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辅导:三五九旅 万里南征
- 来源:新丝路(下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民党,南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2 14:49
摘要:359旅在南泥湾屯垦,是抗战最危急时刻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南泥湾地区,离笔者教学单位仅百里之遥,359旅南征万里,教科书并未记载,引导学生研习这段历史,很有必要。1944年11月,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奉中共中央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由延安出发,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到1945年8月抵达广东省北部地区,执行在华南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进军途中战胜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山岳河流的险阻,克服了严寒酷暑和饥饿病伤的困难,辗转行程一万余公里。毛泽东称赞他们的南征为“第二次长征”。
关键词:南下支队;南征战略;
一、南征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
1944年以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在胜利地发展。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战线逐渐失利,为了打通补给东南亚各地的大陆交通线,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在这次战役中损兵数十万,丢掉了华中、华南、西南的大片国土。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则展开了大规模的局部反攻。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作出了发展南方的战略决定。
1944年9月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派王震、王首道率部于10月南下,发展湘鄂赣等地的工作。这时,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在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屯垦练兵。毛泽东向王震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的形势:当前不论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都对中国革命空前有利,德、日法西斯的灭亡已成定局,国共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很大变化。但是,战争还要打下去,战区还可能扩大。美国的强大海军可能切断日本通向南洋的海上交通线,日本军队就只有打通大陆交通线,下一步还可能进攻贵州、四川、云南。而一旦美军迫近日本本土,在中国沿海登陆,日军就可能从印度支那、暹逻、缅甸后撤,从华南收缩兵力,退守上海、山东和辽宁。那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将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我们要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到日本军队后面去收复失地,发动群众,解放自己,推翻敌伪的残酷统治,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
二、艰辛的南征,又是一个“万里长征”
10月31日,毛泽东召开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参加南征的主要领导人列席会议。会议决定组成“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由王震、王首道、贺炳炎、廖汉生、王恩茂、文建武、张成台、刘型等8人组成支队军政委员会,以王首道为书记。王震为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为支队政治委员。支队下辖4个大队,共4200人。359旅留下的部队,准备作为南征第二梯队,待机南下。中央派往鄂豫边区工作的干部900余人,编为两个大队随同支队南下。
11月1日上午,南下支队全体人员集中在延安东关飞机场上举行誓师阅兵仪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检阅部队。11月10日,南下支队告别延安,踏上征途。离开延安后,经延川县到达清涧,休息了三天后进驻绥德,准备东渡黄河。11月20日,支队离开绥德,次日到达黄河岸边,然后渡过黄河进入晋绥边区。为了查明前进路上的敌情,支队在边区吕梁山区的刘家会停留了七天。11月30日,支队从刘家会出发,冒雪通过离(石)临(县)公路和离(石)岚(县)公路,到达离石县的鸦儿崖,准备越过同蒲铁路。
