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中秋,我從武漢出發,去團風縣匯龍鎮林家大灣,走訪一個神秘的地方——林彪故里。林彪,一位對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產生巨大影響的特殊人物。
神秘故里旅遊地
從黃岡市坐汽車不到一小時即可抵達,「林家大灣」的石雕大牌坊坐落在公路旁,一條水泥路通村莊。在村口有個「售票處」,遊客每人二十元。在一棟農村平房門框上「帥門」兩個大字十分醒目,應該是林彪故居了。
一進「帥門」,有個很大的天井,正對地下池子裡養了几隻小烏龜。正門客廳裡擺放舊式的桌椅,墻上掛有林氏宗譜及像片。客堂中央擺放一尊林彪著元帥服的半身銅像,仔細端詳,仍顯幾分威武。
左右展室掛有林家為革命犧牲的英烈,林彪指揮幾次大戰的圖文照片,大別山下黃岡,紅安孕育了一大批歷史名人,如聞一多,李四光,中共創始人董必武、陳潭秋以及李先念。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二百多名解放軍將領……真是「人傑地靈」。
村裡還有林彪堂兄——著名工運領袖林育南故居,林彪二位兄長林育南、林育英烈士的介紹,橫樑上懸掛「忠烈千秋」的匾額,門口有江澤民為林育南等龍華烈士「丹心碧血為人民」的題詞。原來林彪故里搞紀念館舍,政府不出資,都是村民自發集資把老屋重整一下,對外開放。二十元門票,村委會收部分管理費,其餘分給各故居展館作為旅遊收入。在林家大灣至少有好幾處「林彪舊居」。
「林豆」指揮打勝仗
在村口旅遊紀念品攤位,擺放許多林彪傳記,「九一三事件真相」等書刊,文革流行的毛林天安門畫像瓷器,有一袋袋「林豆」引人注目,其實「林豆」就是當地的炒黃豆,據說林彪小時候就喜歡吃這種豆子,直到他在指揮遼沈戰役時亦「豆不離手」,邊吃邊打,贏得勝仗。而且,林彪給他女兒取名叫「林豆豆」。
林家大灣背靠白羊山,一道山泉常年不息流入村前的池塘。滿山遍野的竹木郁郁蔥蔥,一遇風雨,山鳴水嘯,呼吼有聲。由林家後人,村民自發集資修繕「林氏三兄弟」故居,雖因陋就簡,可保存完好,每年接待大量遊客,不少從港澳等地慕名而來的。林居曾遭兩次劫
據村民說,林彪舊居至少遭過兩次劫難。一是一九三七年「平型關大捷」後,日軍來到林家大灣,放火燒掉林彪故居;後一次是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後,一些當地人洩憤破壞林彪舊居。
原居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拆掉,部分基址現已被他人占用建宅。原址上建起的部分宅。屋後是一片青蔥竹林,竹木靈秀更與風水地靈之氣相得益彰。
目前,林彪堂侄林从章夫婦在此經營一間「林家飯店」,供應農家飯菜,同時為遊客講解一些林家往事舊聞。這裡被掛有「林彪祖屋」的牌子吸引不少遊客。在林彪當年出生的房裡,掛著林彪父母的遺像,擺放著舊式家具。
「林彪舊居——團風縣人民政府文物保護單位」牌匾掛在一棟水泥房屋門口,而在「團風」公共網站上亦把林家大灣作為該縣的一大旅遊亮點來推介。我注意到,在舊居墻上展貼一份複印的「中央內部文件」稱,經中央有關學術研究機構考證:對林彪集團與「四人幫」勾結陰謀篡黨奪權一案「定性不實」。
「文革」早期,林家大灣一度如湖南韶山一樣,是紅衛兵革命群眾瞻仰的「麥加聖地」。有風水先生說,一九六六年后林家大灣大興土木,修「參觀大道」和部隊建微波站,龍脈被切斷了,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林彪飛機失事墜毀於蒙古温都爾汗草原,是否与風水有關呢?抑或是天意巧合乎?孰真孰假,見仁見智。縱觀歷史,兄弟爭儲,臣下弒君,宮廷政變,都是貪心所致,到頭來卻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古遠(王谷元)
曾任財經記者,現為粵港澳出版傳媒人兼本刊特派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