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教育,中国式过马路,堵车
  • 发布时间:2013-01-29 14:29

  很早之前,或者说是不久之前,我们过马路是随心所欲的,走或者不走全凭感觉,三个人凑一堆,热热闹闹就走了。那位在茶馆说书的李伯清,形容马路是成都人的“自家客厅”。我甚至见过,有人横跨国道,在马路中间停下来点上一支烟再继续走。

  “过马路,左右看”,这是很多家长教育小孩的“生存课程”之一。但法不责众又是国人常见的思维方式,如有交通协管员过问,立即有人反问:“那边也有人横穿马路,你怎么不抓?”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变得坦然起来。

  当随心所欲变成习惯,横穿马路就不是那么要命了。久而久之,这成为一种生态,所谓“规章制度”,不过是书本里的东西。

  多年前我第一次在欧洲开车,山间公路限速80,一条马路的车子,压着80的车速嗖嗖直跑。突然,街边一栋房子伸出一车头,我居然本能地一脚刹车,用力按下喇叭。两个动作就暴露——我是中国人。只有中国人才会如此不安,踩刹车、按喇叭、然后骂。其实在欧洲,从院子里出车的这位,一定会停下来,找到安全合适的机会才并入车道,而在中国,必定是不顾死活一把方向就抡进来了。我们的交通里没有“礼让”一词,所以我说,中国的拉力车手再厉害,也难做到世界一流,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四处乱窜的交通,我们对油门的态度一定没有欧洲人那样坚决。

  回国之后我学着礼让,让了三天就觉得没戏,有些时候,还得按国情来办。所谓的国情就是,过马路的肆无忌惮,开车的恶言相向。当你在斑马线前绅士地停车,斑马线上的路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会鱼贯而出,后面的司机用喇叭提醒你:前面这个傻瓜,刚拿驾照的吧?

  “序”,“秩序”的“序”,是国人教育里缺失的一环。社会对“序”的藐视,造成了无序的蔓延,当“讲规矩”变成一件痛苦的事,甚至让人笑话时,开远光灯、不系安全带、随意走斑马线、乱打喇叭……一切都变得很正常。这几天,我观察从身边开过的警车,不系安全带者居然占多数,如此无序也就变得可以理解。

  “序”的根本其实是“权”,很多国家,“路权”是交通参与者需要理解的第一课。绿灯放行,路权是开车人的;红灯截停,路权是斑马线上行人的。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些概念,领导出行,道路必封;路上车辆不让救护车;校车法案等等,没有清晰路权概念,也就谈上什么有序交通。

  我们为什么要修马路、开汽车?无非要提升效率。

  如果,中国人的行车速度可以达到美国水平,堵车问题将大大缓解,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有序的交通体系。

  最近,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行动逐渐开始,我所生活的深圳、北京两座城市都看到了更多的礼让。或许是个好兆头。

  吴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