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孩子,華人,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1:45
華人世界的孩子,普遍存在著一個現象,就是孩子們很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想法,或者說很難對於事情可以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與意見,或者說「不敢」有自己的意見。這與我們一向威權至上的社會領導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家長很容易將社會領導的模式帶回家庭,家長們每天在外面工作時必須低聲下氣、受盡委屈,只為了保全那份養家活口的工作。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成了一家之主,這個威嚴怎麼說也不能打折扣呀﹗
我有個好朋友,他不僅僅是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同時又是一位極富愛心,充滿社會責任的善心人士,他在江蘇宜興開辦了一所民工子弟學校,提供外來務工人員子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於貧困的家庭更是發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在學雜費方面與生活需求方面給予最大的協助。或者減免學雜費,或者免費提供校服等經濟上面的資助。進入這所學校的同學我這位朋友有個堅持,有一門必修課程「弟子規」,一定要同學們讀透,並且應用到同學們的日常生活上面,透過圖畫、作文以及生活實踐,徹底的實踐「弟子規」的內涵,他的用意很簡單,在於希望這群民工子弟,即便是由於家庭環境的原因或者經濟條件的因素,無法繼續往更高學歷進修深造,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孩提時期學習並養成「做人」的道理。由於有了這樣的一所充滿愛的學校,一群可愛的孩子,一群樂於奉獻犧牲的老師,以及一大群社會上同樣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們被聚集在一起了。在我們的微信朋友圈裡經常有許多從這所學校發散出來的溫馨分享,以及學習的話題。就在今天,好朋友發了一則微信在朋友圈裡,標題是:「家長的簽名讓人無語。」附上的照片是一張考試卷,這個同學的學習成績從這張考試卷的得分看起來似乎不是很理想,考試卷要求帶回家讓家長簽名,也好讓家長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然而這位家長的簽名讓我們為之嘆息,這位家長簽了大名之後,附帶寫了一句:「孩子是笨蛋」,斗大的幾個字,歪歪斜斜又很刺眼的在孩子考試卷最明顯的位置上,深深的刺痛著朋友圈裡每一個朋友的心。也就因為這句刺痛人心的話,引發了我對於現今家庭教育的想法,以及我們在企業管理與經營的一些看法,與各位讀者分享。
華人世界的孩子,普遍存在著一個現象,就是孩子們很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想法,或者說很難對於事情可以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與意見,或者說「不敢」有自己的意見。這與我們一向威權至上的社會領導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家長很容易將社會領導的模式帶回家庭,家長們每天在外面工作時必須低聲下氣、受盡委屈,只為了保全那份養家活口的工作。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成了一家之主,這個威嚴怎麼說也不能打折扣呀﹗所以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資產,孩子的一切必須聽從家長的指揮,不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換言之,孩子必須按照家長的希望成長,成為家長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有點饒舌,也就是說孩子被要求沒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並且按照家長的希望去成長,更多的,家長賦予孩子的任務與期待是家長自己這輩子沒辦法達成的願望…希望你不是這樣的家長!有這麼一個案例,我的一個朋友,任職於某國企,職位也不低!兒子相當優秀,挺讓他引以為豪的,每次聚餐吃飯,話匣子一旦打開,大概就要開始聽他敘述兒子如何如何優秀,最近又如何如何的給他長面子之類的!絕無冷場,因為全場每一次就讓他包場了。有個機會我與他兒子單獨對話聊天,我問他:你現在就讀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明年就要出國,去美國繼續後面的學程,那麼當你兩年後完成了美國的學程之後,你對於你自己的人生有甚麼規畫、計畫?這位優秀的年輕人當時給我的回答卻讓我無言以對,他回答我說:「到時候看看我爸爸要我怎樣做,我就…。」我真的為眼前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扼腕,我隨後問他:「難道你都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對於自己前途的規劃?」眼前的這位優秀青年一臉迷惑地看著我……,噎﹗算了,我也別教壞別人的孩子了,沒有答案或許是他眼下最好的答案吧。
