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龍韻 從歷史走入歷史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龍韻,上海,中國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6 07:57
龍韻歷經二十寒暑相依相伴酸甜苦辣歲月後,在今年秋天來臨前她將揮手和我們告別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龍韻Dragon Era是我、Nancy和Andrew等好友共同在一九九五年春天於上海創建起來的文化創意品牌,當時的中國還處於百廢俱興的黎明時刻,她誕生初期主要從事中華傳統舊傢具修舊如舊、煥發新生命,繼而嘗試了無數創新設計的文化搶救事業,接著增加了嫁接中西美食文化餐廳和陶瓷手拉坯體驗服務業務。龍韻經歷了二十年疾風勁雨,見證了中國快速成功發展的騰飛時期。她在業務最好的時期,每月可以出口五十多個貨櫃的中國古典原木傢具,指導過萬餘名中外學童學習陶藝美學。在即將光榮結束的二〇一五這個時間節點上,龍韻已經見證了完美階段性中華文化復興發展故事。在她吹響熄燈號的時刻,往事歷歷在目,是為記。
一九九〇年左右中國還處在對中華傳統文化深惡痛絕、莢據拋之唯恐不及的時期,哪有現在偉大的「中華文化復興」「中國夢」之類以中國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呢?九零年初我被派任為德國高科技服務集團公司中國區總裁,為公司在中國重新開啟新事業。Nancy帶著孩子來到上海和我匯合,忙於整理在虹橋的新家,採買各式各樣傢具。她被明式傢具的優雅線條所吸引,試著將輝煌中華元素設計在更多的現代家居環境裡。喜歡著喜歡著,就在一九九五成立了龍韻。她幾乎是上海第一家極具規模的保護中華典藏老傢具公司。龍韻的古典傢具一般有三種,一是到各地收回老榆木和其他珍貴木種的古傢具,將之修補翻新提供典藏,二是將古老房樑等大型老榆木重新切割,打造成新式中國實木傢具,另外則是專為全球五星級中華主題酒店實木傢具裝潢全盤設計生產安裝的出口業務。無論是哪種方式,龍韻的古典傢具設計都能將現代美學融入到中國傳統傢具中去,使之更適合現代使用習慣和美感。國內各媒體和德國、英國、美國、日本的電視台以及時尚雜誌經常來到龍韻做專題的報道。世界各地人們都從龍韻的優良傳統精工細作裡了解更多的中華文化內涵。配上亮晶晶銅鎖的創新紅噹噹實木大喜櫃一次出貨歐洲居然能達到七百個。當時龍韻的主要客戶全是國外的,古老的東方文明在從來沒有到過中國的外國人眼中,還是充滿了深刻中華文化內涵,只不過當時的中國人並不懂得引以為傲。
龍韻曾經培養出五百多位木工師傅,他們都是國內第一批精工古典傢具打造的匠人。他們從龍韻學習心法、提升技術後,有些技師離開公司自己創業,他們都成為了業界的知名優秀人才。前幾天,有位在蘇州從事茶室傢具的交大學員來盛世書院找我,聊天時他說,長三角古典傢具行業的人沒有不知道「龍韻」的,就是當初龍韻培養出來的一批批師傅,使得古典傢具行業的工藝精湛優美廣為傳承,獲得市場認同。聽到這些肯定,作為投資者的我自然是挺為龍韻開心的,當初的眼光和研判都能得到證實。想想中華文化能在簡約原木傢具美感上再次回歸古典中國,真為自己能有幸在其中扮演小小助推力而欣慰著。
一九九七年秋天我們在上海虹橋龍韻大院創建了「龍雲葡式海鮮餐廳」。當時上海鮮有正宗的西餐廳,有著國外工作經驗的大廚更是難尋。我在調派來上海擔任大中國地區總裁之前,公司的亞洲總部是在香港。在香港工作期間常和Nancy去澳門葡萄牙餐廳用餐,偶然認識了一家精緻小餐廳的老闆主廚,我們非常欣賞他的精湛廚藝。談話間產生了在中國上海共同開設一家令人驚艷的西餐廳念頭。龍雲葡國美食餐廳就這麼在上海灘隆重開幕了。龍雲堅持使用的食材,魚鮮都是養在超大型的水族箱裡,那可是開了上海灘上風氣之先。所有主副食材配料全都從澳門運來,甚至於葡萄美酒全都直接進口供應品嘗,進口酒類的稅負高達百分之三百呢。想想十八年前的上海才剛從改革開放的步履蹣跚中走過來哪。
