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退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门诊退药,调查分析,对策
  • 发布时间:2015-03-13 07:52

  摘要:目的调查门诊退药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所有退药单进行总结分析。结论医院需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合理用药,增进医患沟通。

  关键词:门诊退药;调查分析;对策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根据《医院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27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然而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患者在门诊取药后要求退药的情况却经常发生。这不仅给医院的药品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存在较大的药品安全隐患。

  一、资料来源

  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所有退药单(246份)

  二、结果

  ·门诊药房每月平均退药率为0.123%

  ·退药科室分布:内科、急诊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

  ·退药品种,涉及到不同种类

  ·退药原因

  1.药物过敏,感觉不适(81例)

  2.患者病情加重,住院(66例)

  3.患者用药后,感觉无效,改药(45例)

  4.患者转院治疗(15例)

  5.患者取药后,发现家中有该药(3例)

  6.患者取药后,认为所开药品太多,退部分(3例)

  7.某些慢病患者,取药后发现药品规格与本人平时所用药品规格不同(3例)

  8.患者要指定厂家药品品种,药房没有(3例)

  9.患者认为药品价格太贵(3例)

  10.患者要求改用国产或进口的(3例)

  11.静脉注射时,无法正常注入(6例)

  12.患者有事外出,退注射用药(6例)

  13.医生开错药品,重复开药(3例)

  14.药品近效期,患者要求退(3例)

  15.患者死亡(3例)

  三、分析讨论

  ·综合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退药原因以药品不良反应(32.93%),病情加重转住院(26.83%),病情变化调整用药(18.29%),患者拒绝用药(10.98%)等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1.药品本身因素

  药品药理作用选择性低,具有双重性,既可治疗疾病,又会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引起患者不适的不良反应。如患者不能耐受药品引起的不适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继续用药。

  2.疾病因素

  疾病进展变化,使患者转为住院、改变药物治疗方案或转院治疗。

  3.医师因素

  3.1医师对某些药品不熟悉,以致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等书写不准确,与所需开具药品信息不符。

  3.2医师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对患者信息掌握不清楚,如患者家中的备药情况,目前正在使用的药品种类,对药品生产厂家的需求,以及对药品价格的承受能力等。

  3.3医师责任心不足。患者先后到不同科室就诊,后接诊医生未仔细查看患者病历,造成重复开药或开药过多。

  4.患者因素

  患者对药品有特殊要求未提前向医师说明,或患者对药品可能产生的某些不良反应不能正确认识,甚至产生畏惧。

  5.医院因素

  医院所供应药品品种有限,选择性低,不能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

  6.其它

  我院退药时有发生,涉及多个科室,退药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院迫于各方压力,同时也担心患者不满,甚至吵闹,影响日常工作,也不得不满足患者的要求。

  ●退药科室以内科(41.46%)、急诊科(26.83%).儿科(6.1%)为主。内科、急诊科、儿科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且与其他科室相比较,我院内科、儿科、急诊科就诊人次相对较大,所以其退药量也相对偏大。

  ●退药品种主要是静脉注射药品,这是由于静脉用药作用迅速,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迅速且明显,同时注射药品存放于医院内,一但停用,患者实际没有拥有药品。退药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品为最多,占所退品种一半以上,当中最多的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头孢类,其它所退药品种类相对平衡。

  ●退药产生的不良影响

  1.退回药品质量难以绝对保证,可能被污染,可能没有按要求存储,存在安全隐患。2患者或家属往返于注射室.药房.医生.收费处之间,增加患者负担,易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浪费药师资源,影响医院日常工作。

  四、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入进行,医学模式也在转变,服务需要更加人性化。医生不仅应拥有精湛的医术,还应该拥有高尚的医德,有高度的责任心,用科学的医疗技术和爱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诊疗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根据病情选用恰当的药品,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首次服用某种药品或待确诊的患者,处方量应适当。医院应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尽量减轻患者负担,使就医过程更加畅通.便捷,构进和谐医患关系,这样才能使患者满意,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依赖,医院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为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医疗系统应该利用媒体网络等各种手段,以及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向广大群众普及宣传科学用药常识,减少用药疑虑,科学认识药品,正确使用药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药发(2002)24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

  [2]黄丽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调查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

  熊红菊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