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篮球的教法与学法

  摘要: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同,同一学段不同年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职篮球课在进行施教的时候,即便是同一种教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根据内容的难度进行调整。体育教师在篮球课选用教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及时调整教法,就能取得理想的收效。

  关键词:篮球教学;分册次;分岗位

  篮球教法主要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解法、以肢体动作为主的示范法和用多媒体图版辅助的物体演示法等。篮球教法在体育教学中,基于不同的条件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具体表现为教法、内容相同但学生不同效果各异,教法、学生相同但内容不同效果各异,教法相同但学生、内容不同效果各异等。

  一、篮球教法要注意分层次教学

  中职课上,篮球课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由体育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共同组成。篮球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与教学方法的正确选用密切相关。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在一场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40min的时间内,在长28m、宽15m的区域中,通过急起、急停、变向跑、跳跃等摆脱对手或抢占有利位置,围绕球权展开空中和地面的激烈争夺,身体接触频繁,碰撞多,对抗强度大,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强健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爆发力、对抗性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协调能力等,为技战术的合理运用提供保障。

  在篮球课堂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基础,同一种教法的效果也会有差异。如讲解法,用于不同学生身上具有相对性,即会听讲的,效果明显,不会听讲的,效果相对较差。会与不会听讲,从教法的角度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讲解同一内容的时候,有的可以仅通过讲解,有的需要配合动作示范。同样只是采用讲解的方式,有的可能要求通过生动语言形象、趣味性的描述学生才能听进去、听明白,可有的无需太多的附加条件学生就能掌握动作要领。基于此,教师在使用同一种方法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把握讲解的方式,否则,将影响其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教法在篮球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因学生或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具有较明显的不确定性,体育教法的选用,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定。中职课程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6];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在篮球课的学习中对于学习方法的关注,指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观察,根据学法来调整和选用教法。

  二、篮球队员的训练篮球学员要注意分岗位训练

  1.对中锋学员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对中锋球员的腰、腹、臀和上下肢等大肌群进行练习,使其形成良好的站立姿势以及移动动作模式,做好落地后的缓冲动作,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中锋球员的膝关节,延长中锋球员的运动寿命;同时加强卧推和向上推举的绝对力量,通过100%绝对力量的卧推练习,提高队员胸廓周围的肌肉稳定性,使中锋球员在对抗过程中肌肉骨骼拥有更大的承受力,而站姿上举可以使中锋球员在对抗过程中促进躯干““刚体””的形成,使攻防时的躯干更加稳定,利于力量和能量的传递;卧推和上举练习会促使肩背肌肉的力量提高,肩带肌群能有效地固定肱骨与躯干的合理角度,使得中锋球员在对抗中可以保持胳膊的姿势,在受到干扰之后也能够保证投篮的稳定性。而背部肌肉使得上肢拥有更有效的外展力量,在对抗过程中使中锋球员拥有更大的争取空间位置的能力。

  2.对前锋的体能训练前锋学员的训练。在篮球教学中,对于前锋学员的体能训练,需要提高其10m左右的反复快速奔跑以及变向、变速、急停和弹跳等能力,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重点要加强臀大肌以及股四头肌在绝对力量下的蹬地发力练习,同时还要提高股后肌群在快速力量下的退让性收缩以及臀大肌的离心收缩能力,这样对于前锋球员减少了因快速急停而造成的髌骨应力性损伤的几率这样对于前锋学员减少了因快速急停而造成的髌骨应力性损伤的几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前锋球员的爆发速度以及急停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速度以及急停效率,而提高了股后肌群的退让性收缩能力以及臀大肌的离心收缩能力,只有这样前锋球员在比赛中的接球后的出手速度也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高速对抗的比赛中,即便是前锋球员的出手速度不断提高,原地投篮机会也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对抗下、移动中进行出手投篮,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中还要注重减少支撑点的负重,利用弹性带等软器械增加多维度抗阻移动以及弹跳、上下肢配合协调做工的方法进行身体能力的训练,并配合身体各块肌群的向心收缩以及离心收缩,加强上下肢对称以及不对称下的动作练习,以达到在对抗下能够保证身体姿态的稳定性,在空中能够自如地转换动作姿势并达到稳定。

  3.对于后卫球员体能的训练,。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学生突出力量、灵活、爆发力和速度等能力的训练。对于力量的提高,由于后卫球员不可能像中锋球员可以通过肌肉的围度来提高肌肉的力量,这样会使得后卫队员因为体形的庞大而影响灵活性,为了提高对抗能力,后卫球员更多的要提高脊柱周边肌肉的稳固作用,腹、背、胸、肋等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能力,这样提高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臀髋部位、肩带部位肌群的力量,以提高核心肌群对四肢作向心、离心收缩的支配效能,为后卫球员手臂进行支配球的精准性提供核心区域的稳定支撑保证;对于爆发力量的训练,要与灵活、灵敏性训练相结合,除了通过提高臀大肌与股四头肌的蹬地力量之外,还要提高股后肌群的向心收缩能力,这样可以提高高速下身体快速制动的能力。

  总之,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篮球教学中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体育教师应该多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体育乃至篮球课的兴趣、在篮球学习中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哪些项目的喜好倾向性明显、学生的素质基础和技能基础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有了这些了解,就能确定什么样的教法最适宜。

  参考文献:

  [1]袁守龙.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J].体育科研,2011,32(4):5-11.

  [2]池建,苗向军,米靖,等.现代竞技篮球比赛负荷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45-148.

  [3]王沂.基于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新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1):80-81.

  张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