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人蔘(上)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4:49
提起人蔘,在華人文化圈裡是無人不曉的。百姓捧它為大補元氣、起死回生第一聖藥。民間傳說中,人蔘多蒙上神秘色彩。
傳說一
傳說古代一蔘農,入深山老林搜尋野生人蔘,久久無所收穫,內心焦躁不安。一日夜間,在大樹下歇息。睡意朦朧間,忽聞兒童歡笑聲,微微睜眼一瞧,只見皎潔的月光下,草叢中幾個人蔘娃娃在嬉戲舞蹈。蔘農睡意頓消,悄無聲息,爬行向前,伸手抓住一位人蔘娃娃的腿,即以紅繩縛之。其餘人蔘娃娃見狀,四散而逃,片刻消失得無影無蹤。翌日天明,蔘農竟挖出一棵千年人蔘。賣得一個好價錢。
民間傳說,千年人蔘受日月精華的滋潤,修煉成精,會幻化為童子形狀。遇人即土遁無蹤。故蔘農每遇野山蔘,即以紅繩束之,以防逃逸。直至當代,蔘農發現野山參時,仍保留紅繩縛之的傳統。
據科學研究,人蔘在黎明前開花,日出花就凋零了,那時就很難在雜草叢中辨識人蔘了。所以蔘農在野外發現人參花朵,即以紅繩束在莖上,白天在草叢中尋覓紅繩就顯眼多了。至於人蔘逃逸之說,生物學家發現人蔘在地上部分的莖和葉極其脆弱,稍加損傷,立即枯萎,難以再發現。而地下的人蔘根,則轉入冬眠狀態。有時需數年、甚至十餘年,才再萌芽茁長。所以,一旦失去地上的莖作為定位標誌,就很難在土中挖出人蔘。這就是民間傳說人蔘會逃逸之原因。
傳說二
古代有兄弟倆打獵為生,一日結伴往深山狩獵。追逐野獸多日,迷失方向,所帶乾糧食盡,飢餓難熬,乃挖食野菜充飢。無意之中,挖到一棵人形的根,飢不擇食,分而食之。不料食後,體力恢復,精神一振,最終找到回家的路,並將後來又挖得的一棵相同的植物攜歸。村人皆不識此物,村中長者遂將其命名為「人生」。一者紀念兩兄弟絕路逢生。二者此植物頗似人形,故命名之。此事愈傳愈廣,最後「人生」就改稱為「人蔘」了。
人蔘的身世
人蔘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蔘的根。為珍貴的中藥材。東北人稱人蔘為「棒槌」。故人蔘又名「棒槌娃娃」或「人蔘娃娃」。
在古代,人蔘盛產於上黨(即潞州),後因濫加採收,上黨人蔘遂絕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在他生活的明代,上黨人蔘早已消失。當時人蔘的主要產地已是我國東北和朝鮮半島。
天然野生的人蔘,稱為野山蔘。現已很難尋覓,價格高昂。有的蔘農在山林中發現野山蔘幼苗,帶回家種植,稱為移山蔘,亦極為罕見。現在市場所售,多為人工種植的人蔘,稱為園蔘。
從產地來說,通常所說的人蔘就是指我國東北地區所產者。若從朝鮮半島進口,則稱為高麗蔘。
從加工方法來說,人蔘採收後洗淨曬乾者,稱為生曬蔘。若採收後先煮片刻,再用糖汁泡製,然後製乾者,稱為糖蔘或白蔘。
人蔘的藥用價值
人蔘最早收載於古代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
人蔘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肺、脾、心經。它的功效,主要是大補元氣,益肺補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為治氣虛、脈微、欲脫之第一要藥。它主治脾氣虛弱之食欲不振,嘔吐洩瀉。肺氣虛弱之氣短,喘促、脈虛自汗。熱病傷津之口渴、消渴。心氣虛之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症。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人蔘的藥效成分主要是人蔘皂苷、人蔘多糖。人蔘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系統的作用。所以它有抗休克、抗衰老、抗腫瘤的良好功效。