餐廳開業時,冠蓋雲集,當時國之大佬汪道涵先生前來題字祝賀,由我的乾爹朱經冶老先生親自剪綵,董卿美女和英俊小生曹可凡主持,各大電視台和報社媒體紛紛趕來採訪報導,引起上海灘一時轟動,成為當時的一道靚麗風景。葡國餐點確是很高檔的新生事物,對於當時的上海人來說,幾個月來體驗一次就是挺奢侈的享受。那怎樣才能吸引客戶,讓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來用餐呢?我一向得意於自己豐富的創意,那次我也提到了一個很好玩的新點子。餐廳旁,我們開啟了上海第一家手拉坯體驗作坊。手拉坯成形是一種中華古老工藝,它是在轉動的輪盤上,用手工將塑泥拉制成各種器皿。經營一家餐廳,菜品固然重要,娛樂性和創意體驗感也是加分項目。在手拉坯作坊裡,在景德鎮專業師傅的指導下,小朋友和家長可以一起做餐具,做成他們喜歡的任意形狀餐具,選擇他們喜歡的釉彩圖案,寫一句喜歡的格言。在拉坯的工序完成後,鼓勵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燒製是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的。這裡就藏了一點小小心機,為顧客的第二次上門埋下伏筆。燒製完成的餐具,顧客可以選擇留在餐廳裡,每次他們到餐廳,便會用刻有自己名字的專屬餐具用餐。他們帶朋友來時,這樣的舉動會帶給顧客被重視和獨一無二的感覺體驗。如若不然,他們也可以將餐具帶回家使用,或者贈送親朋好友。這種做法,不但吸引了小朋友,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電影《人鬼情未了》在電影少而精的那個年代,風靡上海,很多年輕人對手拉坯留下了浪漫的印象。龍韻引領了時代潮流。
前陣子有位香港朋友來上海出差,期間我請他到古北餐廳吃飯。在點單之後,服務人員端上來一盤花生,一桌五個人都因有免費的花生吃而很開心。其實餐廳的這個做法並不是先創者,十八年前的龍韻葡國餐廳才是首創。作為山東人,我非常喜歡嚼花生,尤其是一顆兩粒的山東大花生,炒過之後可是香脆可口哪。我們在龍韻葡國開業之日起就無限量免費供應山東香炒大花生給顧客。這些原生態山東花生裝在餐廳中間一艘裝飾大船上,由顧客自己取用,想吃多少拿多少。不管是打算坐下來用餐的,還是只來欣賞葡萄牙原裝啤酒「蹭花生」的,我們都熱烈歡迎,從不小氣。感謝山東大哥風雨無阻地每月從山東臨沂運來那麼多可口的花生。我們鼓勵客人將花生殼隨地丟棄,每天營業後不久地上就厚厚一層花生殼,當大家走在上面時發出哢哢的聲音,煞是有趣。這個營銷創意被多位國外記者報導後,引領了全世界一陣模仿熱。無論怎樣,顧客記住了我們的餐廳和手拉坯作坊,頭回客成了回頭常客。在二十世紀末的中國服務業領域,我們肯定是率先開始了個性化和增值化服務,在今天看來,還是走在創意營銷業務的前端。
一九九八年六月美國當時的總統克林頓帶著夫人希拉蕊訪華期間,月底到上海參加一系列活動。作為總統的克林頓被安排了滿滿的演講、訪談、網吧訪問等公務,第一夫人希拉蕊則被安排參訪文化教育、健康社區、兒童探視等社會活動。其中一項便是參觀了我們的龍韻手拉坯作坊和中國古典家具展廳。當時本來就廣為人知的龍韻,在美國第一夫人的參觀後更是名聲大噪。
不久之後,在餐廳和手拉坯作坊共用的瓦斯房發生了特大公安事故。年輕的陶藝工藝師,在使用熱水器時不慎,導致煤氣管道產生明火,一直延燒到了六個巨型瓦斯罐桶。其中一個瓦斯桶突然爆炸,整個臨近庫房被立刻點燃。此地臨近虹橋機場航道,消防隊員趕到迅速救火。可就在滅火這瞬間,另外兩個大型瓦斯桶相繼爆炸。瓦斯桶的部分碎片甚至被發現嵌在七八百米開外的牆上。部分作坊和餐廳被炸毀,所幸上天眷顧龍韻,沒有人員傷亡,只有操作不當的那位年輕工藝師被燙傷一點皮肉。後來幾位負責人被帶到國安單位問話筆錄,經過現場勘察和一系列調查,證明真的只是一場公安意外事故,最終以罰款結案。老天爺!感恩您。
人生經歷有時像流水一樣平淡無波瀾,有時又會像過山車一般的上下起伏,前一秒還在人生巔峰,下一秒就進入低谷。在歷練了過山車般的人生變局之後,我和Nancy真的認為這是命中註定,不可玩火,決定不再繼續從事餐飲和陶窯行業。Nancy把精力專注在龍韻事業上了。
隨著中華文化意識的覺醒和認同,越來越多青年朋友投入到古典傢具的行業中。作為引領者,Nancy和我已經匆匆邁入七十歲的生命門檻,我們都認為已完成了個人價值貢獻的歷史使命,中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的重擔應該順利交給年輕一輩。人類演進和社會進步,總是隨著老一代的謝幕和新一輩的成熟隆隆滾動向前的。
從歷史中來,回到歷史中去。謹以此文獻給陪伴我們走過二十個春秋的中國龍韻。
解崙 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產業創意研究所所長,美國管理科技大學博士班教授導師,德國富特旺根工業大學國際創新教授,台灣產業創新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曾任德國高科SCHIMDT中國區總裁、LEICA徠卡機構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