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畫台灣離島——金門列島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台灣,離島,金門列島
  • 发布时间:2015-11-03 13:49

  台灣有很多離島,島上的人情習俗、風景名勝雖不相同,但一樣的有趣和美麗,拋棄平時工作、生活的常態,整合出旅行度假的心境,去處處高粱酒飄香的金門;猶如希臘地中海般境界的馬祖;美得連監獄都風情滿滿的綠島;什麼也不做,就讓時間這樣過去的蘭嶼;將被打造成台灣版馬爾代夫的東沙;以及有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的澎湖等離島,去體驗慢活的閒情有多逸致,去感受不盡的悠然有多自得,絕對是種單純得讓人心醉的幸福。而我還會時不時地在這在那站著坐著蹲著趴著,調著眼前的和心中的顏色畫上一幅幅遊畫,真是倍兒的幸福感會溢於言表。

  金門列島

  金門列島位於台灣海峽西部,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十二個島嶼所組成,古時就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金門名,是大陸與台灣最早「小三通」的地方。去金門遊畫,我是從廈門出發坐的輪船,二十分鐘就到了,這樣,遊畫台灣又是飛機又是高鐵、台鐵、地鐵,還有巴士、的士甚至自行車,我基本利用完了各種交通工具;遊畫台灣海峽,也是空中、地面、海上,基本運用完了各種角度,非常過癮。

  在金門,不論是景點遊覽還是美食品嘗,抑或逛街購物,乃至與當地人的交流聊天,一切都與軍事有關,因此金門之旅實質就是軍事之旅,戰地之旅,這也是其不同於台灣其它地區的特色所在。遊畫金門,我所描繪的景物自然亦與此一特色有關。

  莒光樓和翟山坑道

  金門旅遊景點中最著名的是莒光樓和翟山坑道。蔣介石兵敗退守台灣後,念念不忘反攻大陸,為此製作了許多標語口號來鼓動人心,廈門出海就能看到大擔島上現仍掛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在金門時蔣介石又寫過「毋忘在莒」的口號,被鐫刻在了金門最高的太武山石壁上。據《史記》載,公元前二八四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打下了齊國都城臨淄等七十餘城,惟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二城未被攻占,齊緡王出奔莒城,次年被臣下所殺,其子法章被擁立為襄王,率眾保莒以拒樂毅;齊將田單堅守即墨,用火牛陣打敗燕軍,奪回了七十餘城,齊襄王在莒最終復國。蔣介石引用此典故,就是想告誡手下人要向莒人學習,臥薪嘗膽,有朝一日反攻大陸以復國。當時駐防金門的國民黨軍司令官胡璉對此心領神會,就於金城莒光湖旁督建了一座仿古的莒光樓,它有三層高,外觀碧瓦飛簷、氣勢宏偉,內在朱柱畫棟、裝飾精美,站在上面近可觀金門風光,遠可眺大陸河山,以期成為毋忘在莒精神的象征。現在莒光樓成觀光景點,主要在其建築特色。翟山坑道位於金門古崗村。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基於瓦解蔣介石反攻大陸的企圖,打擊國民黨軍的士氣,抵制美國分裂中國的陰謀,聲援中東人民反侵略鬥爭等系列考慮,大陸對金門發動了「八·二三」炮戰,兩小時內落彈就達四萬餘發,當場被炸死的有國民黨軍三個副司令,「國防部長」俞大維也負了傷,另有六百多人傷亡。基於人道主義考慮,十月二十五日大陸又宣佈了今後對金門單日打炮、雙日不打的方針,由此直至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歷時二十一年的金門炮戰才告結束。這場炮戰無疑達到了預期目的,但也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困頓。本來金門出產的東西就少,由於炮戰封鎖,外來物資無法到達,人民生活狀況可想而知。連續數十年打炮,給人造成的精神壓力也極大,小孩調皮,大人的口頭禪為:「再不聽話炮彈就會炸死你!」便是一例。翟山坑道是炮戰期間國民黨軍為補給人員和物資,而在臨海的翟山裡挖成的,它伸進山中的旱道長一百零一米,工程難度非常大,全靠人工在花崗岩上鑿出;它連接大海的水道長三百五十七米,呈A字型,外面波濤洶湧,裡面風平浪靜,可容納四十二艘小艇停舶的空間頗有氣勢,工程也是艱辛無比。與金門「國家」公園露天展示場裡所展示的雷達、坦克、飛機和高射炮等一樣,如今的翟山坑道也成了金門歷史的一部份,同時亦是金門觀光的重點所在,走在坑道中,讓人會生出說不出的感慨來。

  金門高梁酒

  金門美食中最著名的是高粱酒。我喝過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和汾酒,相比之下喝金門高粱酒有特別的口感和體感,口感是香,滿嘴芬芳;體感是暖,渾身愜意,真不愧台灣第一品牌,在大陸的知名度也那麼高。