日军在同蒲铁路沿线及其附近派有重兵把守。同时阎锡山所部在孝义县兑九峪一线构筑工事防备支队越境。12月4日,”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支队绕开阎军防区,从日军控制的汾阳、平遥地区越过同蒲铁路,在过路时打退了日军铁甲列车的阻拦。
越过同蒲铁路后,不久即进入晋南的太岳山区,准备南渡黄河。12月27日,支队顺利地越过冰桥,到达黄河南岸,当即向中共中央报告了这一喜讯。越过黄河,支队便离开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河南地区。12月29日支队在千秋镇附近通过陇海铁路时,受到了国民党顽固派张荫梧所部的阻拦,当即将其击溃。当天下午,支队徒涉了冰冷的洛河。31日,支队进到宜阳县境内,度过了1944年除夕和1945年元旦。这里的群众十分贫困,支队大部分连队以小米粥加红萝卜度过了新年。
经过在日军与国民党军间隙地带的10天行军,支队逐渐进入了敌占区。1945年1月7日,在鲁山城西之耿集附近,打退了日军百余人及坦克、装甲车7辆的阻拦。支队第3大队以一个加强排占领有利地形坚决抗击,掩护主力通过。在战斗中,全排有18人英勇牺牲。此后,支队经过几天的雪地行军,通过日、伪、顽结合部,到达确山县的仪封镇,16日,在确山县以西的瓦岗寨附近击退了与支队遭遇的百余名日军。19日,支队在确山以南越过了平汉铁路,26日,进入新四军第5师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
南下支队于1月23日、25日,先后徒涉淮河后,向豫鄂边境进发。当支队接近鄂北礼山县(今大悟县)三里城,正准备与新四军5师派来的接迎部队会合时,突然受到日军一个中队百余人的阻拦。两军部队当即共同对日军发起攻击,迅速全歼日军。两军会师共同打了胜仗,真是双喜临门。
1月27日,支队到达礼山县的下家河与新四军第5师会合了。随后,南下支队向5师和边区移交了随军南下的干部。全支队在大悟山地区休整了17天,接着又踏上新的征途2月14日,南下支队告别了5师战友和边区人民,向鄂南挺进。支队主力于19日至23日分批顺利地渡过长江,接着迅速南进。支队渡江以后,被日军发觉紧紧追赶。2月26日下午,大冶日军300余人尾追支队至大田畈。支队命第1、2大队与日军激战至午夜,歼敌百余人。支队伤亡30余人。1大队2连连长朱新阳身先士卒,夺敌马刀杀伤敌10余名,身负重伤后壮烈牺牲。
大田畈战斗后,支队继续南进。但是,国民党顽固派疯狂地执行进剿抗日救国军的计划。平江城陷入国民党顽军的包围合击之下,抗日救国军不得已于4月15日撤出平江城,并将部队主力分散到岳阳、临湘、平江、通城和崇阳之间广大地区内,开展游击战争。5月下旬,抗日救国军占领大云山之后,国民党顽军两个师向其发动新的进攻。6月6日晚,部队与顽军1个师遭遇,激战一夜,终于打退了顽军的进攻。在这次战斗中,2支队支队长陈宗尧腹部中弹牺牲。6月下旬,王震率部由湘北地区再返鄂南。部队自从来到湘鄂赣边以来,一直处在同国民党顽军反复周旋中。天气渐热,指战员们感到十分焦虑。这时,得到中共中央及时的指示:抗日救国军挺进华南
南下部队得到毛泽东的指示,沿粤汉铁路两侧经蒲圻、崇阳、临湘、岳阳、湘阴、平江、长沙、宁乡等县,于7月30日进至湘潭以南的上方桥一带。在这里,决定将第4支队留在湘潭地区发展抗日武装,主力于8月5日继续南进,从湘潭、衡山间渡过湘江。8月4日,毛泽东致电王震、王首道和广东区党委,从东江纵队派出一有力支队,于半月至一月内到达湘粤边宜章、乐昌地区,准备与王震、王首道会合,开创湘粤边根据地。
三、南征部队北返
这时,抗日战争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美国也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8月11日,中共中央致电王震、王首道:“苏联参战,日本投降,内战迫近,你们任务仍是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坚决创造根据地,准备对付内战。”
南下部队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欢庆抗战胜利声中,继续火速南进,至攸县地区时,受到国民党顽军的阻击;进至永新东北地区时,又受到国民党顽军的进逼。为了摆脱顽军的追堵,继续南进,乃转道东南,翻山越岭,冒雨行军,于8月17日进到桂东西南的八面山。国民党顽军又集中了8个团的兵力围攻八面山。部队于19日夜越山岭,走小路离开了八面山,24日进入江西省境内的崇义地区,并继续向汝城、仁化地区前进。
这时,广东区党委所派之东江纵队一部已开始北上,前来迎接南下部队。但在此时,南进部队的困难处境愈加严重。国民党顽军从南北两面围追堵截。南进部队就地立足困难,继续前进又不可能。于是决定挥师北返,并将情况报告中共中央。29日,中央军委复电王震、王首道:“你们目前处境异常艰难,在日寇投降,时局变化的情况下,你们确已难于完成原有任务。同意你们即由现地自己选择路线北上与5师靠拢。”
部队在北返期间,仍然不断受到国民党顽军的围追堵截,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穿过江西、湖南两省边境的崇义、桂东、永新、莲花、萍乡、浏阳、平江等县境,经过24天的艰苦行军,于9月23日返回鄂南地区。接着渡过长江,胜利地回到鄂豫皖地区,与新四军5师第二次会师。10月17日,中共中央致电王震:“南支在王、王领导下,克服了由于突然事变所产生的极大困难,胜利地北渡长江,保存了基本力量,中央对全体指战员深表慰问之忱。”
杨庭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