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配繼續當窮人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窮人,精神,意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1:49
貧窮汲汲求衣食,富貴營營役心力。
人生不富即貧窮,光陰易過閑難得。
我今幸在窮富間,雖在朝廷不入山。
看雪尋花玩風月,洛陽城裡七年閑。
——白居易《閒吟》
你,只配繼續當窮人!志窮人窮。不思進取,不識勤勞,不知節儉,不走正道,不務正業,不能刻苦奮發,不能用自己的頭腦走自己的路,不能自立自強,不尊重中華文化的珍貴,更不能順天應人、樂天安命,繼續打土豪分田地。你,三輩子只配當窮人!除了口袋窮,精神上更窮!
富和貧之間,縱是隔著千山萬水,但終歸只是來源於一念之差。佛家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意念」從一開始就左右了你前進的方向。有了正念還不夠,行為上勤勉進取是必經之路。不夠努力,老是做著天上掉餡餅的白日夢,再不然就只能跟著一些「聰明人」犧牲賣命,或被叫成「英雄」,或被叫成「烈士」。凡此種種,都只能終身貧窮。致富幸福有捷徑嗎?把富人趕走,進入富人家,謀其財,害其命,我想問問,我究竟是富人還是窮人?把有智慧的人趕走,把自己當成能人偉人,結果我是智者還是謀取權利的愚者?改革開放用了三十年,有些窮人先富起來了,有些窮人翻身了,麻煩的是在財富迅速聚集後,窮了道德,窮了良心,更窮了作為堂堂正正一個中國「人」的價值。我啊!不能「貧窮」得只剩下錢了。
何為貧?「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是貧?「雨昏陋巷燈無焰,風過貧家壁有聲」是貧?「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是貧?還是「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是貧?
貧,《說文解字》「財分少也」,《莊子》「無財謂之貧」。拆分字體看,上為「分」,即分錢,散財,一分為二;下為「貝」,即指錢財。分錢散財,家室空空,就「貧」了。「窮」,身在穴中,路途窮盡了。《說文解字》「窮,極也」,所以當貧窮二字用在一起時,指的是貧到極點,分文不剩了。後來窮也被用來形容沒錢的困頓境地。躬身而屈於洞穴之下,自是謹小慎微,勤勤懇懇。「貧窮」首先用於形容財富的多少,到今天,也用來形容其他東西的缺乏,比如道德、文化、人性、善心、民族意識等等。一個不知進取不養父母的人是貧窮的,一個為了賺錢做有毒有害商品的企業家是貧窮的,一個下水道很薄弱或者根本沒有下水道的城市是貧窮的,一個漠視兒童生命被車輛碾過十幾次都沒人理的社會是貧窮的,一個不讓路給人民自由的國家更是貧窮的。方方面面貧窮正在以其更廣泛更嚴峻的範圍,為我們敲響警鐘。
何為富?「人生免饑寒,不受外物攻」是富?「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是富?一口氣買五個LV包是富?「珍珠如土金如鐵」是富?「才富八斗」是富?還是「中華豐富文明」是富?看看五一小長假,中國大媽在世界各地狂掃黃金,還讓我想到一句古語「盛世藏古玩,亂世藏黃金」,那些口袋豐富的人們真的認為現在是亂世嗎?他們是真的「富」嗎?讓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國大媽搶黃金,是榮耀嗎?
富,從宀miān從畐fú。「宀」指「房屋、家室」,「畐」為「充滿」的意思。口,人口。田,天地。福,就是在祖宗的庇佑下,家裡的每一分子都有一口田。「富」即是家室富足、家財夠用的意思。有房有家,人丁興旺,田地廣闊,家財萬貫。這在古人看來就是大富之家了。有田地的人家,自己就是地主,不再交田租,豐收所得,大部分是自己的,所以擁有很大獨立自由的權利。當今世界最穩定的力量就是一個國家社會裡的大量中產階層。中產階層的基本定義是,小富則安,獨立自由。超過社會三分之一人口的他們,一般都是更有思想,有主見,有理想,開放包容性強烈,能分辨是非,不會隨波逐流的一群人。一般而言,在民主自由、懷有人本愛心的土壤裡,更容易培養出頂天立地、暢所欲言、奇思妙想、具有創造新價值能力的中產階層。無論是物質財力上,還是精神高度上,他們是富有的,富有的意思不是說過著無比奢靡的生活,而是因為「富」才有了自由。在物質上富,他們就可以把生活整理井井有條的同時,也享用著自己選擇喜歡的生活品質;在精神上富,他們可以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言說,自由的持有不同意見。富,不只是擁有一畝田,更是能夠呼吸一口清新空氣。
窮富、貧貴,這一類的詞彙,按照當時的「理想」,本應該在那場以消滅階級和貧富差距的無知殘忍戰爭中離我們而去,然而現在卻又一次成為人們口誅筆伐的國民課題。「仇富」的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其原因無非就是,窮人既不樂天安命,又不尋找出路;富人既為富不仁,又無度揮霍。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中國歷史上所謂的農民革命才層出不窮。如今,官員床下的巨額現金和山區孩子不能蔽體的襤縷衣衫,富人一擲千金的豪言壯語和城市棚戶區的拾荒老人,官員孩子上學的高級專車和屢屢事故的不正規校車,一幕幕天壤之別的場景,讓本以為過上好日子的今天中國人仍然寒心不已。網友、國民紛紛「磨刀霍霍向官、富和郭美美」,貧富的爭論晝夜無休。我認為,在口誅筆伐之前,先正確認識貧富在當下的意義可能更為迫切。
