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方才开始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成功,冠军,法拉利
  • 发布时间:2015-06-19 07:53

  托托·沃尔夫

  历史证明,每一支世界冠军车队必须有一名成功的掌舵人——恩佐·法拉利和让·托德之于法拉利;罗恩·丹尼斯之于迈凯伦、弗兰克·威廉姆斯之于威廉姆斯;罗斯·布朗之于Brawn GP、克里斯蒂安·霍纳之于红牛。如今,轮到托托·沃尔夫站到聚光灯下,他是如何带领梅赛德斯成为F1双料年度冠军的?且听他自己道出成功的秘诀。

  2015赛季在墨尔本揭幕前,沃尔夫带着刘易斯·汉密尔顿与尼科·罗斯伯格来到圣基尔达海边出席传统的媒体会。早一步走进会场,沃尔夫来到最靠近演讲台的记者桌前,恭候多时的英国记者立即请他坐下,调侃他的膝盖是否还能弯曲——1月份奥地利媒体报道称他又摔了一跤,膝盖“肿得像足球那么大。”

  趁着新闻会还没有开始,奥地利人解释到底发生了何事:原来他与妻子、威廉姆斯试车手苏西·沃尔夫一起进行平衡训练,苏西让他试着从平衡球上跳下来做前滚翻的动作,起初他觉得有危险不同意,但在另一半的坚持下只能硬着头皮,结果他继去年夏天骑自行车摔伤手臂后又去医院报到。沃尔夫轻声地“诉苦”并自嘲说是太争强好胜惹的祸,让在座的人既同情他,又觉得好笑。

  六年前,沃尔夫刚刚走进F1围场时,他那高大的身材无法不引起注意。但是除了威廉姆斯股东的身份和奥地利口音的英语,并没有给人特别的印象。直到2012年他被任命为车队的执行董事,让人好奇他是何许人也。不过,仅仅时隔一年,他就从威廉姆斯跳去了梅赛德斯,而他的角色不是别的,正是接替因车队成绩压力而辞职的诺伯特·豪格担任运动主管。理论上,沃尔夫统管梅赛德斯所有的参赛项目,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双冠王不够好

  去年在沃尔夫的带领下,梅赛德斯赢得19场比赛中的16场胜利、18个杆位以及破纪录地11次包揽冠、亚军,一举摘下制造商和车手两个世界冠军头衔,特别是成就了“银箭”历史上第一次以车队身份夺冠,因为1954年和1955年胡安·曼努埃尔·方吉奥驾驶梅赛德斯赛车连夺两年车手年度冠军时,F1还没有为制造商设立锦标。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成绩,沃尔夫并不觉得满意。“我们已经赢得了制造商锦标赛头衔,对梅赛德斯-奔驰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我们看到很多非常成功的车队曾连续好几年赢得制造商和车手年度冠军。他们的战绩说明,一支冠军级车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长期发挥自己的功能是多么重要。我们也许成功了一次,但还不够好。”

  “拿到去年的世界冠军并没有改变我们对这个赛季每场比赛的备战方针,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在下一年也能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开始新的赛季,”沃尔夫坚定地说,“每场比赛我们都只会把自己摆在争冠者的位置上,全力以赴地去战斗。事实证明,法拉利已经花了很大代价来追赶,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形象地说,梅赛德斯的夺冠就像一艘沉没的巨舰终于浮出水面。2010年以制造商身份重回F1后的前三年,“银箭”的战绩每每验证了那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不可否认,前任领队罗斯·布朗潜心谋划的技术发展之路历经磨炼后,为2014年不可一世的W05赛车打下扎实基础。据车队内部人士透露,2013年时的W04赛车已经使用了后来用于新一代混合动力单元的技术。

