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使用新技术要冒多大险?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车企,新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8 12:09
应该说,成熟技术与先进技术各有优势,选择哪个,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企业文化、战略目标、成本、市场需求等方方面面,有时候会很纠结。
路虎极光9AT速变速箱召回,引发了有关汽车新技术应用的争议。
ZF采埃孚9AT被视为是与DSG双离合变速箱抗衡的“神器”,结果是跟DSG一样,也出了麻烦。难道新技术都免不了要出问题?
其实,对成熟技术,新技术出问题的概率较大,风险较高。关键是冒这种风险值不值。大众率先使用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都遭遇了麻烦,付出了代价,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市场。当初攻击这两项技术的企业,如今却争先恐后地采用这类技术,但由于大众用得早,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教训,做了更多改进,表现出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更好一些。
变速箱的问题比较简单,试驾就能直接体验到。当初大众的DSG在低速时有顿挫感,急加速也有不够流畅的时候,现在你要是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毛病后来者多少都有,而大众改良后的DSG明显比对手干净利落。
而丰田系,看着好像更愿意用成熟技术。几年前我曾私下问过雷克萨斯中国一位高管,为什么不引进2.5升的直喷机,用在IS、ES车型上?他说,主要是中国油品太复杂,而直喷机对油品的要求很高,所以怕出问题。
为什么雷克萨斯LS就用了直喷的?回答是:LS是顶级车型,用户集中在油品较好的区域,加油也会比较谨慎。另外,顶级车型的数量很少,即便不小心加油出了问题,也比较好控制。如果销量大的车型用直喷,出了问题就会失控,德国对手的直喷机烧机油,这对我们是个警示、教训,我们也在不断研究,积累经验,找到可靠的解决办法后再往低端车走。
你们是想跟在德国人后面走,保险点?回答:德国对手的品牌积淀很厚,经得起打击,而雷克萨斯很年轻,所以要特别小心。
12年前上海通用自主改造君威,宣称进口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很高效——“仅用两年时间”,结果是被鼓吹自主品牌大跃进、走捷径的人所耻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汽车研发有着自身的规律,没有多少捷径可走。
即便是按照标准的国际研发流程做,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的油品、气候、路况和驾驶习惯等引发的问题。所以,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引进车型还要做中国本土适应性开发或调整,进口车也要做耗时、费力、花大钱的16万公里耐久性测试,才能通过3C认证,这也是平行进口车的最大难点。
即便做了中国本土适应性开发或调整,通过了3C认证,也难保不出问题,因为台架测试不可能模拟所有状况,几百万公里的路试也不可能遇到所有状况。比如丰田召回案中的“油门踏板回弹受阻”,是个别用户长期习惯性高频次玩油门造成相关部件过早磨光,遇到足够湿冷的空气后部件间出现水凝,导致摩擦时出现粘连造成的。这种情况极为罕见,是研发路试过程中做梦也想不到的。但造车就是这么残酷。丰田、雷克萨斯的质量全球第一,经销商抱怨没车可修,也免不了要出现问题。
应该说,成熟技术与先进技术各有优势,选择哪个,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企业文化、战略目标、成本、市场需求等方方面面,有时候会很纠结。可以肯定的是,要第一个吃螃蟹,就要冒扎破嘴的风险。
何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