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经验研究
- 来源:新丝路(下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用管理,风险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2 10:01
摘要:赊销是属于信用买卖,通过信用销售,能够扩大产成品销路,增加销售收入,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信用销售也使企业应收账款大量产生,信用成本增加。H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生产型企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展,产品销量不断加大,公司收入增加,但应收账款也逐年攀升,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日益重要。本文结合H公司近五年应收账款管理的实际,对H公司应收账款做了应收账款质量分析,这与国内外很多关于应收账款管理从失败的案例寻找失败原因从而提出管理的措施不一样。
关键词:信用管理;风险管理;全面管理;应收账款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在美国等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企业信用进行交易占有90%左右;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经济交易随之扩大,以商业信用方式开展交易也占有70%以上。应收账款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流动资产,需要变成货币现金才能参与到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去,才能再一次为企业创造利润。西方发达国家当中,企业的应收账款变现天数为大约1周,中国却是高达3个月,差距在12倍以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坏账比例为0.25%至0.6%之间,中国的却在5%只10%之间。究其原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研究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企业对信用管理也非常的重视,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要因素,只有完善的企业信用系统,才能保证资金及时、安全回收。但在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基础薄弱,没有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对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通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探索,提出适合于中国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可行性建议,降低企业的坏账、呆账,降低应收账款变现天数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应收账款管理相关理论
目前对本课题研究比较多的理论主要有信用管理、风险管理和全面管理理论三种,通过对H公司的深入研究,我认为全面管理理论对于降低应收账款坏账、呆账,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风险最为有效。
1.信用管理理论
在美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大量企业因为高额的应收账款、高额的坏账损失而出现了破产倒闭的现状。面对此困境,企业的高管以及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信用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设立信用管理机制,甚至开始专设信用管理部门,全面规范赊销行为。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制定信用管理政策,主要有客户资料收集、整理,进一步评估,并给予采购商确定授信额度以及授信期限等相关工作,目的是保证企业应收账款可以及时收回。信用管理理论主要研究企业采用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信用额度及现金折扣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风险管理理论
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有可能会引起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总体收益下降,获利能力变弱等称之为应收账款风险。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规模变大,企业的应收账款也会同比例增长;也就是说,企业利用赊销手段实现的销售额越大,应收账款风险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来看,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可能会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加大企业经营成本的风险;降低了企业资金周转率;延长了企业的经营周期。
3.全面管理理论
我们把与应收账款风险相关的所有环节当中进行风险控制管理的一种模式称为应收账款全面管理。若企业只对某一部门或环节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则企业是无法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应收账款全面管理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有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本文研究的企业正是运用了全面管理理论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
三、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H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通信设备并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企业,其通信设备提供及方案的解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H公司1987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当时只有2.1万元初始资本的民营企业,目前已是世界500强企业,年销售规模近2400亿人民币。
1.H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通过对H公司2010至2014年财务报表资料查阅,提取了一下与应收账款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如表3-1所示
根据表3-1H公司2011年至2014年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资料出与应收账款相关的财务指标,如下表3-2所示
通过图表3-1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4年H公司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数额均逐年上升,应收账款的增长率比销售收入增长率稍微偏高一点,但不算很明显,处于同比增长趋势,由此可看,近年来H公司销售规模在不断扩大,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应收账款虽然随之也上升,但上升的幅度是可以接受的,证明了H公司重视销售业绩同时,也能很好的控制了公司的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若不能及时收回,会影响到企业再生产过程。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说明企业信用状况良好,发生坏账概率减少。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快,证明企业应收账款上占用资金越少,可以看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质量越高;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越快,就会减少收账费用。另外,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加强,还会增强其盈利能力。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高,每次所需周转天数就越低,表明企业回款速度越快,坏账损失越少,偿债能力越强。
通过表3-2我们可以看出H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71,3.94,3.82,3.81,3.97次,后三年稳中略有上升趋势。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在90天到100天之间,且2014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90.64天。由此可见H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稳中有好转趋势,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控制良好。
3.账龄分析
我们把负债人所欠账款的时间称为账龄。通常认为随着账龄变长,企业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变大,根据应收账款的时间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称之为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简单来说,企业在采用账龄分析时,先将应收账款根据不同账龄进行分组,然后根据前期坏账实际发生的有关资料,确定每一个账龄组坏账损失百分比,并计算出每一个账龄组的坏账准备,将各个坏账损失金额累加即为当期的坏账损失预计金额。截止2013年年末,H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账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图3-1
