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对照组28例,对干预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对其护理前后进行躁狂评定量表(BRMS)、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及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干预组护理后躁狂评定量表及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自杀风险评分降低,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疗效
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1],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可分为单相障碍及双相障碍,单相多指单相躁狂或抑郁者;双相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显示中国精神疾病中最重的就是情感障碍,有学者研究表明[2],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情感障碍患者病情多反复发作,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住院期间除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外,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能减少自杀风险,促进其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及康复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患者年龄18-55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第十版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的诊断标准: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躁狂及抑郁,排除有其他躯体合并症。(2)首次发病,病程1个月-6个月。
1.2 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入住山西省太原市精神病医院早期干预科的情感障碍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包括安全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应用躁狂评定量表(BRMS)、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及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进行对患者护理前(入院时),护理后(入院后4周)进行评分。收集到的资料和实验数据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确认无误后应用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

2.2躁狂评定量表[3]及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4]评分前未见明显差异,护理后四周干预组两项评分明显降低,自杀风险评估量表[5]评分护理前未见明显差异,护理四周后评分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低,患者自杀风险较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疾病,影响患者复发的因素很多。第一、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疾病缺乏认识,住院期间未达到完全的临床痊愈,患者及家属要求尽早出院,出院后自行调药,甚至停药,引起症状复燃,病情复发。第二、临床治愈患者出院后服药欠规律,病情复发时,家人不能识别其前兆,常常认为患者只是情绪的改变,将其病态的表现合理化,往往等到患者有自伤自杀或伤人行为时才强制性就医。第三、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疾病有病耻感,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些都直接影响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及疗效,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如何对症状的基本识别,增强其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延缓疾病复发,降低住院率。
本研究量本量较小,且对综合护理干预出院后的患者的康复情况未见详细随访,在以后的研究中会加大样本量,并进行纵向研究,使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可信。
4.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自杀风险,提高患者治愈率,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江开达,周东丰.精神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22-132.
[2]李彩霞,樊爱英,王新礼.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双相情感障碍自杀未遂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探讨.2003,4:72-73.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学技术出版社,1998:93.
[4]汤毓华,张明园.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J].上海精神医学.1984(02):61-64.
[5]叶敏捷,季显琼,方春霞,陈瑶偏.中国民康医学[J].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2011,(3):271-273.
于丽萍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