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现在都还记得一年前采访路特斯前CEO丹尼·巴哈(Danny Bahar)时,他信誓旦旦地跟我说着自己为这个品牌设立的宏伟蓝图,我一边点头,一边未经思考便轻易相信了。那一天,第一台EvoraGTE试装车刚好完成整车总装,开始进行赛道调试,测试员兴奋地跟我说:“你是第一个体验GTE的记者!”在一种被刻意调校出的颤栗氛围中,我腿脚灌力,连呼吸都充斥着呐喊的冲动。
被催眠
英国秋季耀眼的阳光,让眼前一切都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可以说,对我而言,那是一次对巴哈失败的采访,我带着个人的品牌喜好和对对方粗浅的了解,在对方强大气场的同化感染下,瞬间由一个具有分析处理能力的数据库,退化成一个功能简单的传声筒。
我之后每次和英国媒体谈到自己对路特斯的看好,对方似乎都不太同意。而接下来的事实是,路特斯的利空消息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汽车杂志的新闻中,虽然英国记者总是在试车报告里对他们的产品表现出本能的照顾,但对这个品牌的走向,似乎谁都没有给出过积极的评估。
有些时候,越是了解,越是让自己深陷迷局,而一知半解,却往往行文轻捷。后来,我从越来越多的英国人那里感受到他们对路特斯的热爱,让我颇为震惊。我的两个英国同学,非常喜欢路特斯,听说我之前去过路特斯工厂,羡慕不已。后来经过我的介绍,他们有机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路特斯Elan生产线,简陋而朴实。
会见了柯林之子克莱夫一面,参观了克莱夫管理的路特斯经典赛车车队,至今提及,仍然激动不已。而现在英国汽车媒体中,不少人都是被007中的Esprit所吸引,从而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汽车。
将意大利人赶下颁奖台
两个月前,我在苏格兰找到路特斯F1车队60年代的世界冠军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的家乡,找到了他那与周围别无二致的、并不起眼的墓碑。他曾是路特斯创始人柯林·查普曼最好的朋友。克莱夫曾告诉我,自从克拉克意外车祸去世后,父亲再也没有和自己车队的车手当过如此亲密的朋友。今天,路特斯内部并不愿意提及他们的F1车队,而实际上,Kimi驾驶的赛车,和路特斯根本没有太多的关系,这和迈凯轮法拉利等有着天壤之别。但事实却又如此令人哭笑不得:你很难找到第二个人,对F1这项运动的贡献超过路特斯创始人柯林·查普曼。他最早在F1中引用了空气动力的概念,最早放弃了钢管车架结构,最早引入地面效应设计理念……这些对F1赛车发展起到划时代意义的设计,在60年代直接将意大利的车队赶下神坛,并确立了英国人在该赛事中的主导地位。
玩车也讲三观
今天的F1,空气动力设计成了决定一辆车快慢的最大因素,但很多人已经忘记,60年代的路特斯,用设计飞机的理念为F1投石问路。柯林对赛车的热衷,以及他开创的由车主自行拼装汽车的销售方式,对英国人的汽车观有着深远影响。时至今日,英国手工车的盛行,以及民间对汽车手工业的广泛认同,与柯林用今天看来更像是销售拼装模型的方式销售Lotus7(也就是今天的Caterham7)有着密切关系。而Caterham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种传统的销售理念, 为客户提供自行拼装的乐趣。我就曾亲自拜访过一位自己拼装“7”的车主。他家有一个车库,拉开卷帘门,满壁的工具,里面有个刚拼好的车架,以及正准备装进去的发动机。老爷子今年73岁,曾经自己造了一条船,花13年和老伴儿环游世界。当他为我缓缓道来一路见闻的时候,我的时间观、空间观,瞬间改变了。
今天,那些充满蒸汽朋克的梦境,都被罩上墨绿色的幕帘,凝聚成工业革命的萧条背影。但,这并不影响路特斯的首席工程师Wolf认为日产GT-R没有灵魂,也不影响路特斯的首席设计师Paul觉得新Esprit美过所有对手。你有权带着新生贵族的趾高气昂行使目中无人的权利,然而,我想说的是,那些面对失望时的勇气,冷漠时代下的信心源泉,巨大困难中的钢铁意志,是他们最后的遗产。
对于他们,我们每个人都亏欠一份敬意。
撰文●王黎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