  沃尔夫把梅赛德斯超强的统治级优势归功于不懈的研发。“2014赛季以及之前那几年梅赛德斯很不容易,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2014年的新规则研究得很透彻,制造了很强的引擎,底盘打造工作也很出色。但是,随着赛季的深入,你必须非常努力地继续研发,强化整个项目的运作。原因非常简单,就拿法拉利在马来西亚的胜利来说,他们在度过了一段糟糕的时期后突然爆发,所以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和专注,否则优势轻而易举就会丢失。”

  沃尔夫式管理模式

  沃尔夫真正掌握车队的话语权是在2014年初罗斯·布朗离开之后。当时本就不喜人事斗争的英国人在察觉董事的理念发生转变后,从迈凯伦挖来帕迪·洛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地位。如今沃尔夫作为运动总监主管商业和与伯尼·埃克莱斯顿所代表的商业权益拥有者较劲,而技术方面的工作全部交给洛维。

  即便今天外界对梅赛德斯抛弃布朗这位公认的F1业界最出色的技术高管觉得不可思议,而沃尔夫的解释看上去合情合理,事实上也多多少少概括了丰田、本田、宝马这些大型汽车制造商在F1无法成功的通病。

  “汽车跨国厂商很少赢得世界冠军,只有雷诺成功过,为什么?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奥地利人若有所思地回答,“但是,我认为管理和运作F1车队应该采用中小型企业的方式,特别是决策体系和效率方面不能以跨国巨头的方法来运作,而丰田、本田、宝马都是跨国公司制。”

  “这就是为什么戴姆勒决定让尼基·劳达和我加入管理层,与合作伙伴进行谈判,以自给自足的方式运作车队,这样我们才能在很多事情上快速做出决定,当然我们仍然受戴姆勒管理,但有着很高的自由度。”

  纵观历史,梅赛德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法拉利王朝”时期托德是法拉利Gestione Sportiva(运动部门)绝对的“统治者”,他会保护车队免遭卢卡·迪·蒙特泽莫罗的干涉;红牛四连冠时,霍纳是一队之首,而老板迪尔特里希·马特希茨指派的赛车顾问赫尔穆特·马尔科博士在现场督战,随时报告重要事宜。如今就像沃尔夫说的那样,他与劳达用德国思维合力将梅赛德斯打造成一台高效的机器。

  除了车队运作机制的效率提高之外,沃尔夫另一大成就是将一群有着极强自尊心的技术天才们凝聚到一起。“我们有一大帮出色的高级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每个人各司其职。”沃尔夫自豪地说。相比之下,汉密尔顿与罗斯伯格的竞争关系更加难以拿捏。进入2015赛季,汉密尔顿第二次拿到世界冠军后累积了足够的信心,而罗斯伯格直到巴塞罗那获得赛季首胜后才在气势上有些回勇。“我们知道有两名‘1号车手’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沃尔夫冷静地说,“或许划分为一个‘1号’、一个‘2号’会简单很多,但我们觉得激烈的竞争能促使车队不断进步,令赛车更快。这条道路确实充满波折,但我们从不主张区别对待车手。”

  “需要重申的是我们之所以能有高度自主权,因为我们明白肩负的是代表梅赛德斯这个大品牌的责任,所以每个决定并不针对个人,而是考虑到所有个体,不止是参加比赛的这些人,还有两个工厂里几百名员工。这样我们才称得上一个团队。”

  统治F1有何错?

  如今沃尔夫或多或少能体会过去霍纳的感受,与上个时代的统治者红牛一样,梅赛德斯的过于强势很快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汉密尔顿在墨尔本轻松获胜后,舆论就直喊“银箭”会赢得赛季所有比赛,而“银箭”在马来西亚的意外失利后,媒体又迫不及待地暗示梅赛德斯的时代结束。

  “我觉得外界反应过度了,一会儿说‘梅赛德斯会赢得所有比赛’,一会儿又说‘一个时代终结了’,不应该这样,”沃尔夫对舆论反应非常失望。

  刚刚结束的F1策略小组会议出台一系列仿佛令人期待的建设性意见:2016年车队可以从4套干胎中自由选择两款;2017年恢复赛中加油、提高转速、增加噪音等。但是沃尔夫身为梅赛德斯的主管,他理所当然地希望自己的车队能够保住优势实现卫冕。

