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龔新如藝術實驗展
作為「李山工作室」的重要一員和青年藝術家,龔新如一九九八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今年五月初剛在新加坡林大藝術中心舉辦了「在路上」的個展。和那些一畢業就從事藝術創作的青年藝術家相比,龔新如似乎走了一條「逆行」的道路。大學畢業後先做了老師,半年後放棄穩定的教師職業下海創業,二〇〇九年底,在公司業務穩定的時候,放棄公司來實現職業藝術家的夢想。他很快加入了探索實驗藝術的藝術家潮流之中,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影像都在他的創作範疇之列。在融入中國當代藝術激進的藝術景觀的同時,龔新如也在發展著其個人化、實驗性的語言。他將「交通」作為自己的創作主題,使用交通符號,禁令標識營造出一個個關於交通事故和車禍現場的形態,從而引發對於交通背後的思考。
以場所——交通作為創作主題,這與龔新如的經歷有關。根據龔新如的自述,我們得知在他童年時他爺爺因為在省城不知如何適應城市的交通秩序,以至於每次過馬路時都迷失方向,無所適從,以至於有一次在斑馬線上邁不動腳步,最終引發了嚴重的交通事故。另外,其在高中時,曾親眼目睹他的同學被貨車壓倒的現場。這些慘烈的場面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疑,這些經歷影響著其藝術的表象和意義,這也是為什麼龔新如對交通道路上的斑馬線、限速、禁令、指示牌等符號特別感興趣的原因,他希望能從這些符號中找到「秩序感」和「安全感」。龔新如早期的作品以人物肖像為主,這些作品講述了一個個現實而又具哲理的故事,充滿了情緒的表達。正如藝術家李山所認為的,「藝術家索性把箭頭與交通警察的指揮動作編織在一起,讓它們混作一團,各種顏色的組合產生不同的效果。它煩躁,迷茫,互擾與爭搶;它自私,貪婪和無恥;這種混亂而抽象的表情,恰恰是藝術家對生命的關注和對自由的向往。這也正是當下人類的普遍心態和日常表演。」但同時,龔新如在這些作品中也表達了困惑,我們以為的「安全」又真的安全了嗎?
龔新如創作的起點正是對交通、人類和社會的思考開始,然後再往後發展。《逆行——龔新如藝術實驗展》是「李山工作室藝術實驗項目」的第四個展覽項目。這場名為「逆行」的展覽空間以醒目的黑白色為主,展出的作品中有龔新如標誌性的斑馬線、路障錐、指示箭頭等延續了龔新如一貫的實驗性。本次展覽作品都是首次亮相。由兩個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繪畫和攝影作品,一部分是裝置作品。繪畫作品如《囧途》,是由交警各種指揮動作和箭頭組合而成的一件大型的人物肖像,占據了展間整面牆。這個人物肖像的原型是以藝術家自己的臉型輪廓為基礎而創作的一個「交通人」的形象。攝影作品《糊塗》系列於二〇一〇年拍攝於倫敦,以模糊的圖像呈現交通背後的故事。

本次展覽中的裝置作品是這次展覽的亮點。這些作品分佈於不同的房間,是藝術家根據展廳的環境來進行現場創作,除了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也是藝術家針對自己面前的特定場景做出回應,力圖捕捉記憶中的空間和關於交通的氛圍,然後以概念性、觀念性的方式來呈現。如《拓撲》中黑、白色的直線平行排列,繪滿了整個房間,鋪天蓋地的撲向觀眾,給觀眾帶來一種強烈的視覺體驗。而展廳中間的鏡子的陳列恰到好處,既是一種觀照,又是一種自省,讓觀眾與作品產生互動。《八平方米》是由九十六個路障錐有序懸掛排列的裝置作品,正好占據了八個平方米。路障錐是一種帶有強烈空間界定的物件,不禁會讓我們對當下生存空間進行沉思。《慢一點,等等靈魂》則是關於車禍的現場呈現,鋪滿房間碎了一地的玻璃和頭頂上閃爍著文字的LED電子屏,似乎在提醒我們這剛剛有慘烈的交通事故發生。藝術家除關注生命外,也呼籲社會對「慢」文化的一種思考。
《神曲》是一件由繪畫與真人表演結合的現場行為藝術作品。作品中的黑色箭頭繪製於牆面,所有的箭頭透視性地衝向一個焦點,給人一種壓迫感。在焦點處藝術家安排一個裹著黑布不停地蠕動或掙紮的「物體」,給人一種神秘的宗教色彩。這件作品以歐洲中世紀的名著來命名,闡述社會、宗教、人、現實和歷史、禁錮與自由的深刻內涵,是一件具有象征意義的作品。這些根據特定空間創作的作品在制造現場感的同時,也變為一個讓人疑惑的地帶:哪些是真實的?哪些又是人為構建的?是誰或什麼在控制著這一切?藝術家把真實之境與虛構之地同時呈現在觀眾面前,並引導觀眾在想像空間去完成。
對大量現成品如路障錐、安全帽、碎玻璃等的挪用,也是龔新如藝術創作的一個特征。關於「挪用」的概念與意義,批評家王南溟曾做出過非常清晰的解釋,他認為「『挪用』只是一種後現代方法,它意味著要看藝術家在『挪用』現成品時怎樣進行言說,而在言說中怎樣改變其原有『物』的屬性。」龔新如以挪用的方法賦予這些現成品以相互矛盾的觀念語境,比如路障錐、安全帽這些代表保護與安全的東西其實並沒有讓我們產生被保護和被安全的感覺,我們反而感覺危機在向我們一步步逼近。對於龔新如來說,他更關心的是交通背後的一些具體問題的思考與討論:什麼是秩序?什麼是安全?什麼是脆弱?什麼是自由?可以說,「逆行」展覽在探討交通安全、規則與自由問題的同時,也是龔新如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和階段性總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