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疼痛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思考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疼痛医疗,传统治疗,不良反应
  • 发布时间:2015-03-12 15:20

  摘要: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疼痛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由于在腾中治疗当中,能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不断的应用。疼痛临床医学采用神经阻滞配合其他治疗了许多用传统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疼痛病人,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及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病人死亡,问题的不断凸显使得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来更好的促进疼痛治疗的发展。

  关键词:疼痛医疗;传统治疗;不良反应;思考

  一、引言

  疼痛治疗在医学的应用上较为广泛,近年来特别是在一些临床治疗当中,疼痛治疗由于见效快,能够减少病痛给病人带来的身体和精神折磨,从而在一系列的医疗手术当中不断深入应用当中。但是伴随着笔者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医疗事故进行分析对比发现,近年来,由于疼痛治疗而出现的医疗事故的比重不断攀升。医疗事故的出现不仅为医院建设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更会给病患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损伤。在此,笔者结合自己所在科室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于在疼痛治疗当中,存在的一系列普遍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疼痛治疗而存在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的提升一些及时有效的整改抢救措施,旨在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二、在局部麻醉当中出现的中毒反应和预防治疗

  在疼痛医疗当中,麻醉局部医疗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过程当中,由于个人体质或者病情以及医护人员没有合理把握用量等问题会在成患者在接收麻醉过程当中出现一系列的中毒反应。

  2.1局部麻醉中毒的临床反应

  中毒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最为早期的症状,患者身体在外部上会表现出面色潮红,血压升高,耳鸣眩晕等一系列的症状。这些都属于中毒出去中毒较前出现的体态特征。如果出现肌肉抽搐、呼吸困难等特征,不能及时的救治,后果将不堪设想。没有合适的医疗条件和积极的救助措施,便会引起死亡。

  2.2局部麻醉中毒的预防和治疗

  在麻醉注射初期,医护人员必须要询问清楚病患有无过敏原,体质情况。通过对于病患体质的认识,来进一步的制定出相应的麻醉方案。在实际的注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一定要细心检查。另外在注射过程当中,一定要实现观察患者抽吸当中有没有出现血液回流的现象。通过事先的少量注射来进一步的观察病患的情况。再次,就是要注重病患使用麻药的剂量。通过科学的配比和控制来保证病患的安全。在注射局部麻醉之后,医护人员要首先认真观察一段时间,确保安全之后,在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开展。

  三、疼痛治疗当中的晕针和预防处理

  对于疼痛治疗而言,病患者治疗的频率也更高,而且皮肤刺激将会对疼痛更加敏感。因此,在长期的疼痛治疗当中,病患的精神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从而会出现一定的晕针问题。而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疼痛治疗当中的病患出现晕针问题,都是在后期治疗中出现的。晕针问题的出现在疼痛治疗当中较为普遍,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对于整个疼痛治疗过程的分析来进一步的提出意见建议。

  3.1晕针的临床特征

  晕针现象在疼痛治疗当中也比较突出,虽然晕针现象出现多数是由于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但是如果对于晕针情况不注意,也会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医疗事故。在临床治疗当中,晕针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面部表情的突然变化,例如冷漠、恐惧等,更加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晕倒的现象。血压骤降、心率不齐、心肺功能不好等现象一旦出现在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身上,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很可能使得患者的病情不断的严重化。

  3.2晕针的预防和处理

  晕针的出现根源源于思想压力。婴幼儿恐惧打针,因为身体受到疼痛的刺激。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说亦如此,每个人都对疼痛充满恐惧,而疼痛治疗就是需要患者不断的面临各种打针和扎针。由于受到病痛和医疗的双重折磨,患者通常精神压力过大。这就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在治疗前期,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工作,尽可能的降低他们对于医疗的恐惧。另外,医护人员在进行仍痛治疗过程当中,可以尽可能的采取取卧位治疗法,这样可以使得他们的身体处于一个松弛状态。对于那些老年体弱的患者,行硬膜外间隙注药后,不要急早坐起和站立,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要在身体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活动,最好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医生操作过程当中,要注意的是,尽量让患者目光避开,这样可以降低病患的心理压力,从而避免诱发晕针。在治疗过程当中,一旦发生晕针现象,立即停止治疗,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重者开放静脉通路。

  参考文献:

  [1]王质刚.从疼痛治疗角度看不良反应[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09-415

  [2]陈春叶.关于疼痛治疗当中不良反应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4(1):60-61

  [3]李铃,苏跃萍,汪容娥,等.疼痛治疗相关不良反应56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4(6):750-752

  [4]岳琴琴,祁华,王蓓,等.关于疼痛治疗当中不良反应分析的方法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7,17(7):11.

  梁慧玲 谢瑞艳 左家兵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