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意大利,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引领跑车制造和汽车运动的法拉利。从未缺席任何一年的F1锦标赛,是法拉利的骄傲。然而,若问意大利在世界汽车运动萌芽阶段的领路人,唯有阿尔法·罗密欧能独享这份殊荣。
横扫欧洲
阿尔法·罗密欧参加汽车运动有百年历史。1913年,NinoFranchini驾驶着40-60HP在Parma-Poggio di Berceto拉力赛上以第二名完赛,是阿尔法·罗密欧第一个值得纪念的成绩。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尼古拉·罗密欧(Nicola Romeo)收购的阿尔法·罗密欧组建了Alfa Core车队,之后迅速建立功勋。1920年,朱塞佩·坎帕里(Giuseppe Campari)与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分别在穆杰罗(Mugello)赛道和TargaFlorio耐力赛道驾驶40-60HP胜出。一年后,坎帕里又在穆杰罗卫冕成功。
1923年是阿尔法·罗密欧在早期汽车运动中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一年。乌戈·席沃奇(Ugo Sivocci)使用RL车型在TargaFlorio再次立功,事后,他漆在赛车上的绿色四叶草图案成为阿尔法·罗密欧的幸运标识。更重要的是,两位菲亚特汽车技术人才——卢易奇·巴奇(Luigi Bazzi)和维托里奥·简诺(Vittorio Jano)——受恩佐·法拉利之邀加入阿尔法·罗密欧。他们制造的P2赛车在1925年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汽车运动锦标赛(Automobile World Championship)上一鸣惊人,凭借在斯帕和蒙扎两条经典赛道的胜利,赢得世界汽车运动发展史上第一个锦标赛头衔。
遗憾的是,尽管P2赛车在1925年统治了欧洲赛场,但是前F1世界冠军阿尔贝托·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的父亲安东尼奥·阿斯卡里(Antonio Ascari)在当年的法国大奖赛上身亡于车祸,让阿尔法·罗密欧笼罩在黑暗阴影下,并在年底第一次退出汽车运动。
上世纪30年代,恩佐·法拉利正式接管了阿尔法·罗密欧的赛车业务,成立法拉利赛车队(Scuderia Ferrari)并在三十年代前期横扫欧洲。在1932-1935年参加大奖赛(Grand Prix)期间,专门为参赛而打造的P3赛车一共赢下46场比赛,其中尤以1935年在纽博格林北环的胜利最为经典。与此同时,8C车型蝉联了1931-1934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6C赛车则在千里大赛所向披靡,一举揽下1928-1938年(1938由改装后的8C出战)之间除了1931年外的所有冠军。不过,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恩佐·法拉利与阿尔法·罗密欧分道扬镳。
此消彼长
阿尔法·罗密欧与法拉利的渊源,不仅在于都以红色作为经典车身色调 ,更在于,恩佐·法拉利的职业生涯是在阿尔法·罗密欧起步的。
1920年,32岁的恩佐·法拉利成为阿尔法·罗密欧的赛车手,获得几次胜利后,他在转型为机械师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更适合担任车队经理的角色。1929年,在尼古拉·罗密欧放弃阿尔法·罗密欧令公司处于破产边缘时,恩佐·法拉利建立了Scuderia Ferrari赛车队,承接了阿尔法·罗密欧参加早期大奖赛(Grand Prix)的项目,鼎盛时拥有多达40名车手。
1932年,意大利政府将阿尔法·罗密欧国有化之后,将参赛任务交给Scuderia Ferrari,然而,政府的过多干预最终成为恩佐·法拉利与阿尔法·罗密欧在二战爆发前夕拆伙的导火索。事后,Scuderia Ferrari与阿尔法·罗密欧成为赛车界的一对死敌,只是在阿尔法·罗密欧渐渐褪去光辉的同时,恩佐·法拉利的跃马迅速崛起。
二战之后,F1诞生,阿尔法·罗密欧与法拉利同时参加了第一个F1赛季。1951年,胡安·曼纽·方吉奥(JuanManuel Fangio)战胜法拉利的阿尔贝托·阿斯卡里,为阿尔法·罗密欧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赢得F1锦标。1956年,方吉奥从玛莎拉蒂转投法拉利,为法拉利拿下F1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他也是唯一一名分别代表阿尔法·罗密欧和法拉利取得过冠军的车手。
此后,阿尔法·罗密欧无论作为发动机供应商还是制造商重新参加F1时都建树不大,法拉利则在1975-1977年成为F1历史上第一支实现年度车队冠军三连冠的车队。
1985年,阿尔法·罗密欧被菲亚特集团吞并,此时,菲亚特已经掌握了法拉利大部分股份。最终,由于菲亚特志在将全部资源集中在法拉利身上,阿尔法·罗密欧彻底放弃F1项目。
文/Frankie Mao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