從本意上看,貧和富都是一種物質生存現狀,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內容,更不含有任何褒貶色彩。在精神面,窮可以「貧而不諂」不為五斗米折腰,窮也可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富更可以「富而不驕」「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因為每個人創造出的價值多少有別,所以各人所擁有的財富肯定是有多有少,就像孔子所說「貧而樂,富而好禮」,是最好的按語。當然貧和富也不是從一而終的。「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並不是一成不變。「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貧與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貧者可以勤勤懇懇,積少成多,白手起家。富者也可能紈絝奢靡,坐吃山空,家破財盡。富不過三代,不是沒有道理。
從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發現的二八定律來看,社會上百分之二十的人佔有百分之八十的社會財富,百分之八十的人掌握百分之二十的財富。即百分之二十是富人,百分之八十是窮人。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本來就是不平衡的。但是這百分之二十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財富並不是天生的,不是神賜的,只要能知道他們是怎麼成為富人的,那麼一個窮人也可能躋身那個百分之二十人口的行列。「貧和富」的劃分不能僅僅依靠財富的多少作為依據和標準。在「變成富人」的過程中,一個人擁有的努力並不只是財富的積累,更應該是智慧、勤奮、付出、正向思維、積極行動、準確眼光、長遠謀略、相信成功、堅持下去等方方面面的充分積累、整合與發揮,才最終成為一個富人,也就是說他富的不只是口袋,更是在富口袋的過程中富了腦袋。財富和智慧是流動的。
這百分之二十的人是怎麼變成富人的呢,可能以下的論述可以管窺一二。
百分之二十用脖子以上的東東來掙錢,百分之八十的人只能用脖子以下賺錢。脖子以上是智慧、腦力、策略,脖子以下是體力和腳力。正如我最常說的一句話:看得見的東西不值錢,看不見的東西才值錢。體力的付出看得見,所以它能創造出的價值也是有限的,可以用數位衡量。而智慧是看不見的,永遠不會在事先就知道一個好點子、好創意、好方案能創造出多少的價值。正如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當初他怎麼會知道自己的一個無聊的社交平台想法會讓他成為億萬富翁,轟動全球。
百分之二十的人正面思考,百分之八十的人負面思考著。正如前文所述,「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意念在最開始就控制著一個人的奮鬥。如果一個意念從開始就是錯的,那麼他再成功,都將是不成功,也永遠不會變成富人。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想去搶銀行。他把作案計畫、工具、時間把控、人員安排、逃跑路線、贓款去向都安排得密不透風,嚴謹完美,最終他能成為富人嗎?也許有人說能,他沒有被員警抓到,並且拿著這些錢在國外逍遙度日,他就是富人了。然而,再問一句,你承認這樣的人是富人嗎?「富」的含義已遠遠大過物質層面的範圍,更是正向的意念、奮鬥、心理、道德、文明、人性、財富的集合體。一個只有「錢」的富人,恰恰是最「貧窮」的人。
要成為一個物質和精神都富有的人,是一個長期積澱的過程。你如果還為自己是一個窮人而苦惱,只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思路一變天地寬」,想要成為那百分之二十中的一個,就要學會這百分之二十人優點和長處。開放、包容和學習,是脫貧致富的良方。
不要說生不逢時,不要抱怨天道不公。今天中國已經緩緩步入另一個新的盛世時代,培養更開放的心胸、包容的氣度以及虛心持續學習的精神,那將能夠讓我們成為一個真正有尊嚴的「中國富人」,不止口袋富,腦袋更富。想想二〇二五年中國GDP總額即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你我準備好更優質健康的心態了嗎?如果我們還在繼續崇拜金錢、權力和鬥爭,我們就是沒有準備好成為「富而好禮」的現代有尊嚴中國人。那麼,你,三輩子只配當窮人。
口袋不要窮,
腦袋不能窮,
精神更是不可窮。
盛世年代里,
口袋腦袋一定富,
精神更要超凡包容豐富。
-中華盛世夢裡我們共同的願景-
解崙 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產業創意研究所所長,美國管理科技大學博士班教授導師,德國富特旺根工業大學國際創新教授,台灣產業創新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曾任德國高科SCHIMDT中國區總裁、LEICA徠卡機構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