  金門高粱酒擁有五大絕佳的釀酒優勢:一是水質好。其所用之水為金門名泉之一的寶月古泉水,孕育自花崗岩地質,飽含的有機物質和稀有礦物質能直接增進酒品的甘甜;二是原料好。其所用原料為金門特產的旱地矮腳高粱,它顆粒小,表皮厚,蛋白質含量高,釀出的酒富有營養;三是氣候好。金門氣候總體來說溫和多雨,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空氣又無汙染,特別適合高端酒品的釀造;四是工藝好。其所承襲的古法純糧固態釀製工藝,使酒品具有了透明、芳香、醇厚和甘洌等特點;五是窖藏好。金門炮戰時為躲避炮火,在地修建了許多坑道,釀出的金門高粱酒儲存在這種能恒溫、恒濕、穩定酒質和造就特殊菌種的坑道裡,所產生的香氣是其他酒品無法炮製的原因所在。特殊的戰地文化孕育出的特殊美食,讓人喝來應該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

  炮彈鋼刀

  金門購物最著名的商品是炮彈鋼刀。購物是旅行途中不可或缺的項目,在金門,除了高梁酒、一條根(一種草藥)和貢糖外,炮彈鋼刀亦是深受遊客歡迎的商品。淸光緒年間被尊稱為「刀業始祖」的吳宗山在廈門開了家鐵匠鋪,專營打鐵和農具鍛造。後其子吳朝熙繼承家業,在金門創建了金合利製刀廠,成為童叟皆知的打鐵師。日據時期鋼材物資短缺,他於是發揮巧思,就以盟軍轟炸遺留的炮彈殼試鍛刀具,成了鋼刀起源。「八.二三」炮戰後又留下了百萬炮彈殼,吳朝熙便有計劃地予以收購利用,憑著打鐵師的精巧手藝,鍛造出了獨一無二並舉世聞名的炮彈鋼刀。如今第三代傳人吳增棟承前啟後,不僅用碎彈殼鍛造炮彈鋼刀,又用整彈殼制作炮彈鋼刀藝術品,就像聯合國大廈前那個希望世界和平的《鑄劍為犁》雕像,實現了其「人文、創意、和平、永續」的理想。隨著大陸遊客的日益青睞,因為質量好和有意義,當年大陸打過去的炮彈,如今變成廚房料理用的菜刀和裝飾居所用的藝術品,又被大陸人買了回來,這頗具黑色幽默的事情,讓人想來真會有哭笑不得的感覺。

  傳奇林毅夫

  金門人很熱情,很好客,與他們聊天,最大的話題總是傳奇人物林毅夫。

  林毅夫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五日生於台灣宜蘭,曾畢業於陸軍官校,又獲得過政大企管碩士,是台灣傑出青年,之後當上了金門著名的馬山連連長,所駐防的馬山播音站退潮時離大陸僅二千三百米。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六日傍晚,林毅夫以演習為名下了宵禁令,不准官兵夜晚點名後走出營房,同時命令沿海的崗哨若發現有人下海不准開槍,即使聽到槍聲也不准一探究竟。接著為實行「大中國思想」,他毅然泅過台灣海峽到了廈門。林毅夫的「叛逃」最初被說成是「失蹤」,還有傳說他是夾著兩只籃球渡海的,神經過敏的金門守軍就嚴禁人們打籃球;後來覺得夾著排球也能渡海,又嚴禁人們打排球;再後來覺得夾著足球也能渡海,又嚴禁人們踢足球;再再後來覺得夾著兩包乒乓球還能渡海,又嚴禁人們打乒乓球,但多年以後這個傳說被林毅夫親口否定了。林毅夫失蹤,最痛苦的莫過於他當中學語文老師的妻子陳雲英,事後她回憶林毅夫曾對她說過:「如果我不見了,你可能要像王寶釧一樣,苦守寒窯十八年……」,沒想到話音剛落,他真就突然不見了。家人為「去世」的林毅夫立了牌位,當時又身懷六甲,整天以淚洗面的陳雲英卻堅信丈夫還活著。四年後,得知林毅夫已在北京大學學完了政治經濟學,又在美國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攻讀博士學位的消息,欣喜若狂的陳雲英當即帶著一對兒女輾轉趕到美國,團聚在了魂牽夢縈的丈夫身邊。如今的林毅夫已成了世界銀行副行長,陳雲英也成了全國政協委員和首屈一指的特殊教育專家,但人倫悲劇並未遠離他們:父親去世,台灣當局沒有准許他們回去奔喪;即將退休,台灣當局也不准他們回去探親祭祖。

  盡管三十多年過去了,且已是世界名人,但林毅夫仍是個戰場上的「逃兵」和軍事法院通緝的「罪犯」,台灣軍方仍在強調要「依法懲處,以敬效尤」,他回家的路還不知道在哪裡,讓人禁不住唏噓不已。

  楊雲平

  中國「環球遊畫」第一人。

  上海畫家、詩人,美術高級教師。酷愛旅行,已環球遊畫(即一邊旅遊一邊畫畫)了五大洲六十多個國家與地區,完成了五百萬字的旅行隨感錄和上千幅鋼筆淡彩寫生畫。現已出版了《一個人的環球遊畫》(中國版和美國版)、《跟著環球遊畫看世界》、《遊畫澳門》、《遊畫上海》等八本專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