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儿科护理,安全医患,对策分析
  • 发布时间:2015-03-12 15:57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和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但是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其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护理对象无法用言语具体表达。增加护士工作量,加大了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容易发生差错事故,从而引起医疗纠纷。由此可以感受到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医患;对策分析

  一、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由于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士面对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病情的患儿,加之面对孩子疼爱有加的父母,护理人员稍有怠慢可能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从而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心情,增大护理人员的压力。将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比如没有仔细的进行查看,交接班不认真,违反操作规范,不及时查房,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等现象的产生,从而耽误病情的最佳治疗。由此可见,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之重要,必须按照制度,操作指南,其工作职责进行悉心的护理。

  1.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求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具备一般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加之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更要求护士具有爱心,耐心,悉心、同情心。由于部分护士白班夜班连轴转,超高的工作量,加上经济收入和付出不成一定的比例,社会地位不高,难免出现服务态度不好,对患者家属解答问题语言不友好,或者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局势,在儿科护理中缺乏一定的安全。

  1.3对新进护理人员传帮带因素

  新进护理人员由于操作实践欠缺,理论基础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融入实践,对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应用不佳,操作能力差,此种情况必须经过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予以指导,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新的护士,形成传帮带的有效的学习机制。[1]带教老师的指导工作极其重要,直接关系整个护士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团队的责任心,从而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4病房管理因素

  由于儿科指向对象的特殊性,必须对病房、康复场所严加管理,加强各处的安全保障,确保儿童入院期间的人身安全。对个病房区域也要分区管理,尤其是病种异样且容易传染的空间,如果不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发生交差感染,也是影响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所在。

  1.5对儿童用药安全因素

  对孩子用药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执行,要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差异,体重等因素来决定药量的大小,加上新药品不断更新,药物的商品名称越来越多,使用方法也各有区别,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的业务和操作办法,防止发生配错药,剂量换算错误等。作为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患儿服药,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错过了孩子最佳治疗时间。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儿童的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对护理人员的扎针技术要求也相应的提高,稍有不慎都会出现对患儿巨大的痛苦[2]。这也是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重大隐患。

  1.6患儿及家长因素

  由于患儿年幼,不配合治疗,加上部分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不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等。这些行为也给儿科护理安全带来影响。

  二、针对儿科护理安全因素的护理对策探讨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医院科室应该顺应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的制度来达到对护理人员的具体要求,保证护理行为的安全和满足患者的需求,必须本着对患者负责的工作态度,尽职尽责,不骄不躁,对患者一视同仁。熟练掌握儿科护理技术,通过各方努力加强操作技术,减少患儿的痛苦和不必要的伤害,将护理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2.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强化,并有效的联系实践。顺应新生事物的发展,要不断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加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度,熟练掌握护理技巧。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广大患者家属的认可。对突发问题,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增加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度和信任感。要学会换位思考问题,态度和善,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是杜绝护理纠纷发生的关键所在。

  2.3加强护生传帮带管理

  对新进的护士首先要接受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因人施教,[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护生完成工作。

  2.4加强病房的管理

  通过加强对就医环境的改善,分流患儿,分室治疗不同病种儿童,减少探陪人员,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舒畅。对空气质量、消毒物品、无菌物品定期抽样检测。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5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内容,组织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等[4]。向家长宣传用药知识,服药注意事项,切忌盲目用药。

  2.6做好健康宣传

  在入院期间,要对家长做好安全宣传工作,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能擅自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滴速,不能带患儿到户外输液,不得私自换床,不得擅自离院等,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三、总结

  儿科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隐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卢宝丽,洪秀珍.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04)

  [2]余小娥,杨新新.儿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1)

  [3]黎连英,孙庆宁,易芬兰.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09)

  [4]金雪花.儿科护理中护理纠纷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09(18)

  林文杰 曲荣梅 孙天容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