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韻 說說宋瓷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宋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3:39
玩瓷器,不能不說中國瓷器;玩中國瓷器,又不能不說宋瓷。
宋朝,(公元九六〇年至公元一二七九年)共十八帝組成宋代王朝三百一十九年。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宋又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歷史階段。
宋朝尤其是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據資料記載,北宋咸平三年(公元一〇〇〇年)中國GDP總量以現在的幣值計算為二百六十五點五億美元,占當時全世界經濟總體量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七,人均GDP達到四百五十美元,頂峰時甚至達到人均六百美元,當時西歐人均GDP最高僅為四百美元,宋代中國應該是當時世界的經濟最強國。
宋代的國力復興也帶來了陶瓷業的蓬勃興起,也是傳統製瓷工業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對宋代瓷窯的考古已經被發現的瓷窯遺址就分佈有一百三十個縣,占中國古瓷窯已被發現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人們通常將宋代陶瓷窯大致概括為六個瓷窯系,它們分別是:北方地區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和磁州窯系;南方地區的龍泉青瓷系和景德鎮的青白瓷系。
宋代瓷器的釉以單色和單色窯變為主,器物造型典雅莊重而嫻熟高貴,既繼承了前人的製瓷風骨又發揚時代的工藝和藝術才華,其古樸深沉、素淨簡潔,高貴典雅,同時又千姿百態、各競風流的顯示著時代的人文情懷、審美意識和彰顯時代的社會風貌,故而不得不為世人為之認可和讚美。
宋代瓷器由於發展很快且品種也日益增多,瓷胎的用料開始隨地域的變化呈多元化。宋代北方窯系的瓷胎以灰或淺灰色為主,南方窯系呈現諸多變化白或淺灰白包括深色的瓷胎開始面世,瓷胎的礦物質化學成分也有所不同。
宋代瓷器釉色雖以單色和單色窯變為主,但是,其釉色的變化依然呈現絢麗多姿、繁華燦爛,這種美是得天獨厚的。例如鈞窯釉,無論天青、海棠紅、玫瑰紫,其釉色之變和蚯蚓走泥紋等,其獨特之表現是登峰造極的。人云:鈞瓷之美,時如行雲流水、時如星月霞光,變化繁多且無一類同各自呈現如無一雷同的印象派的畫作之美;汝窯釉則以其含蓄幽默、晶瑩華麗之表現博取世人心醉。汝窯瓷之裂紋猶如轟裂之冰川滲透入骨,層層迭迭形似蟹爪,形態毫無規則且又透心入肺,汝窯釉色尤如過雨之晴天,灰中透藍彰顯宋代以崇尚道教的文化意識,汝窯之美實在難以用言語描繪;磁州窯燒出的則是溢油流滴的質感,呈現鷓鴣斑、玳瑁等神奇的結晶狀態使人垂青;景德鎮窯的青白瓷色質如玉、如滴水之碧玉,積釉處釉色好似湖水之堆砌,透而明晰;龍泉瓷釉色如青梅;哥窯的金網鐵線,這一切都讓人愛之入骨,欲罷而不能;還有定窯、耀州窯都足以證明宋人在製瓷時的釉色在工藝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工藝和美學的製瓷之境界。
宋代瓷器的紋飾出現龍、鳳、鶴、魚、花鳥、嬰戲、山水、嬰戲圖等,回紋、枝葉紋、雲頭紋等常作圍邊妝飾,裝飾和主題配合相得益彰呈現平衡的美。紋飾主要使用刻、劃、剔等技法,刻畫線條流暢,氣運平穩,在器物上把紋樣的神情意態與胎體的方圓長短巧妙結合起來,形成審美與實用的統一整體,真切動人,生活氣息甚為濃厚,令人愛不釋手。
宋代瓷器的發展基本已經成為當代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其器物,器形幾乎包括人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盤、壺、罐、酒盅、爐、枕、硯與水注等應有盡有,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梅瓶和玉壺春瓶,這和宋代人們的飲酒偏好息息相關。總的說來,民間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淳厚樸實、經濟耐用;而宮廷用瓷則在每個細小的環節都會呈現端莊典雅、雍容華貴,工藝和其它各方面都會體貼入微,精工細作和無微不至,這是必須引起我們玩家重視的。
宋代瓷器中最能反映皇家氣派的官、哥、汝、定、鈞窯燒製的貢瓷,人們稱之為宋瓷五大名窯;而最能體現百姓喜樂擅用的則是磁州、耀州等窯口燒製的民用瓷具。
宋代瓷器之成就早已為後世認可和炫耀。然而,宋代為世界公認最著名的五大名窯為:官、哥、汝、定、鈞。我們如果按瓷器製作的體系進行區分,可以分為青瓷體系,官窯:為皇家燒製的御用瓷器。北、南宋代的官窯瓷器,現已發現有以「紫口鐵足」著稱的修內司和郊壇下(老虎洞)瓷窯製作的瓷器。龍泉窯有哥和弟窯,哥哥叫章生一為哥窯,弟弟叫章生二也稱為弟窯又叫龍泉青瓷。哥窯瓷器最大特點是瓷器通體開片,以著稱於世「金絲鐵線」。弟窯,即龍泉窯,以青瓷梅子青而揚名天下。汝窯(河南寶豐縣清涼寺)它是在汝州境內(今河南臨汝),以雨過天晴之色譽滿天下;鈞窯:河南省禹縣,以單色釉窯變之絢麗多彩、變化無常而著稱於世。白瓷體系,定窯(中心窯場位於河北曲陽縣靈山鎮);磁州窯,宋代著名民間窯,以白地黑花剔刻裝飾最有特色。黑瓷系其釉以鐵料為色基,製作純黑色建窯誕生於福建建陽縣水吉鎮,江西吉安永和鎮的吉州窯也佔據了宋瓷的一座半席之地。其它品種如湖田窯等也各以其特有姿色奪人眼球。宋代瓷器雖以單色釉為主線,但是仍可謂是一個百花齊放,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
為了使讀者具有實際形象的認識,先在本文展示宋代幾件藏品。有關宋瓷五大名窯的瓷器文章和圖片,本欄目的以後各期將陸續刊出與廣大讀者一步步深入探討。
真言
本名章瑜,古玩與金融欄目特約撰稿人。
資深金融家,古玩鑒賞家,著名收藏家和撰稿人。萃孝堂擁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