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尚书水库节水灌溉措施

  摘要:尚书水库枢纽工程,位于富平县小惠镇和曹村镇交界的尚书沟道,是一座民办公助的小型水库。尚书水库坝址以上无来水,主要靠东干渠引洪蓄库,灌溉小惠镇8个村60多个生产队2.6万亩农田,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多年来尚书水库缺水严重,冬春灌灌溉保证率80%左右,夏灌灌溉保证率不足40%。本文分析了尚书水库工程基本概括,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水库节水灌溉提出了几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尚书水库;节水灌溉;措施

  一、水库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尚书水库位于桃曲坡灌区东干渠末端。1975年12月动工,1979年3月21日完成大坝主体工程,1996年8月底“验收”。当时仅完成枢纽工程的大坝、放水洞,虽留有溢洪涵洞,但未建溢洪道。

  经2008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造的完成和初步运行,现尚书水库枢纽工程由土坝、放水洞和溢洪道三部分组成。总库容212.5万m3,兴利调节库容151万m3,相应水位582.50m。即:正常挡水位582.50m,最高洪水位583.74m。水库按3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2.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概况

  尚书水库位于石川河流域顺阳河上游尚书沟道。流域面积37km2,河长14.4km,比降36.1‰,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588mm,6--9月集中降雨占全年75%以上。尚书水库水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坝址以上流域来水,另一部分是非灌溉季节通过灌区东干渠引入的石川河来水,以后者为主。总库容212.5万m3,兴利调节库容151万m3,相应水位582.50m。即:正常挡水位582.50m,最高洪水位583.74m。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588mm,6-9月集中降雨占全年75%以上。流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夏季多旱,秋季易涝,秋雨持续时间可长达到十月底,无霜期短,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12.3°C,极端最高气温39.5°C,最低-20°C。

  尚书水库水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坝址以上流域来水,另一部分是非灌溉季节通过灌区东干渠引入的石川河来水,以后者为主。

  二、尚书水库节水灌溉管理措施分析

  1.做好渠系配套设施建设

  结合县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尚书水库灌区的实际情况,必须要拟定科学的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目标。全面配套农田末级渠系配套工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的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提升农田的灌溉率,最大限度的增加灌区农作物灌溉面积,从而缓解灌区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

  2.健全管理制度,推广节水灌溉

  科学的开展水利设施产权划分工作,组建农民用水协会,让农民能够实行自我管理,进而增强灌区农户节约用水以及维护水利设施的意识。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更好的维护灌区农民的自身权益,同时还能够有效实现节水灌溉,管理与保护末级渠系工程。灌区的相关人员必须要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节水宣传工作,同时灵活的运用水费杠杆来对水价进行调节,推广超额累进加价制度,通过调节水价来让灌区内的农户能够自觉的做到节约用水,进而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因此,努力宣传节水灌溉知识和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措施来开展好节水灌溉工作,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灌溉效益,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3.做好末级渠系工程管理工作

  灌区末级渠系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末级渠系工程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清楚的了解管理责任主体,坚持谁收益谁管理的原则,进行划片包干责任,进而强化末级渠系的管护,确保末级渠系工程能够稳定运行;第二应该组建农户用水协会,对于相关问题实施一事一议的办法,组织人员对末级渠系工程开展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同时可以适度的收取一些田间渠道工程的管护费用;最后,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要对末级渠系工程定期检查,强化监督指导工作,同时要做好服务,确保末级渠系正常运行,从而让灌区用水率逐渐提高。

  4.落实管护责任

  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完成之后其管理维护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广大收益农户。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应该由收益人负责,管理的责任根据区域进行划分,并且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收益村组负责自己辖区内的末级渠道工程。各村委会主任人应该担任第一管护责任人,各个小组的组长或者指定的管护人为具体责任人;另外必须要积极健全管护制度,要对渠系工程进行随时的管护,发现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的进行处理。而在渠系工程保护区域之内,应禁止进行取土、挖坑、侵占、填埋等破坏渠系的活动。

