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文藝復興之路(下)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文藝復興
  • 发布时间:2015-10-08 10:10

  中國人點燃了歐洲文藝復興之火那麼歐洲文藝復興是怎麼發生的呢?宇宙運行下的突然必然嗎?因為對一些希臘古典書籍的重新翻譯傳播?還是因為藝術家冒死創作了無數驚豔的藝術品?明明經歷著長達一千年的黑暗時代,義大利人是怎麼突然就有了足以引發復興的種種發明和突飛猛進的進步?從古到今有許多歷史學者的研究論點,我高中時親愛的趙老師也教導了我一個挺有趣的研究方向,想想鄭和下西洋時的中國對世界GDP的貢獻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年輕時我就讀過英國學者李約瑟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為中國所編著的《中國科學與文明史》。在這套大部頭書冊中,李博士很客觀地闡述了中國自古就一直是世界經濟文明的翹楚。中國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不需要別人忽悠和指指點點,我確實相信這一論述。二〇〇五年我隨著鄭和下西洋的航路探訪過二十六個他曾經去過的地方或國家,那年也為這個偉大航程畫出《情色·激情》系列油畫作品。

  盛世書院裡收藏的眾多與鄭和下西洋中西著作中,我非常認同並經常援引英國潛水艇艇長加文·孟席斯Gavin·Menzies的獨特創新觀點。他根據多年收集來的歷史、地理、人文、政治資料,寫成曠世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和《1434:一支龐大的中國艦隊抵達義大利並點燃文藝復興之火》。這兩本巨著共同建構了一個全新角度的中西文化交流、歐洲文藝復興的源起和世界近代文明演進史觀。

  眾所周知,我們今天在學校裡被教育的世界史,是支持歐洲中心論的西方史學家自己編纂的。他們是以歐洲文藝復興為世界近代文明的開端,以大航海時代、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民主革命作為歐洲成為世界中心的基調。顯然他們並不想承認中國人在歐洲文明之前已經擁有遠超他們幾百幾千年的科技文明存在,更不想承認正是他們入侵過的東方世界開啟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近代歐洲文明史。我認為這種偏狹私利的歷史觀,與當時一言堂的教宗阻止哥白尼、伽利略先進發現有何實質意義上的區別呢!近的不說,兩千五百五十年前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社會主義最高階的宣言《禮運大同篇》。短短的一百零八個字就闡明中國政治、社會、道德、文化和精神面貌的發展指標。

  根據一四五六年義大利官方文獻的記載,義大利國內第一個水利絲綢製造廠的機器來自中國。在《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一書中論述「一〇九〇年中國就發明了先進繅車。義大利的繅車完全仿製中國的機器,即使在極小的細節上也是如此。直到十八世紀,義大利的機器或多或少仍然還在複製中國的優秀高效機器。約翰·洛姆建立龐大的英國紡織工廠就是複製義大利米蘭設計的絲織工廠,而義大利的絲織工廠又是從中國學習模仿而來。英國洛姆的機器成為英國紡織業效仿的對象,其絲織棉布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在美國普利茲獎獲得者紀思道、伍潔芳所聯合著作的《東方驚雷》這本書裡,他們舉出了無數的中國科學發明應用例證,說明中國是如何巨大影響了全世界發展。沒有嫁接中國三千年的成就,就沒有今天世界的文明。沒有宋元明朝的航海造船技術,就沒有所謂的西方「大航海時代」;沒有春秋魯班齒輪水泵車,就沒有一系列的工業生產設備;沒有宋金時期成吉思汗帶到歐洲的紅衣大炮,就沒有往後入侵中國的「堅船利炮」。總之,我們這些中國人的後代子孫全都是自作自受。

