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正比稳更重要”的行业标杆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永中和,张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1-30 11:13
在中国的内资会计师事务所中,有一家所的一体化程度特别高,很有国际范儿。这家事务所的英文名字叫“ShineWing”,中文名字是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信永中和”)。
张克,就是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1999年,张克带领中信永道的中方员工60余人,创办了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2005年,张克被评为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2005年度中国十大财智英才。2010年,张克被评为北京市第十届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11年,张克被评为北京市百名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张克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13年,被六部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15年,张克还入选了《财会信报》评选的年度“十大财会人物”。
2007年,信永中和在香港设立分所,2014年,信永中和在香港设立信永中和国际(ShineWing International)。2015年10月,信永中和国际(ShineWing International)获得IAB Awards 2015“国际会计网络新星”(Rising Star Network)奖,这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发起创立的国际会计网络品牌首次获此殊荣。这是中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进程的一次重要突破。而推动这一进程,实现这一丰功的正是中国会计师行业知名的标杆人物——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张克。
国际化:从解困到全球第19名
对张克的专访就从国际化开始。
2015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信永中和国际在全球网络建设上已经形成五大区域,成为国际化发展的标杆。
2005年,中注协启动了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以事务所国际化发展为目标,推动事务所做强做大“走出去”。信永中和适时启动了‘走自主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核心战略,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服务能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事务所。
张克说,信永中和的国际化从2007年正式开始。2005年,信永中和在香港设立分所。那时候还不能说信永中和已经有了清晰的国际化发展的蓝图或者战略。从2007年开始,我们认识到,中国的会计师服务不能止步于香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与发展,中国企业的成熟,上下游产业链的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的综合,那时候,信永中和就开始制定国际化的发展规划。
2007年,信永中和进入新加坡,2008年进入澳大利亚,再后来的2009、2011,两家日本所先后加入。2015年2月,信永中和国际兼并了马施云的澳大利亚所。2015年10月,巴基斯坦HameedChaudhri(音译,哈米德·乔德利)会计师事务所加入信永中和国际,随后,信永中和国际在巴基斯坦的两个城市设立了办公室。此外,信永中和国际还在计划吸收埃及的两家成员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设立分所,在国际上是成员所的概念。信永中和国际2014年在香港设立,正式的名称是shinewinginternetnal。张克说,信永中和中国也是信永中和国际的成员所。这样就有点“国际范儿”了。国际架构,总部都是非营业的部分,是管理、品牌掌控的机构。信永中和也属于信永中和国际的成员所。这样就设立了国际架构,“四大”都是类似的架构。澳大利亚、香港、北京这边,就是信永中和国际的成员所。现在的IAB排名,就是以信永中和国际为主体,参与的排名。走向国际化,这是个必由之路。
经过10年努力,目前,信永中和国际总部设在北京,全球共有近6000名员工,在上海、深圳等地设有22家境内分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设有5家境外成员所。2014年,信永中和国际以2.6亿美元的全球业务收入,跻身国际会计公报(IAB)“2014年全球会计师事务所排名”第19名,这也是中国事务所在全球会计行业排名的最高位次。信永中和的国际化路径也为事务所国际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荣誉不完全属于个人,更是对行业的肯定
张克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2015年是北京榜样的候选人,并获得IAB终身成就提名,入选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会计50人,2012年中组部授予张克“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获得6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百名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张克说,这首先要感谢政府、社会各界对这些年信永中和工作的肯定,这不完全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对行业的肯定和勉励。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如果没有行业的发展与影响,也不可能出现其中的代表人物。