以前都是靠卖地,现在土地资源已越来越少,窟窿也越来越大。

  而且,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极低,财政公开的情况也远未达到良好披露的水平。由于财政缺少透明度,政府和官员使用资金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财政随意性较大导致财政管理不规范、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层层积淀甚至违法违规使用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地方债的风险。

  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没有用。要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一步就是确保地方财政账目清晰、信息公开透明。而这一点恰好又是目前各级政府都不愿积极推进的一项工作。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且不论动用老百姓的养老钱、养命钱是否合法合规,仅就其所投向的主体是否安全可靠,也应该给公众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而不是一些根本就没缴纳过社保费用的官员、专家在那纸上谈兵、自说自话。

  文 牛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