  水利絲織機器只是中國提供給歐洲復興萬千知識技術中的一個小例子。中華文明對歐洲的影響可是全方面的。大約在一四三四年鄭和的艦隊到達過佛羅倫斯,還與教廷人員會面,那時的羅馬叫做「魯米」。從中國的史料中可以證實,中國與歐洲自從北魏甚至更早就已經有往來,隋唐宋元時期更加密切,那時中國稱羅馬為「拂菻」。可見鄭和及其使節到達佛羅倫斯、羅馬並非首次。眾所周知,鄭和出使有其明暗雙重主要目的,暗中是追殺當朝皇上親侄子朱允炆,檯面上則是愛好和平,宣揚國威,讓全世界的首領國家都向中國納貢,俯首稱臣。那時的中國海軍的確具備最強戰力,就是世界霸主,統令四方。鄭和使團每次都載著滿船的絲綢瓷器、翻譯技師、科學技術、書籍發明等等出使各個國家和地區,賄賂土著,耀武揚威。中國從來就有霸氣,我們肯定不是和平使者。

  根據《1421》《1434》這兩本書的論證,鄭和的分遣艦隊早在歐洲人之前就已經到達過美洲、非洲好望角、麥哲倫海峽、太平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甚至發現了南極洲。中國人成熟的天文學、地理、曆法、造船術、航海技術和圓形地球儀極大幫助了鄭和艦隊的全球航行。中國人在南宋時就已經繪製出了最早的世界地圖,這些全球航海圖在哥倫布、迪亞士、亞美利哥、麥哲倫等歐洲人啟航之前就已經完整傳到了歐陸。也就是說,哥倫布他們在航海之前就拿到一張完整Made in China世界航海圖,上面已經畫出了他們所謂的「發現」的陸地和海峽。具體細膩可靠的論證可以在上述兩本書中讀到。

  鄭和船隊繞著滿世界跑,明著就是為了讓蠻夷之邦都來給朱棣納貢稱臣,即使手段是送給這些國家比納貢更多的財寶和無比先進的知識。其中就包括世界地圖和航海所需要的各種天文地理航海技術的圖表、資料及文字描述,鄭和要保證這些納貢的國家船隊能找到正確到達中國的航路。在鄭和送給這些國家的所有財富裡面,有一項當時可能不起眼卻產生深遠歷史影響的知識寶物——《永樂大典》裡的信息。

  當鄭和使團載著《永樂大典》這座文化寶藏駛入佛羅倫斯和羅馬時,中國人的新觀念、驚人發明和深厚文化給當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美第奇家族裡開明的領導者,雄心勃勃的人文主義者,迅速引入中國知識寶藏,使得佛羅倫斯成為播撒中國智慧種子的理想沃土。從精確的充滿天文學意味的壁畫,到油畫的透視數學計算,到航海圖的繪製方法和定位習慣,到天文曆法的測量計算方法和工具,到數學、幾何的知識,到地球並非宇宙中心的發現等等,這種種新思維無不與中國的《授時曆》、《數書九章》和當時中國已有的發明和科學技術、理論方法有著驚人的相似。李約瑟博士也認為文藝復興時大多數的發明發現並非歐洲人的原創,而是對中國知識的抄襲模仿。孟席斯甚至在《1434》條列出李奧納多·達·芬奇所「發明」的每一件東西,在中國古代的書冊中都出現過,比如曆書、地圖、數學論著以及民用和軍事槍炮攻城器械,甚至於魯班的種種創建應用。

  達芬奇是我們都喜歡的著名畫家,他的作品《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家喻戶曉。達芬奇因其在天文學、發明、建築、雕刻、音樂、數學、生理、物理、地質等學科有盡數保存的科研成果手稿,被稱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然而在檢視其手稿時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達芬奇繪製的齒輪、滑輪和動力傳動的概念在中國已經使用很久,《左傳》《新儀象法要》和出土文物上都有記載;達芬奇發明的槳輪船,中國早在南朝時期就已經在使用,宋朝書籍中也有明確的設計插圖;中國人先于達芬奇記錄和實驗了各種飛行器的發明,如翅膀、降落傘、熱氣球、飛車等等;達芬奇繪製出的一系列火藥武器,中國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在使用,多管火槍、迫擊炮、射石炮重型機槍等,都出現在中國的著作中;佛羅倫斯的韋奇奧橋就是仿照泉州的弧形拱橋建造的;中國在一三一三年的《農書》中記載的印刷機設備比達芬奇的繪製早了一百多年。而這些中國的科技發明很有可能全部都被記錄在了《永樂大典》裡,通過鄭和的使團傳到歐洲。大量的證據都表明達芬奇的發明,況且絕大部分只是繪製的設計圖稿,每項「發明」都深深打上中國已有科技發明的烙印。然而不論是否真的抄襲模仿,達芬奇和他的支持者美第奇家族對於文藝復興,乃至整個歐洲文明的進步都起到了強力的推動作用。