通过图3-1可以看出H公司账龄当中,未到期的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从图3-1看出H公司2013年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为439.03亿元,占69.11%,逾期90天以内的106.98亿元,占16.84%,逾期90天至1年的75.75亿元,占11.92%,逾期一年以上的13.53亿元,占2.13%。逾期一年以上的,发生坏账可能性大,且回收难度大,回收成本高,在国外一般被视为坏账,H公司2013年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43.4亿元,占应收账款原值的6.8%,超过了公司逾期一年以上的13.53亿元,所以H公司针对逾期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以作损失处理,H公司是根据客户资信状况、往年历史经验数据、可能影响到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等因素来评估客户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H公司坏账计提的比例符合我国会计行业准则的。
四、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通过应收账款的质量分析,周转情况分析以及账龄分析可看出,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是成功的。目前,我国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理论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绝大部分公司都存在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此问题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例如,大部分公司都只注重销售部门业绩,不注重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公司信用部门缺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薄弱等。本文对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我国大部分企业可以借鉴。
H公司应收账款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H公司应收账款事前控制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是指在应收账款正式形成之前,分析应收账款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收账款事前控制制度,从而将不良应收账款扼杀在萌芽中。H公司在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做到以下四点。
(1)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于2013年8月在英国伦敦成立,主要目的是监督H公司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保其全球业务规范、高效、低风险地进行。作为H公司财务风控中心,主要负责管理核心财经业务风险,包括外汇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会计处理规范、企业流动性管理以及全球财务遵从等,它未来将成为H公司财经风险评估和控制中心。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每年都会修订及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2)H公司在全球制定统一的信用管理政策,并进行了风险量化评估工作。公司通过风险量化模型来客观评定客户信用等级,从而确定客户信用额度,另外,公司通过在端到端销售流程的关键环节当中设置风险管控点,形成了封闭的环形的管理机制。公司设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定期审视全球信用风险,根据预测可能的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还会对可能出现甚至以及出现风险的客户启动风险处理机制。
(3)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当中,H公司在公司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基础上,设计一套适合公司运作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付诸于实施。其发布的内控框架和内控管理制度运用在公司所有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以及子公司及业务单元。此内控体系分为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五大内容,涵盖了对财务报告的内控,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又称作为COSO模型。
(4)H公司基于业务流程架构任命了全球流程责任人负责流程和内控的建设,建立了全球流程与业务变革管理体系,发布了全球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全球流程责任人根据每个流程识别业务关键控制点以及职责分离矩阵,并在所有业务单元、子公司和各个区域中得到应用。通过流程和内控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帮助企业业务目标达成。全球流程责任人每半年便针对各业务单元流程执行的有效性以及流程整体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向审计委员会递交评估结果。
2.H公司应收账款事中控制
在赊销业务发生后,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控制和管理称为事中管理。H公司在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做到以下四点。
(1)H公司销售合同拟定规范方面做到全面管理。企业在赊销过程中,造成客户拖欠或拒付货款的原因多种多样,譬如商品的质量、商品的价格以及数量等方面的原因。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H公司在销售过程当中,销售合同必须通过审核批准后方能签订,确保所销售产品与合同规定一致,金额正确,如果是属于进出口贸易,还要检查合同与信用证等是否一致,合同里面的付款期限、付款方式以及违约责任、诉讼和仲裁等都要一一明确。
(2)H公司建立了一份应收账款账龄追踪分析变动表,及时审核公司的应收账款,每月跟踪账龄,到期前10天以电话方式敦促销售部门执行催收回款,针对有实际账面欠款的客户,每月与客户电话核对一次账务,每一个季度向客户发出对账单与客户对账,以保证账实准确性,年末根据客户欠款情况,取得客户签字盖章的欠款确认单,财务部门把相关的单据作为会计档案妥善保管,及时与销售部门进行核对确认。另外,通过对账龄的追踪分析,根据逾期情况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H公司内控方面建立一套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了企业财务真实运作,保证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为了贴近一线理解客户融资需求,公司建立了覆盖全世界的销售融资团队,在全球范围拓展多元化的融资资源,搭建金融机构与客户沟通合作桥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融资解决方案,帮助其取得持续的商业成功。关键的是,公司通过销售融资业务致力于风险转移,所提供的出口信贷、租赁、保理等业务主要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承担风险和收益。公司制订了系统的融资业务政策和项目审批流程,严格控制融资风险敞口,仅针对部分项目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了风险分担,并计提了相应的风险准备,确保业务风险可控。
(4)H公司不时将企业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金融机构,此时,H公司的客户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支付与应收账款相等数额的款项。若转让的款项无法收回产生损失,银行或金融机构需要承担所有损失的风险,无权再向H公司追索回款。例如H公司在2004年便向国家开发银行转让应收账款,协议在未来5年内,国家开发银行将向H公司提供10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
3.H公司应收账款事后控制
事后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定严格的坏账准备金提取制度。H公司客户资信状况、往年历史经验数据以及可能影响到顾客付款能力的当前经济环境等来评估企业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进而计提坏账准备的。于2013年12月31日和2012年12月31日,H公司的应收账款原值分别为人民币642.2亿元和人民币585.88亿元。于2013年12月31日,H公司的坏账准备余额为人民币43.4亿元,占应收账款原值的6.8%。于2012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坏账准备余额为人民币34.87亿元,占应收账款原值的6.0%。公司2012年和2013年坏账准备对损益的影响金额分别为34.79亿元和10.75亿元人民币。若顾客实际违约风险比历史经验值高,或企业重要客户资信状况恶化等情况发生,企业应收账款可回收金额就有可能被高估,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公司需要额外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
五、结论
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H公司应收账款实际管理情况分析,结合国内外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相关研究,得出一套成功的管理理论体系。具体为借用了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成功之处,运用了全面管理理论归纳了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经验学习,从应收账款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来加以推广。企望本文通过个案分析研究,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理论发展。
2.研究不足
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本文结合H公司经验性研究来提出应收账款管理措施,有很多的方案措施未必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譬如,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本身的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国家没有比较完整的信用体系支撑。此外,笔者水平不高,对研究不够深入,对本论文的研究存在不足。
黄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