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正式启航 助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亚投行,盈利,贷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1-30 10:29
1月16~1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开业仪式暨首次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会议选举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为亚投行理事会主席,选举原中金公司董事长金立群为亚投行首任行长。同时,会议审议通过了理事会议事规则、总部协定、董事选举规则等重要决议。会议决定,亚投行首届理事会年会将于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
亚投行正式开业
业内人士指出,亚洲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亚洲拥有全球近一半人口,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但因建设资金有限,一些国家的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建设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
据测算,在2010~2020年期间,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高达8万亿美元,年平均投资约需7300亿美元,其中68%用于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32%用于维护或维修现有基础设施。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的年度投资规模仅约为100亿~20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为撬动更多的长期发展资金,支持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域内互联互通水平,2013年10月,中国领导人向国际社会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此后,中方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所有有兴趣的国家加入亚投行,并按照“先域内、后域外”的步骤开展工作。
“在共同信念和广泛利益的感召下,亚投行的‘朋友圈’不断扩展,继首批22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于2014年10月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之后,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逐步拓展至涵盖亚洲、大洋洲、欧洲、南美洲、非洲五大洲的57个国家。”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对记者表示。
随后,亚投行筹建转入多边阶段。经过前后共计五次谈判代表会议,各方就《亚投行章程》文本达成一致,并于2015年6月29日正式签署了亚投行的“基本大法”——《亚投行协定》,为亚投行顺利开业奠定了基础。
2015年12月25日,由于同时满足了至少有10个国家批准、且这些国家初始认缴股份总和占比不少于50%这两个条件,《亚投行协定》正式生效,亚投行的法律地位也得以确立。
1月16日上午,亚投行开业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他强调,“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将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
史耀斌称,“展望未来,亚投行将秉持开放、包容、共赢的理念,博采众长,充分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政策、项目管理以及运营机制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与成员国政府、相关国际机构、私营部门、机构投资者等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自身打造成为面向21世纪的专业、高效、廉洁、绿色的新型多边开发机构。”
域内国家有优先权
楼继伟告诉记者,亚投行设立了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层管理架构。其中,理事会是亚投行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创始成员国财长组成,拥有对亚投行重大决策的最终审批权,并根据《亚投行协定》授予董事会和管理层一定权力。目前,理事会成立大会已经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并选举了各选区的董事或代表,组成亚投行董事会。
董事会在理事会的授权下负责监督、指导亚投行的日常运营。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分别来自9个域内成员选区和3个域外成员选区。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国,拥有单独选区。管理层由行长、副行长、首席运营官等组成,负责亚投行日常运营。
“作为本届理事会主席,我将与其他成员理事一道,充分发挥理事会的指导和决策作用,继续为推动亚投行规范运作、高效运营、透明廉洁、稳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亚投行成立后,中国财政部作为亚投行的对华合作窗口部门和中方股东代表,与亚投行其他成员一样,将通过理事会、董事会等治理机制参与亚投行的管理和决策。”楼继伟表示。
楼继伟称,亚投行的总投票权由股份投票权、基本投票权以及创始成员投票权组成。每个成员的股份投票权等于其持有的亚投行股份数;基本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12%,由全体成员(包括创始成员和今后加入的普通成员)平均分配;每个创始成员同时拥有600票创始成员投票权;基本投票权和创始成员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比重约为15%。
亚投行的一大亮点,是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且拥有较大话语权。根据《亚投行协定》,亚投行的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其中,实缴股本为200亿美元,待缴股本为800亿美元;亚洲区域内外成员出资比例为75∶25。
域内外成员认缴股本在25%范围内参照GDP比重进行分配,并尊重各国的认缴意愿。经理事会超级多数(理事超过三分之二,投票权超过四分之三)同意后,亚投行可增加法定股本及下调域内成员出资比例,但域内成员出资比例不得低于70%。
“目前,中国、印度、俄罗斯、德国和韩国为亚投行前五大股东。中方认缴股本为297.8亿美元,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投票权占总量的26.06%。”史耀斌称,以后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中方及其他创始成员的股份和投票权比例均可能被逐步稀释。
融入现有国际格局
根据规定,亚投行成立后将继续吸收新成员,新成员加入需经理事会特别多数(理事和投票权均超过一半)同意。“目前,由于部分成员国仍在批准《亚投行协定》过程中,为体现此事的严肃性及对创始成员的尊重,需待绝大部分创始成员批准协定后,再共同商讨确定。”史耀斌称。
史耀斌强调,创始成员与新(普通)成员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创始成员参与亚投行筹建,特别是参与《亚投行协定》条款的制定;二是每个创始成员享有六百票创始成员投票权,新成员则没有;三是在理事提名董事并进行投票、董事任命副董事时,创始成员享有优先权。除此之外,新成员在参与亚投行治理、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与创始成员所享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亚投行项目并不会使用人民币结算。楼继伟称,作为一个多边开发机构,考虑到现行的国际金融系统,亚投行将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但从国际市场融资时,亚投行也将筹集以美元、欧元、人民币和其他货币计价的资本,以更好地为成员服务。亚投行发放的贷款将以美元计价。
对于亚投行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楼继伟称,“亚投行、金砖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是我国政府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共同推进的重要举措。三者虽然都有政府出资,但机构性质不同,也不影响各自独立运作;同时,三者错位发展,各有侧重。今后,三者将通过加强合作,促进全球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
由于定位和业务重点不同,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亚投行成立后,将通过联合融资、知识共享、人员交流等方式加强与它们的合作。
据了解,在运营初期,亚投行将主要面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将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
在史耀斌来看,亚投行未来运营的重点之一是解决好如何盈利的问题。“有三种途径:一是要选择好的项目,既见效快又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二是与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加强项目的有效管理,尽可能让各成员国的意愿都能有效实现;三是完善治理结构,按照公开、透明、合理、有效等原则,和成员国之间达成共识。”
本报记者 沈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