  有著幾千年悠久文明的中華民族與古羅馬帝國衰落後歷經千年停滯剛剛興起的歐洲產生劇烈碰撞,中國人的理性科技知識就像是種子,落入了久不耕作的肥沃土壤,兩者的結合催生了文藝復興的發芽和成長。目前為止,可惜的是中華文明的影響從來沒有受到歐洲中心論學者的重視。

  從我們中國的角度來看,雖然中國早於歐洲很長時間發明創造了很多有用的技術和理論,雖然中國先於歐洲大航海時代發現世界並且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聯繫,但是自鄭和下西洋結束之後,中國就因為各個朝代領導人的愚昧和自私,逐漸自動退出了世界歷史舞台,歐洲自然而然地接管了中國的所有發展成果。

  當中國人一覺醒來,世界全然已經天翻地覆。

  昔日的輝煌當然不能代替今天的落後,我們的祖先再偉大,只會讓今天的我們更加慚愧。如果我們在一四五〇年能夠發揚祖先的偉大發明,那麼我們肯定不是今天弱敗的模樣。歷史不能假設,只能向前翻滾。在歐洲人用著我們祖先的成果登上巔峰,當然今天我們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利用現在歐美人的成果,回頭再創造屬於中華文明的新輝煌。歷史不會厚此薄彼,它會是一局局的驚人巧合,一代代的興衰更替,一步步的向前推進著。

  透過今天中國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國策,相信歷史真相是會重見天日。深深期盼中國因此能夠勃然反思,重新振作起來,不只是在政治、軍事、社會、科技、經濟等方面更好更強,更應該是在道德文化領域重建重構。

  人文主義對歐洲和當下中國的影響

  文藝復興總是伴隨著另一個詞彙出現--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以個人權利為本的主張。從美第奇家族時代開始,人文主義者遍佈佛羅倫斯,使極權統治從宗教儀式轉向哲學高度,從天堂轉到人間。因為他們稱呼古希臘古典文化的研究為「人文學科」,這是更人性化的學問,是研究現世的「人」的題材。從產生動機上來說,人文主義是崇尚個人權利為主,是反抗統治者某種文化上的偏蔽而興起的。

  由於連年內外爭戰和穆斯林外族入侵,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古希臘和古羅馬書籍外流,學者紛紛逃到佛羅倫斯避難。從這些移入義大利的古籍中,佛羅倫斯的知識份子認識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他們發現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原生態宗教及形而上哲學。這些書中描述那個時代人們自由討論宗教、政治問題,這使得佛羅倫斯的學者開始大規模研究學習。在過程中,懂得古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學者擔當起教授職責。這些著迷於古典文學的人稱自己為「人文主義者」。他們認為熟讀經典可以讓人更加出色有型,更具有「人性」「人味」,讓人得以反思自身所在社會面臨的道德淪喪和倫理混亂問題。同時,研究這些學科也可以訓練相關技能,將來可以擔任政府大使、律師、教師、文書公務等職,進而躋身社會精英階層。再加上中國傳入的印刷術在當時大力發展,使得學習、搜尋、翻譯、出版傳播這些知識的效率得到大力提升。更多的人學習到了這些知識,也就有更多的人加入人文主義者的隊伍。從佛羅倫斯進而影響了整個義大利和後來的法國、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其他發達地區。

