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过去与未来 恩佐·法拉利博物馆的建筑设计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恩佐,法拉利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12-11-02 13:57

  要说恩佐· 法拉利博物馆的故事,得把时间推前至2003年初,一个名为恩佐·法拉利博物馆基金会的组织在当地成立,主要成员包括摩德纳市政府、市商会、意大利汽车会和法拉利车厂,还邀请了恩佐之子,也就是现任法拉利副主席的皮埃罗担任名誉会长。基金会的主要工作,就是保存恩佐的历史文物,同时用博物馆的方式表彰并缅怀恩佐的丰功伟绩。

  博物馆的原址是一座位于PaoloFerrari街85号的老房子,这是一座以红砖建成的典型的意大利旧式平房。由于房子并不是面向大街,周边树木环绕,相隔也是一列类似平房,即使是本地人,也很少注意这座老房子。而正是这座不起眼的老房子,恩佐的父亲在这里经营金属作坊,114年前,恩佐·法拉利也在这里降生。

  把一座已有百多年历史的旧房子改成博物馆,并非轻松的工作。当地市政府的计划是将旁边的平房拆除,腾出空地加建新建筑物实现“新老搭配”。针对项目,基金会邀请了多家全球知名的建筑事务所竞逐,以比赛的形式挑选当中最佳的设计。其中一家,是总部位于伦敦的“未来系统工作室”,其主持人是侨居英国的捷克人扬·卡普利茨基(Jan Kaplicky),可说是鼎鼎大名的当代建筑师。

  据后来主持建筑的Andrea Margante回忆(卡普利茨基在2009年逝世,未能亲自完成整个工程),他和卡普利茨基在2004年夏天到访摩德纳作首次实地视察,当时几乎连老房子的具体位置也找不到。要把这里改建成博物馆,是很大的挑战,而卡普利茨基自己也一直希望设计一座与众不同的博物馆,一切都从白纸草图开始。

  挑战之一是,项目作为一家历史人物博物馆,必须保留恩佐出生地老房子的原貌;另一大挑战则是如何设计一座与之和谐共融的新派建筑物,要和原有的红砖屋配合,甚至可以互相衬托。还有就是,卡普利茨基的风格一向惯用曲线,外形也充满现代感,基本上和朴素无奇的老砖房完全不搭调。

  不过天才横溢加上经验丰富的卡普利茨基很快就找到灵感。从老房子的模型得到启发,新馆就如一只手,手背向上四指合并,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位置正以大弧度的曲线包围平直的老房子模型,微拱的手背就是新展览馆的主要部分。卡普利茨基认为,要突出和尊重恩佐出生地的主角地位, 新建展馆的高度就不能超越故居,因此展馆采用向下发展的方式,地面高度为12米, 往地底挖空4米,营造了双层平面的巨大空间。

  这个简洁而大胆的设计得到项目业主的赞赏,他们只向卡普利茨基问了一个问题:这座建筑物真能建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恩佐·法拉利博物馆基金会决定采用卡普利茨基方案作为新博物馆的造型,其时已届2004年末。

  此后博物馆的建设马上进入第二阶段,具体建筑图纸和施工计划很快展开。卡普利茨基团队努力完成所有内外的设计及细节,甚至连将来展览汽车的展台也巨细无遗地画图显示。另一方面,基金会开始筹募经费,最后将造价预算锁定为1420万欧元。

  然而就在2009年初项目准备正式动工前,卡普利茨基突然逝世,未来系统工作室亦关闭,其副手Andrea Morgante走马上任项目的主建筑师,继续卡普利茨基未完的工作,并不断优化设计积极配合实际工程和财务的需要。经过1050天的建筑期,博物馆终于落成。

  但这座崭新的博物馆还有一个难题,基金会本身并不拥有任何展品,也就是说,这是一座空馆。不过,恩佐·法拉利的大名得到各方的慷慨支持,包括法拉利家族保存的恩佐遗物,得以安排在其出生的老房子中展览。至于新馆的展车,则由意大利各大汽车博物馆借出,同时亦向私人收藏家借用,结果开馆首展阵容豪华,气派之盛大可说一时无两。

  2012年3月,皮埃罗同时代表了基金会和法拉利家族到此参与启用开馆仪式,标志着这座经历八年筹建的展新博物馆正式落成营业,它同时也代表了摩德纳市对在他们城中出生和长大的恩佐·法拉利的尊崇和敬意,更可谓为意大利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竖起了又一丰碑。

  撰文|林健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