因加工方法與產地的不同,各種人蔘的性味與功效亦有差異。
生曬蔘性味平和。紅蔘偏溫熱。糖蔘藥力較緩。
野山蔘大補元氣,又滋陰養精。為人蔘中的極品。其中生長期長而質量又重者,品質更優。
園蔘為人工培植。與野山蔘比較,藥力教緩。市面各種人蔘製品,原料多為園蔘。
高麗蔘,一般認為藥力強於國產園蔘。
現代研究證實人蔘的莖、葉、花、果均含有人蔘皂苷成分,與人蔘根有相似的藥理作用。
古今名方集錦
歷代名醫留傳的;以人蔘為君藥的驗方,多如牛毛,下面介紹的僅是幾則最著名的功效卓著的名方。
一、中醫遇到大出血、大汗淋漓、上吐下瀉等生命垂危的患者,往往用大劑量人蔘濃煎急服。具有力挽狂瀾,逆轉病勢發展之功。此方稱為「獨蔘湯」。出自《景岳全書·古方八陣》。
二、若已出現上述危象,兼且肢冷、多汗、亡陽欲脫者,則人蔘、附子同用。具有補氣固脫,回陽救逆之效,此方稱為「蔘附湯」。出自《續濟生方》。
三、若熱傷氣陰,氣微汗多,口渴。屬於氣陰兩虛症者。則人蔘、五味子、麥冬同用。具有益氣、斂陰、救脫之功。此方稱為「生脈散」。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四、若失血量大,氣欲脫者。症屬氣血兩虧。則人蔘、熟地同用。具有滋陰養血、補氣救脫之效。此方稱為「兩儀膏」。出自《景岳全書·古方八陣》。
五、若氣短喘促,咳嗽痰多,聲微懶言。症屬肺氣虛衰者。則人蔘、五味子、蘇子、杏仁同用。具有補氣平喘、止咳消痰之功。此方稱為「補肺湯」。出自《備急千金要方》。
六、若消化不良,食欲欠佳,大便不成形,人體虛胖。證屬脾虛不運,更兼脾濕者。則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同用。具有改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之效。此方稱為「四君子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七、若脾氣虛衰,不能生血,以致氣血兩虛者。則在上述「四君子湯」基礎上,再加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共八味藥。具有補氣生血之功。此方稱為「八珍湯」。出自《正體類要》。
八、若失眠多夢,驚悸健忘,頭痛乏力。證屬心氣虛者。則人蔘、黃芪、龍眼肉、白朮、當歸、茯苓、酸棗仁、遠志、木香、炙甘草等同用。具有補氣養血,安神益聰之效。此方稱為「歸脾湯」。出自《濟生方》。
九、若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胸悶氣短,脈虛。證屬心氣虛衰、陰虧血少者。證屬心氣虛衰、陰虧血少者。則人蔘、生地、麥冬、酸棗仁、柏子仁、當歸、五味子、茯苓、遠志、石菖蒲、玄蔘、丹蔘、硃砂、桔梗、甘草同用。具有補益心氣,安神益智,滋陰養血之功。此方名「天生補心丹」。出自《攝生秘剖》。
十、若高熱,口渴,傷津,氣虛,脈大無力者。證屬氣津兩傷。則人蔘、生石膏、知母、甘草同用。具有補氣、生津、退熱之效。此方名「白虎加人蔘湯」。出自《傷寒論》。
十一、若早洩陽痿,證屬腎虛。則人蔘、鹿茸、熟地、附子、補骨脂等同用。具有大補元氣、益腎壯陽、滋陰填精之功。方名「人蔘鹿茸丸」、「蔘茸衛生丸」。出自《全國中藥成方處方集》。
十二、此外,人蔘配蛤蚧可治肺腎氣虛哮喘。人蔘配大黃可治老人氣虛便秘。人蔘配黃芪、甘草可治瘡潰久不收口。往往可收奇效。
梁光裕
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現任上海市健康產業促進會專家。上海市保健品協會生命元素專業委員會主任兼民間養生秘方研究室執行主任。上海市退(離)休高級專家協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