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探寻不止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途锐车队,探寻征途,喀纳斯村
  • 发布时间:2013-11-16 09:38

  结束了赫哲族探访,途锐车队进行了短暂的调整后再次踏上此次探寻征途的第二站,位于新疆北部喀纳斯湖畔的图瓦族

  图瓦族亦称“土瓦”或德瓦,历史悠久,现居住在我国新疆的图瓦族人口大约三千人左右,主要分布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新疆喀纳斯又是图瓦族在我国的唯一聚集地。据史料记载,居住在我国的图瓦人是蒙古大汉成吉思汗西征欧洲回归时,刻意留在这里的一干人马,其为驻疆保卫及畜牧之用,并授予他们科克盟科克这种称谓,意思是“蓝领带”——一种地位的象征。而这种蓝领带现仍有传世,现在图瓦人已把蓝领带作为代表他们武功高低的一种标志,并能以拥有一条这样的蓝领带而自豪,为能常年驻守在这里保卫自己的家园而骄傲。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武功,能歌善舞,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继续延续着古老的文明,这是一种执着也是一种承诺。

  时光的变迁

  从克拉玛依开始是探寻之旅的第二程,途锐车队把我们从空气中飘着稻香的黑土地一下拽到弥漫着石油味道的戈壁滩。从我国的东北转战西北,跨度如此之大,可见途锐探寻之旅的意志和决心。正如所要探访的图瓦人一样,为了生存每年要变换不同的牧场,赶着他们的牲畜从高山走到平原,再从平原走进高山,目的就是为适应不同的季节给牲畜带来优良的牧草,同时也是图瓦人征服自然适应自然的生存需要。

  上帝之手 鬼斧神工

  车队沿高速在克拉玛依的西南100公里处停下,片刻休整后,我们将体验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创造的自然之城——人称魔鬼城。魔鬼城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四季狂风不断,在风沙和气候的作用下,这里的每座山形被吹得千姿百态,又被巧妙地组合交织在一起,像一首交响乐,壮观并和谐,这就是魔鬼城。同中有异,正如我们所驾驶的大众车,没有华丽特殊的外表,但每一款车型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每一款车都有它的精髓所在。

  途锐车队没有选择平时旅游的有型路,选择的是完全原生态的戈壁路。车辆除了要具备四驱和底盘升降功能,动力方面也必须足够强劲。当车轮轧上戈壁的土地时,感觉车轮明显下陷车速明显放慢,这就是特殊地貌构成的奇异地形。看似坚硬的土地下面是松软的浮土和细沙,车轮随时都可能陷入沙中,车辆即刻动弹不得。但如无畏地加速前行,车辆又可能被松软的沙土下暗藏的坚硬的戈壁石所致伤。而在这看似平缓的旷野中,时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沟壑,稍有疏漏,可能会对车辆底盘造成严重损伤。这种路段不仅是对车辆的考验,对驾驶者的操控技能和判断力也是双重挑战。首先车队要面对的是经过设计的越野体验路段,从视觉角度观察这个坡道确实有难度,它长约三十米,坡度近三十度,路中间还有一个自然起伏路和侧坡软土坡道。由于道路狭窄又具有危险性,我们被安排单车进行体验。在车下等候体验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其他体验者驾驶途锐爬坡时的车身姿态。当车爬到一半越过落差一米左右的起伏路时,明显看到车轮在悬空状态下交替地前行。在这种路段行驶,途锐的恒时四驱和前后轮动力分配系统发挥出强大的功能,使得车身不会出现明显的侧滑和方向移位的现象,只要有与地面接触的车轮就能使动力传导在这些车轮上,便会给车身带来足够的前行动力。终于轮到自己上场,由于前车的不断碾压,起伏的沟壑被车轮挠得更深,此时的我也不敢掉以轻心,全神贯注地加油冲坡。当车身到坡顶时,发动机的转速仍很平稳,也没听到发动机声嘶力竭的咆哮声。折返下坡时我习惯的把脚放在刹车的一刹那,车身已有了刹车的感觉,这时顿悟到是途锐本身的陡坡缓降系统在此时发挥出它的作用。轻轻松松的体验让我余兴未尽。借助拍摄的需要,经得同意,在一片近3公里范围的戈壁滩上,开始了我驾驶途锐短暂的自由的深度体验。加油,后背有公路驾驶的推背感,车后烟尘飞扬,后视镜无法看到走过的道路,车速表指针迅速指向90公里。由于车速很快前方行进路上遇一无法判断的土坡,刹车,临近土坡,打方向盘转向,车身前滑同时有侧滑迹象,准备修正方向时,这种感觉随即即逝,途锐的防侧滑和ABS同时起了作用,车身稳定了一下;加油门,把稳方向,靠动力顺利绕过土坡。此时明显感受到车轮的抓地力和附着力非常到位,紧接着是一个小跳,当车轮被弹起落地的一瞬间,车身没有过度的回弹,而是稳健地抓住地面继续前行。一系列动作后,速度表指针仍在60公里以上。经过几个这样的反复回合,我对途锐的越野能力不敢小窥。看似温文尔雅,却透露出骨子里的野性。对于那些不甘于寂寞的驾驶者来说,再也不用费尽心机去改造一台专门应付原野的车辆,此时的途锐只需轻按按钮便可以让你满足这一切。这也许就是大家喜爱途锐驾驶乐趣的地方,也许就是途锐的精华所在。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美丽的山川,美丽的喀纳斯湖。车队经过近五百公里的穿山越岭,终于来到了这个我们向往已久的这个坐落在中哈边境上的村落白哈巴村。站到已是白雪皑皑的山顶,美丽的喀纳斯湖就在眼前,在湖畔那一座座简朴的木屋中传出了古代图瓦人的信息。真实的事物有真实的感受,无论外界风云变幻,感受的不再是表象而是本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楚吾尔,呼麦这种乐声来自一位叫叶尔德什老人亲自制作的乐器中,深沉舒缓,悠扬婉转,美妙又神奇。图瓦人伴随着这古老的曲调,在大自然赋予的富饶辽阔的土地上,靠畜牧和狩猎自信顽强地生存着。把他们拥有的独特的艺术文化不断地延续,让世人皆知在中国新疆有一个古老的民族至今传唱着古老的音符,始终坚守着那令人佩服的承诺。我们途锐探寻之旅同样也是带着这种执着和承诺去探寻那些即将消失的民族,去找回那些即将失传的美妙音符,去发现散落民间的蓝领带。

  承诺的延续

  低调的途锐与个性张扬的图瓦人异中有同。途锐恰似系蓝领带的图瓦勇士,拥有蓝领带标志的祖传武功,带领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接着我们还将驾驶途锐奔赴川藏,探访那里的门巴族,从精神层面深入探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渐渐消逝的古老文明,重新找回具极高传承价值却慢慢被淡忘的人类精神瑰宝,继续延续途锐辉煌的探寻旅程。

  撰文/二哥(高峰) 摄影/二哥(高峰) 美术设计/姜钦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