  那麼對於今天中國而言,復興中華文化是否應當也具有當年義大利人復興古希臘古羅馬經典哲理的相似重大意義和啟示。

  儒家思想、道家哲學、釋家佛心,在千年裡已經是中國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礎。它們要求我們心懷善念,孝悌忠義,豁然明智,外圓內方,尊師重教,三省吾身,不惟名利,感恩天地,修身養性,多行善舉,不卑不亢……五千年積澱的文化中有那麼多寶藏等著我們重新發掘,重新遵從學習。我們是否也能如自由人文主義者一般,做個現代中國的「以人為本」人文主義者,把關注的重點傾斜到「人」自身來,而不再是虛無的集體概念。沒有自發善良個人如何組成受人尊重的集體!中國自古君王獨霸,視百姓性命如草芥。過去中國戰場上犧牲的士兵有幾個像美國的士兵那樣被國旗蓋著送入莊嚴的陵園,並鄭重其事地把他的名字事蹟刻在墓碑上!官本位思想牢牢控制著中國人的思想,可不管是在朝為官的,還是在野的民營企業家老闆,都是如此,不習慣尊重別人的性命。

  幸好,天佑中華,我們看到了今天中國人個性意識覺醒,我們看到了很多人都開始從中華經典中學習、提升,我們已經看到了中華文明復蘇的先兆,我們更等到了現代中國的「美第奇」——願意帶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習近平主席。

  重走歐洲文藝復興之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明師指路。研究討論過文藝復興背景與當下中國復興的願景後,我們要真正重新走入義大利的文藝復興發生地,從歷史的活教材中真切體驗文藝復興的啟示,親眼看看它是如何驚醒,如何掙紮,如何興旺,又如何沒落的。我和同好朋友們正在計畫每年安排幾次「重走文藝復興之路」的深度文化探尋之旅,和有相同興趣的朋友們一起走入歷史。在行程中我們會全程討論研究講解文藝復興的真諦,瞭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文化的特徵,也會邀請當地最高學府哲學、經濟、藝術、政治教授為大家講授義大利人眼中的文藝復興相關課題。

  首站當然是造訪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這座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斯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歷史記憶。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地標;烏菲茲美術館和國立巴吉洛美術館珍藏著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的傑作;仿照泉州一座弧形拱橋建造的韋奇奧橋;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的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美第奇家族的住所皮蒂宮;始建於一三二一年的佛羅倫斯大學,那是一所嶄新卻擁有古老歷史的大學;世界美術學院之母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義大利時尚豪門星工廠柏麗慕達時裝學院;歐洲設計教育界的航母歐洲設計學院。仿佛每踏過一寸地磚,你都會與歷史並肩而行,腳下就會沾上她典雅的芬芳。

  接著是到訪歐洲最著名的大學城博洛尼亞城Bologna。那可是一座擁有獨立思想的偉大城市。她是歐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擁有許多重要的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運動時期與巴羅克藝術發展的古跡。它的歷史價值和教育價值已經無法用任何標準衡量。建于一〇八八年的博洛尼亞大學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大學,已經被所有歐洲大學校長共同正式宣稱為所有歐洲大學的母校。我們也將在這座千年學府裡聆聽資深教授們相關課程。

  威尼斯,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首富邦國,其華麗奢靡為當時所有城邦羡慕讚歎。這從聖馬可大教堂中典藏的大量君士坦丁堡文物可以一目了然,它用屹立千年的歷史顯示著極權教會擁有多大的權力,那些依附在權力下的唯唯諾諾教士們又是如何過著奢華的生活。當時的威尼斯人只想扮演好東西方貿易的橋樑,大賺其錢,對於文化思想傳遞根本沒有任何興趣,當然這也就成就了佛羅倫斯。威尼斯的富貴和對於美的追求還是無可比擬的。

  米蘭、羅馬、熱那亞、那不勒斯、比薩,這些美好城市名不虛傳,都在親自訴說著文藝復興是如何以星星之火,接連點燃歐洲文明的燎原之勢。當然這把火就從義大利燒起,接著引燃法國,又到了德國,去了瑞士和英國。終而自由人文主義思維被傳遞到了美洲大陸。在中國五四運動時,文藝復興的這把火也曾熊熊燃燒過,那現在呢?我們確實相信中國人在五六百年前曾前去歐洲點燃了文藝復興之火,而今天的我們可準備好為自己民族的前途點上一把熊熊烈火嗎?

  解崙

  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產業創意研究所所長,美國管理科技大學博士班教授導師,德國富特旺根工業大學國際創新教授,台灣產業創新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曾任德國高科SCHIMDT中國區總裁、LEICA徠卡機構總經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