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尋根節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二日,農曆四月二十六,乙未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開幕式暨拜祖大典在湖北隨州隆重舉行。萬名海內外炎黃子孫再聚隨州烈山,拜謁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與此同時,舉行了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高端論壇。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作主旨演講。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致辭。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偉年致歡迎辭。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希清,副會長兼理事長常文光,副會長劉紅軍、虞音,省炎帝神農故里建設基金會理事長李明波,湖北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志慧,隨州市長郤英才等領導出席論壇。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魯諄,台灣醫學博士、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張永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國醫大師孫光榮分別作專題演講。

許嘉璐在題為《對神農炎帝精神文化之淺見》的主旨演講中,從重溫著名古文獻開始,反思了神農、軒轅二帝的功與德,解釋了歷史上祭拜炎帝和黃帝的沿革和變動。他說,以神農炎帝為代表的中華古初農耕文化,其功偉矣,其德厚矣,中華民族享受其所賜福,十分遠大。當今,拜祭炎帝仍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雖然近百年來資本主義思潮幾次衝擊並席卷中華大地,現在依然經受著「現代化」、「現代性」、「現代主義」及其派生的種種「主義」的侵蝕與折磨,但炎黃二帝恩賜的和諧、仁愛、厚德以及對生態的呵護等觀念呼之即起,而且他們所確立的修德以和他者、振兵以備不測、維護天下統一等民族追求,也深深銘刻在全中國人民心裡,這是一個民族對自己文化的自信、自覺和自豪。在振興中華的偉大進程中,十四億人所秉持的,就是拜祭大典上所體現的精神,就是在炎、黃傳統激勵下的創造與自強。
孫亞夫在致辭中說,炎帝神農是我們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文化對中華民族生成和發展產生了偉大作用。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屬中華民族,都尊崇我們民族的共同祖先,都為我們民族創造的輝煌文明而自豪。中華民族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根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想。兩岸同胞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抽象,也不空洞。衷心希望兩岸同胞增強「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增進相互信任,撫平歷史創傷,樹立共同願景,為共圓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梁偉年致歡迎辭說,炎帝神農文化是湖北重要的特色文化資源,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傳承發展炎帝神農文化,有利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實現炎帝神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有利於增強炎黃子孫的文化自覺,推動海峽兩岸文化認同,和平統一。弘揚炎帝神農文化是湖北的擔當。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大做強炎帝神農文化品牌,推動湖北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
文/汪之三 圖/陳曉林 曾進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