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一色的自由暢快 花蓮豐濱小旅行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花蓮豐濱,旅行
  • 发布时间:2015-10-08 11:07

  海蝕洞

  位於海岸公路台十一線約六十公里處,有個很多人會忽略的地方──「石門遊憩區」,但這裡其實暗藏海浪長期衝擊岩壁而成的自然奇景「海蝕洞」,因形狀像門,該地「石門」也因而得名;另有一說相傳在古代,有一群阿美族人秘密集合於石門,要偷襲位於秀姑巒溪口的部落,他們準備了要在慶功宴時享用的糯米年糕,後來年糕竟變成了石頭,今日石門一帶海中的岩石也狀如年糕。

  沿著木棧步道向下走,開始能聽見海浪拍打聲,面對涼亭分為兩條路線,朝北持續往下,就可到達壯觀的天然海蝕洞。經由海浪的長期衝刷,火山岩塊姿態各異,有些看著還像一台March汽車呢!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周圍的海蝕溝等海蝕景觀也相當發達,亦有豐富的海礁生態,是非常天然的大自然教室,但因為本區離海相當近,若到此參觀需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離海潮太近,以免發生危險。

  石門班哨角

  離石門休憩站不遠的「石門班哨角」,是近來新興的景點,位在台十一線公路,交通很是便利,建議到附近時車速放慢,才不會和其擦身而過唷。入口處用石頭推砌而成的小燈塔,上方有著兩顆愛心,模樣相當討喜;進入休憩區,兩顆雙心石就佇立在太平洋海岸旁,一下車便有涼涼海風吹拂而過,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聆聽浪濤拍打礁石的澎湃聲響,再搭配彷彿象徵「心心相印」的雙心石造景,這幅美景不親自來欣賞就太可惜了,不論是戀人、朋友或是家人,都很適合在這裡留下屬於你們的旅行記憶。經過花蓮海岸線時,建議可以到此暫時歇息,與雙心石合影留念,若拍攝角度有抓對,就像化身成在海邊翩翩飛舞的小精靈呢。

  月洞

  當地阿美族傳說,月洞內的水會隨月亮盈虧產生漲落變化,故又名「月亮之井」。位於石梯坪南側約一公里處的「月洞」,園區觀景台立著許多可愛的魚木雕,這裡也是欣賞美麗海景的絕佳地點。「月洞」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封閉岩洞,洞中泉水從岩石流出積水成湖,無進出水口,卻有潮汐現象,蔚為奇觀。來到這裡,可搭乘專人操作的小船進入參觀鐘乳石景觀,靠著手電筒的燈光,聽著解說人員一邊撐船、一邊詳細說明月洞是如何形成以及洞內的生態環境,頂上棲息的動物包括台灣葉鼻蝠、摺翅蝠、台灣小蹄鼻蝠,在燈光照耀下,像在跟遊客玩躲貓貓般飛舞,更為這洞穴增添許多神秘的氣氛。

  升火工作室/MIMA’AN

  瀰漫咖啡

  在台十一線約六十四公里處,有個兼具藝文展覽、生態關懷、咖啡品賞的空間,升火工作室早期是東海岸相當重要的藝術平台,近年來轉型以瀰漫咖啡為主,兼具海稻米復育的生態教學,店內店外都擺放著許多藝術創作品,處處可看見令人驚奇的巧思,石頭、漂流木,都能成為創作的來源,窗外綠油油的稻田,時有陣陣微風,這裡沒有奢華艷麗的裝潢、沒有高不可攀的擺設,只有無可取代的樸實美感,映著東海岸美景,置身其中讓人感到身心放鬆,若有時間,來到這裡喝杯咖啡,欣賞藝術創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長虹橋

  位於秀姑巒溪河口,南北端分別接連著大港口和靜浦村的「長虹橋」,有新舊兩座之分,舊長虹橋建於民國五十八年,因交通流量逐年遽增、不敷使用,因此在民國九十五年興建了「新長虹橋」,鮮豔亮眼的紅色橋身橫亙在青山綠水間,看起來相當醒目,遠近遊賞皆有不同風貌,新長虹橋橋面特別規劃分隔出快慢車道,甚至還有腳踏車道及人行道,為的就是讓遊客能在橋上安心地遠眺秀姑巒溪出海口,以及出海口中央一火山集塊岩構成的島嶼,阿美族人稱此小島為「奚卜蘭島」,又稱「獅球嶼」,擁有台灣目前密度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荊棘林;舊長虹橋現已無車輛通行,規劃成行人專用道,並設置有十四個供遊客休憩的石椅,可以漫步在此,欣賞新長虹橋的壯麗,白色的橋身在綠意盎然的山景中顯得格外清新,別有一番韻味,站在橋面欣賞這幅海闊天空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

  靜浦彩繪房屋

  靜浦,有著「太陽部落」之稱,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最南端,坐落於秀姑巒溪出海口,擁有豐富的出海口生態環境。進入社區,在藍天白雲映襯下,「太陽橘」、「海浪白」、「岩石灰」三色,藉由部落每年所舉辦的「東海岸部落工作假期」的活動,為旅人彩繪出這裡最獨特的部落景象,這三種大自然的顏色美化了整個社區,不論是房屋、牆面、橋墩,甚至一顆顆原本廢棄的浮球,都被彩繪成了最溫暖親切的色調;這裡也提供許多生態體驗,包括在秀姑巒溪划膠筏、體驗用八卦網捕魚、當神射手學習射箭、營火晚會等等,若是想多認識這個暖色部落,可以提前預約體驗行程,感受部落朋友的熱情及深度認識海岸阿美族文化,寓教於樂,讓人直呼不虛此行喔。

  陶甕百合春天創意料理

  來到靜浦,一定不能錯過這間位於部落工坊旁知名的無菜單料理,餐廳前身為舊糧倉,經由閒置空間改造後,搖身變為東海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餐廳。餐廳外擺放著原住民特色木雕,還有一座土窯,還未進門就感受到濃濃的原住民風情。陶甕料理以季節性食材為主,搭配阿美族傳統食材以及精緻擺盤技巧,將原住民料理妝點的既美觀又美味,料理達人陳耀忠用他的巧手,將山海和季節變化都注入了食材中,展示在眾人面前的,不僅是美味料理,每上一道菜,都是一場又一場兼具味覺與視覺的饗宴。

  TIPS

  海蝕洞: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灣石門3號(台11線約60公里處)

  石門班哨角:花蓮縣豐濱鄉台11線約60.5公里處

  月洞: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坪53號(台11線65公里處)

  升火工作室/MIMA’AN瀰漫咖啡: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灣117之2號

  0953-683-671 週五至週日,11:00~18:00

  長虹橋:豐濱鄉秀姑巒溪出口

  靜浦彩繪房屋: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3鄰140號(靜浦社區發展協會)

  陶甕百合春天創意料理:豐濱鄉靜浦村138號

  03-878-1479 週一至週日:11:30~14:30、17:30~20:30

  文、圖/楊舒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