曾經一位牧師朋友對我說過這麼一段話,讓我銘記在心,他說:「在愛與關懷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能夠勇於表達內心的想法,以及養成提出自己對於事情的見解與看法的能力。」如果有機會見到那位「我的孩子是笨蛋」的家長,我一定不厭其煩地向他解釋這句話的涵義。同時與他好好溝通,為什麼認為孩子是笨蛋?平時他與孩子是否有過溝通、談心﹗有沒有關心過孩子的學習為什麼跟不上…太多太多的問題盤旋在我的腦袋裡,我真的沒辦法理解當他寫下「孩子是笨蛋」時的心情?憤怒、無助、失望、極度的傷心…?過去在台灣同樣的是升學主義掛帥,記得我在念國中(初中)時,一個年級當中一定會區分所謂的「升學班」與「就業班」有的時候叫得更難聽一點的稱呼做「放牛班」,當時在升學班的同學被要求心無旁騖,所有的時間就是念書、念書、念書,每天一定有考試,隨時隨地就來個測驗,一定要訓練成一個面對考試面不改色的百鍊金剛。反觀放牛班的同學,只要不要捅婁子,不要出太大的問題,基本上每天樂乎樂乎的好像也沒人關心沒人管。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扼腕﹗我們在功利主義的驅使之下總是採取菁英政策,將百分之八十的資源用在百分之二十的菁英身上,放棄了其他百分之八十的後段生,我所謂的「放棄」或許比起那位父親,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於是下結論:「孩子是笨蛋」不再給予關懷,不會給予鼓勵,更別要求這個孩子能夠提出自己的願望與期待還要更糟,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已經放棄了這群百分之八十的後段生。不再給予任何資源,任其自生自滅。
曾經無數次的聽到許多教育學者、各種專家,提出種種不要放棄後段生的說法與評論,要如何如何改進教育,要怎樣怎樣均衡資源。我不是教育學者也不是個專家,只是一個曾經成績落後的「後段生」過來人。當我是個成績落後的後段生,我喪失的是全面性的關注與肯定,不會有人注意到我在某個方面具有獨特或超越其他同學的能力,對於我的評判只有學習成績,所以我不能算是一個「好學生」。當時那個時候我如果也放棄自己,估計也就沒有人救得了我了﹗當然我很幸運,有好的父母親,願意接納我鼓勵我。有一個願意花耐心肯定我的老師,輔導我找到自己的出路。當所有教育專家都在談:「別放棄後段生」儼然救世主的姿態在看待這群後段生時,我不禁要吶喊:「後段生別放棄﹗」因為只有自己不放棄自己,生命才有出口。我們不能乞憐別人的施捨,所有的施捨都是一時的,不會造就你的成功人生,更別奢望靠著乞憐養活你一輩子。許多朋友告訴我:「別叫我看書,我一翻開書本頭就痛了,眼就花了。」我會反問:「那麼看武俠小說會嗎?看愛情小說會嗎?甚至看黃色…會嗎?」那不都也是書嗎?為什麼要將讀書當成工作來佈置?自己不思進取也就算了,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將家庭作業塞滿他的童年?許多家長除了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外,更可惡的想方設法幫孩子加班加點…﹗而咱們現在學校的老師似乎也成了佈置作業的機器,成為最大的幫凶﹗唉,家長們,如果你在客廳打牌、抽菸喝酒…打死我都不相信你的孩子在房間裡會「奮發向上」﹗甚麼時候讀書?讀了幾本書?真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不是佈置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孩子們有沒有把讀書當成樂趣?書中死板的陳述能不能活靈活現到孩子們的腦袋裡活躍起來?如果沒有,不是孩子的錯,老師要檢討,家長要檢討,教育規劃的人要檢討﹗我們有太多課堂上的「學問」背離了生活,背離了人性,背離了不打緊,可怕的是,這些變革讓「學問」變得枯燥乏味。以食物做例子,你都吞不下去的食物,你能硬逼著孩子吃下去嗎?
孩子﹗你甚麼時候想讀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告訴我,你是不是「笨蛋」?如果你不想當個笨蛋,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笨蛋,那麼你得好好想一想然後告訴我,你希望以後成為甚麼樣的人?行行出狀元,你可以是個廚師,但是你必須做到煮得出大家都愛吃,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你可以當歌手,你必須學會世界上的各種語言,唱給全世界的人聽。你可以當個盡職的工人,你必須精進你的手藝,生產出全世界品質最好的產品。你說你的能力,或許可以當個環衛工人也沒關係,你掃的這條街必須是這個城市裡最乾淨的一條街﹗上述的這些條件不是為著給別人看,只是為了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孩子﹗你是為你自己活著的。
我們都習慣先把孩子當成無所不能,必然成龍成鳳,一但不能達到我們的期望,龍和鳳轉眼成了廢物、蠢材、笨蛋…﹗說真的,這天和地的差別是誰造成的?誰才是真的笨蛋?值得深思。延續這個問題,孩子你甚麼時候想讀書?你可以選擇去玩,你當然可以去耍,你可以甚麼都不做當個廢人,因為那是你的人生。但是孩子,你真的認為這樣的選擇就是對你自己負起責任了嗎?你確定你已經準備好明天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承受你今天的荒廢嗎?如果不行,我們可以好好的談一談,怎麼樣才可以讓你的明天不會後悔?
甚麼時候想讀書都不晚,我們可以調適到最適合讀書的狀態再去讀書,甚麼是最佳狀態?就是當你找到讀書的樂趣或者在書中找尋得到你所想要的解答時。因為讀書不等於學習,讀書只是諸多學習的方式之一,學習絕對是一刻都不能鬆懈、荒廢的事情。我們隨時都要抱著學習的態度,三人行必有吾師,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任何一個學習得到的技巧。說不定某一次的學習,就成了養活你一輩子的技能。孩子﹗不能用功讀書沒關係,記住了﹗一定要用功學習,因為你絕對不是「笨蛋」。
王志瑋
美國管理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產業創意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台灣蘭陽科技大學生活創意系客座教授,曾任富士康企業集團中國區產品事業處主管,(華碩集團)力碩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