  “你不能指望一支车队赢得所有比赛,法拉利在雪邦工作得相当出色,他们赢得了比赛。这只会敦促我们更加努力,专注于自己。希望这个事实能让那些平等主义的无稽之谈可以终止,F1需要这样的比赛,虽然对梅赛德斯来说不是完美的日子,但我们只会更强大。”

  言语间沃尔夫有些忿忿不平。“如果车队拥有一定的优势,在某些时候肯定会试图保住优势,绝对没可能说我们应该主动去放弃自己能够获得的优势,因为那意味着其他人可能就追上来。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赢得世界冠军,所以我们不会坐以待毙。”

  成功刚刚开始

  梅赛德斯赢得了荣誉,但是让沃尔夫无奈的事接踵而来。德国大奖赛被取消就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卫冕冠军竟然没有自己的主场比赛。如果换做法拉利不能在意大利本土比赛,恐怕早就炸开了锅。

  “没了德国大奖赛当然不是好事,那是我们的主场,我们当然想在德国同胞面前比赛,”梅赛德斯一度表示愿意资助霍根海姆一部分钱来填补纽博格林的空缺,但赛道方面坚决不同意冒险,“但是毕竟我们是车队,代表的是梅赛德斯,无法由我们来举办比赛。”

  匪夷所思的是在迈克尔·舒马赫之后,即使塞巴斯蒂安·维特尔连续四年蝉联世界冠军,哪怕梅赛德斯去年一骑绝尘、罗斯伯格也在争冠,但德国国内对F1的热情大幅度下降。去年霍格海姆正赛当天只有5万多名现场观众,这个数字远远不如一场德国房车大师赛(DTM)。

  “电视转播在德国有些下降,大家都很想知道原因。或许停办一年反而让人们反思,意识到失去大奖赛的感觉并不好,这样可能对将来又是好事。”

  根据已经外泄的2016年临时赛历,霍根海姆将按照原有的合同继续举办德国大奖赛。但是F1的未来存在着诸多变数,尤其是围绕引擎规则的辩论没有休止,以伯尼为首的一方打出成本控制和增加音效的借口谋求回归V8自然吸气并且提升至1000hp。对于这个论点,沃尔夫很明显是不支持的。

  “从伯尼的角度来说,他觉得成本是重要的,声音是重要的,所以技术就不那么重要。我理解他的立场,他想要减少成本,又想让技术简单一点,所以不需要现在的混合技术。但是对厂商来说,混合动力技术是必须拥有的,因为这是未来的趋势。”

  “在我看来,F1就是顶尖竞赛加最顶尖的技术和科技的创新。我们应该讨论噪音吗?也许可以,因为现在引擎声音比过去轻是事实。但你不应该因为声音没以前响亮就认为这项运动在走下坡路,毕竟现在的技术非常酷,是一场技术竞赛。也许F1需要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调整,但无需大改革。也许今后几年电视转播的方式需要改改,或许网络电视是很好的发展方向。我想说的是任何问题我们都需要仔细研究透彻再行动,不可反应过度。”

  毫无疑问,沃尔夫式的活力、幽默着实为他在为人处世中增加了些许亲和力,关键是他讲究实证主义,经验和感觉至上。所以,现在只是他个人生涯——也是他对梅赛德斯的规划——成功的开始。

  “我觉得我个人的成功只是刚刚开始。从长远角度看,我希望能建立一个成功的体系。让梅赛德斯对任何规则都游刃有余,保证能够名列前茅,始终冲击世界冠军。有了这样的基础,人们在提到‘梅赛德斯’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想到他们是F1世界冠军,这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撰文>FrankieMao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