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 前路萬「坷」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萬科
  • 发布时间:2015-10-08 10:36

  八月三十一日,看似平凡的日子,萬科當天在深圳大梅沙總部舉行二〇一五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由於前海人壽幾天前剛才擠掉華潤集團成為萬科最大單一股東,使得此次股東會議格外引外界關注。

  萬科、金地均成保險業囊物

  事實上何止萬科,險資「入侵」房企爭奪主導權(雖然雙方都不承認),並非始於今日。從二〇一四年下半年開始,保險業資金進軍、「跨界」房企的態勢明顯,截至目前為止,「招保萬金」之一的航母級房企—金地集團被生命人壽控股,安邦保險也大手筆入股金融街、華業等房企。以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為代表的保險公司,已成為A股市場總計一百三十三家房企之中的二十五家前十大股東,占比達到百分之十八。

  尤其是近期A股的暴跌更加引來險資蜂湧進場「抄底」。其「攻擊」標的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部分嚴重錯殺的優質個股的價值投資;一是長期戰略投資布局。顯然險資頻頻「舉牌」包括萬科在內的指標型房企,系基於後者考慮。

  房地產獲利能力

  仍高於其他商品

  先簡單解釋何謂「舉牌」?一般是指在股市收購流通股份超過該企業總股本的百分之五以上時,必須通知該公司、證券交易所與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並履行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由於多數上市公司管理層持股比例通常偏低,包括風生水起的阿里巴巴,馬雲的股份亦僅百分之七點七四。說明一旦進入「舉牌」階段,企業經營權便面臨嚴峻挑戰。

  之所以在房地產「白銀時代」頻發類似狀況,主因有三,一為保險資金投資策略首重穩健、安全,而相較於其他投資商品如:股票、債券、黃金……等,要嘛價格震蕩劇烈,要嘛回報率明顯偏低,而房地產穩定、受政策保護的特性突出;其次則是如前所述,上市房企大股東普遍持有股份比例不高,即便目前市值千億的萬科,大股東華潤集團的持股亦不過百分之十五,險資欲取而代之所需資金不超過二百億元,而目前僅僅是安邦保險總資產規模就達到七千億元,優劣、高下立判!其三是當前樓市趨於穩定,暴利的「非常態榮景」已一去不復返,導致房企「吸金」渠道收窄,使險資優勢更加凸顯!

  「門口的野蠻人」可不好惹

  惟保險公司看好上市房企的發展前景,積極「低價搶購」其股票,卻未必見得熟稔房地產操作模式,一旦任其介入,將對公司的正常運作帶來極大的干擾與「破壞」!金地於五月八日召開股東大會提名三位獨立董事,遭生命人壽、安邦人壽(含計占股百分之五十五)聯手否決,便為顯例。

  這就難怪萬科總裁郁亮以「門口的野蠻人」來形容險資大批量蒐購該公司股票的行為。而這句話的直釋便是——門口=兵臨城下,野蠻人=不懂、外行、簡單粗暴的人種。說明對萬科而言,已然咄咄逼人的前海人壽實屬「來者不善」,凸顯其「霸王硬上弓」的「野蠻」意圖!

  雖然萬科董秘在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在前海人壽三次買入萬科股票,成為公司重要股東和投資人後,萬科跟前海人壽「當然有溝通」、「在這幾次溝通當中,他們明確的表達是財務投資人,買入公司的股票是因為對公司的業績以及發展前景看好」…云云。

  前海人壽志在經營權

  惟商場如戰場,這樣的說法連一向「光明磊落」的王石都不相信,否則就不必在會議上表達:「萬科過去發展中,大股東表現都比較好,沒有損害公司的利益。比如說華潤,在歷次我們需要決策的時候,他們沒有謀求更多的利益,反而承擔更多的責任。我想這是作為一個大股東應該扮演的角色,我要說的就是這些」…,語多無奈。

  王石對於曾經的第一大股東華潤贊賞有加,自然而然被視為萬科管理層對於前海人壽充滿戒心的「隔空喊話」。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要毫不避違的對開會不到場的最大股東作出如此過激言語?因為傻瓜都明白前海人壽志在經營權,歷經千錘百煉、精明如王石、郁亮,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蔡為民為民看樓

  《上海·樓市智典》月刊發行人暨總主筆,復旦大學地產運營研究所所長,衡明不動產行銷智庫負責人,兼大陸、台灣十多家知名媒體專欄主筆和特約評論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