  5.完善组织

  对基层灌溉管理组织不断完善是实现上下齐心,有效管护水库的组织保证和重要方式。尚书水库灌区用水严格坚持统一领导、水权集中、分级负责、送水到户的原则,坚持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水量配调工作。成立尚书水库农民用水协会,在协会下设村级护渠用水小组,选择村支部书记兼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职干部作为组员,专门对村内渠道进行管理保护,进行灌溉用水管理以及水费的催缴工作,同时将其列入政绩考核目标,常抓不懈。

  6.依法管水

  应该不断提升用水宣传教育力度以及依法护渠、灌溉管理宣传力度,这样才能够对水库渠道进行有效管理,是开展有效灌溉管理的最佳手段和有效方法。各级管理单位应该尽可能的运用标语、广播、电视、宣传栏甚至通过宣传车向灌区干部和村民群众进行宣传。主要宣传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及《陕西省国有大中型灌区支斗渠改制工作若干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宣传水库管护、灌溉管理知识,让灌区内的人民群众都能够树立依法护渠的观念,能够做到知法懂法,依法用水,增强农民群众的用水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节水意识,让节约用水以及依法用水成为灌区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的理念。对于个别明知故犯的人员,尤其是对破坏水库工程以及控水设施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要严厉处理,依法追求其法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涉及基层干部的应该给予纪律处分,同时进行通报批评或者广播曝光。

  7.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末级渠系工程的建设必须要结合过去农田水利配套工程的组织形式,即是通过政府补助引导、农户投工投劳的基础建设加农建形式。为了更加充分的发挥出中央支农资金的实际效益,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必须要由灌区的管理部门以及县上政府部门共同监督,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由县政府负责资金的下达与拨付,水利部门进行技术指导以及工程验收。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工程规划上必须要尊重灌区农户的意见与建议,让用水户可以参与到项目建设之中,从而让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增强工程管理效率,让末级渠系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三、其他管理措施

  1.强化水资源管理意识

  总的来说,当地相关部门以及村民在水库灌溉管理方面必须强化以下三点意识:首先是水资源是生命之源的意识,要自觉树立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命脉的认识,确立水资源战略作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的观念;其次是水资源的忧患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稀缺的现实,对于水资源应该存有一种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水库灌溉管理的过程中树立节约观念,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确保可持续发展;最后应该树立灌溉管理责任意识,从相关部门到村民,都应该树立科学灌溉意识。

  2.贯彻计时计量水价

  从过去一直以来的水价执行情况来说,因为我省水资源较为短缺,导致供水成本较高,而我县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但是农田灌溉用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必须要推广实施计时计量水价,提高用水农户的节水意识。尚书水库计时计量水价制度的推行,旨在充分发挥阶梯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自从灌区实施了计时计量收费之后,灌区群众的节水意识得到极大提升,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也逐渐减少,而这种水价模式也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和支持。

  3.深入推进末级渠系改造

  末级渠系的主要功能是向末端输配水资源,直接给予农户进行田间供水,在整个灌区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农民群众对于末级渠系的依赖度非常之高。末级渠系工程是否配套,工程建设是否可靠,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灌溉效果产生影响,关系到在干旱之年进行灌溉时水是否能够顺利的输送到田间,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外末级渠系水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对于节水灌溉、农户水费成本等方面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开展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下游用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争抢水资源而导致的很多纠纷事件。

  4.进一步推广小畦灌溉技术

  小畦灌溉是一种用临时修筑的土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灌水畦的田间节水灌溉方法。它不仅使畦内受水均匀,可以实行定额灌水,节约水量,降低灌溉成本,而且能减少深层渗漏和土肥流失壤结构的破坏,有利于改土、增产。小畦灌水技术的要点是确定合理的畦长、畦宽和入畦单宽流量。其地面坡度1/400-1/1000时,单宽流量为2~4.51/s,灌水定为20—45m3/亩;畦长,自流灌区以30~50m为宜,最长不超过80m,畦埂高度为0.2~0.3m,底宽0.4m左右,地头埂和路边埂可适当加宽加厚。根据测算,按照尚书水库近几年年均灌溉引水量,如果采用小畦灌溉,每年可多灌溉现有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一。

  参考文献

  [1]蒲怀春.加强升钟水库渠系工程节水灌溉管理的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09):35.

  [2]刘海龙,沈长.某水库灌溉底孔及引水管有限元分析[J].人民黄河.2012(09):27.

  吴建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