这要辩证地来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作用与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从政府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张克对《财会信报》记者表示,从另一方面说,“社会也看到了这些年我个人的努力,荣誉是对信永中和追求的认可。”他说,信永中和到现在也不是国内最大的所,“为什么这些荣誉能够比较集中的到信永中和与张克身上?全国唯一的十八大代表也在信永中和。”他说,“这是对信永中和精神的嘉许。我们一直在坚持走正道,我们在按照行业规律发展,而不受东南西北风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在行业中起到了好的示范作用。有这样的事务所存在,会给大家一种精神鼓励。在这种环境并不好、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走正道也是可以走出来的。而且,日子也还可以过的不错。这种精神感召力对行业产生了超过信永中和自身的影响。”
张克解释说,会计师事务所如果只是“大”的话,其内涵也没有这么丰富。
无论何种境遇,张克都讲究“稳”。熟悉他的人知道,运筹帷幄,从容是他的风格。他内心喜好平静,不轻易用“大悲大喜”来标注人生的任一时刻。
张克对《财会信报》记者介绍,信永中和的发展不光是稳健,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正”,他说:“正比稳更重要,也更难。”
对未来十年行业发展“喜忧参半”
张克向《财会信报》记者介绍,信永中和每五年都会做一个规划,现在正在执行第四个五年规划。他说,对于未来十年的发展,对于下一代的注册会计师,他喜忧参半。
张克认为,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改善,可能以后的注册会计师不会像老一辈的注册会计师那么辛苦,辛苦程度会有所降低。以后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效率、异地作业的能力会有提升。
另一方面,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过30多年的建设,日趋成熟。各个大所在内部治理、管理体系、技术平台上都与以前打不一样了,这也给后来者提供比较好的工作环境。“我相信未来会更加有序,会计师事务所的治理状况会持续地改善。事务所大了以后,事务所有内生的需求,自己内部都需要建设得更有秩序,内部需要有章可循。”张克说。
他认为,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各种市场模式层出不穷,也会给会计师创造更多的市场与业务机会,注册会计师的价值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对于担忧的问题,张克说,一方面后来年轻一代的工作观、生活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他对于行业后继无人有所担忧。现在的90后,00后可能不再愿意从事这么辛苦的工作。“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进来,后面就没有人来扛大旗了。”
他的另一个担忧是,信息化对行业的冲击或者颠覆性的影响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张克介绍,信永中和在信息化方面是行业的领先者,而且领先的幅度很大。他说,有点隐忧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今后审计的价值可能趋降,其他的服务会多起来。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张克说,创业者有艰辛,有成就感,在贡献上后人不能及,这很正常。“任何事业的创业者都是这样的,因为如果没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打不开局面。如果一个创业者隐退了,退休了,那么他的企业就应声而倒,或者消失了,走向式微,就不能说这个创业者是成功的。”
他直言,创业者不能满足于初期的开疆辟土,打开局面,后面还要建立好的平台,好的秩序,好的机制,让这个机构能够长治久安,能够很好的运行下去。而不要因为人的变动或其他影响而发生大的变化。张克说,“这一方面我思考的很清楚,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机制、体制、规则建设。”
他认为,只有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企业就像机器一样,就会有序的运行下去。如果有好的体制,会减弱对人的依赖,按照规则往下走。“萧规曹随”,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他说,“这也是第一代领导人的责任,有义务把它做好。如果做不好,只是成功了一半,因为并没有把自己的事业延续下去。”
张克沉稳地说,劝诫每一位创业者都要有这样的思考和心态。要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平台。
“第一代、第二代开疆辟土,奠定基业,在行业中被视为英雄,他们的名字也会经常出现。”但这些创业者要学习“四大”,不断去打造、构筑一个有效运行的机器,后人在其中各司其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就可以了。
张克指出,关于创新问题,大所当然不能安于现状。他直言,中国的大所还谈不上成熟,包括内部机制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技术平台、风控系统都有改进的空间。其中,国内大所在技术平台的建设可能好一些,完成的多一些。
他说,注册会计师发展的路还是很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了30年,即使有了一些大所,也不能志得意满。他直言,“在刚才讲的问题在解决之前,不能断言一些大所能够长期发展。”
此外,张克还向《财会信报》记者观点鲜明地介绍了他关于大中小所协调发展、注册会计师的价值、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以及适当延长事务所轮换期限等行业热点问题的态度与建议。他建议,中注协可以多做一些考虑中小所的多样性排名。
记者 郝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