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开罗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开罗,罗马
  • 发布时间:2014-09-13 14:56

  清晨五点多,开罗的每个角落就会被宣礼塔上扩音器传出召唤人们去清真寺祷告的声音惊醒,这个城市好像从来都没有睡过。

  人们常说“罗马非一日建成”,来到开罗,同样适用。开罗就像一座永远无法完成的建筑,似乎比法老时期修建神庙金字塔的时间还久。

  建不完的开罗城

  从开罗城向周边漫延,沿途有很多红砖建筑,这些未完成的私人建筑相似于中国的城中村,但显然凌乱无规划,它们也许会是永远无法完工的建筑。因为埃及法律规定,未完成的房屋不征收房产税,于是人们宁愿住在没有窗户的一楼二楼,也不想让房子封顶,更不会装修外墙。从高处看,埃及很多楼都是顶层钢筋突起,支着锅盖电视接收器。私人住宅的无序建造占据了尼罗河两岸肥沃土壤。正如埃及博物馆门前巨大的地下停车场已经修了15年,还没完成。

  看似无序的开罗城市建设,内里却像一个极大的旅游宝库。开罗以地标性建筑萨拉丁城堡为中心,清真寺、犹太教堂、基督教堂相依相随,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以及4世纪末至5世纪建造的教堂,10世纪后重建的圣乔治女子修道院、圣巴巴拉教堂、圣乔治教堂、穆阿拉卡教堂(悬空教堂)等占据大街小巷。穿行其间,穿越时空,感受在湛蓝天空映衬下的雪白色塔楼和美丽的十字架散发着基督教堂独有的圣洁和光辉!

  进入开罗城,总会从萨丁堡下绕过,清真寺穹顶和星月塔尖折射成的剪影在暮色中形成开罗独有的天际线。城堡之下,就是占开罗面积达4%的土耳其时代修建的北墓园,这里是一大片低矮黄土色建筑,埃及人幽默地称为“开罗夜总会”。白天我们总能看见有人在墓地进进出出,墓地的布局就像一座小城,活着的开罗人为了给家人扫墓,修建了更大的空间来守护亡灵或者在墓地举行家庭聚会、过夜、野餐,久而久之,他们留下来,生活在这里,人数越来越多,后来政府也为墓地接通水电。就这样,开罗城这里下面是墓地,上面住着活人,14世纪以来,这成了一片属于生者和死者的居所。

  慵懒地享受阳光

  你可以说,埃及人很悠闲,从这一点看他们似乎更接近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他们喜欢在古城墙下席地而坐,他们喜欢在清真寺里度过一整天,但我理解,阿拉伯人生活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是没法工作的,就像我们国家,室外温度超过40℃就要取消户外作业,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人只剩应付炎热的本能了。

  埃及人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下午2点,吃午饭后便极少出门了,他们守着家人享受天伦,因为这是他们的私人时间。不需要酒吧,不去K歌,就算是抽烟,也是不便于携带的水烟,只能在家里享用,每周五休息一天。但这并不意味着埃及人没有娱乐,街头到处是电视电影明星的大照片,肚皮舞、苏菲舞是埃及人传统舞蹈,大多数酒店、游轮上都会有表演。

  开罗的拥堵是出了名的,全国近900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居住在开罗。但开罗的街头几乎看不到一辆新车,因为他们懒得修车。买一辆新车的价格大约相当于国内的三四倍,而且维修价费高,所以你在街头所见尽是破烂不堪甚至用绳绑着车灯就跑的车。但作为石油国,埃及的油价也是低得惊人,1埃镑就能买到1升。

  在埃及这个教育和医疗免费的国家,公共设施服务同样很便宜,公交车全程,也只需0.5埃镑,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公交车没有站台没有车门,人们用各种手势表达上车下车的请求。地铁不到1埃镑,但有严格的男女车厢之分,前车厢为女性车厢,男乘客不能登女性车厢,否则会被处以100埃镑以上的罚款。

  埃及的Bazzar

  卢克索集市和埃及最大的集市汗哈利利是最有代表性的。因为一路被“One Dollar”的搭讪狂轰滥炸,进入市场都特别紧张,觉得每处都是陷阱,无时不保持着警惕,但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件东西,又达到你的心理价位,就买下吧!

  卢克索集市与卢克索神庙一街之隔,当我的同伴在一个埃及手工布艺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买卖双方都一头大汗,店主坚决不再让步,无奈地说,“I‘m easy,you’re so hard.”我只能说,也许我的同伴并没有真的喜欢那件东西到非买不可的地步。埃及人在讨价还价中总有种幽默乐观以及天然的骄傲,充满着各种乐趣。

  市场里有各种香料、地毯、古玩、织物等,很多人来卢克索Bazzar的原因是,这里的东西更本土化。

  到达开罗汗哈利利市场的时候,正是埃及斋月即将开始的头一天,所以特别热闹,埃及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准备斋月需要的用品。第二天,埃及全国的人将进入斋月节。从日出到日落,禁食禁水,不能发脾气。我想一个人每年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约束自己,控制欲望,静思反省,这会是怎样一种人生!

  离开埃及的前一天,我们在开罗见到了埃及的旅游部部长助理纳塞尔先生,他曾经是埃及驻中国大使馆的旅游参赞,开罗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与我们的简短谈话中,他充满诚意:“埃及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游客的人身安全,早在一年前,埃及旅游部、国防部和内政部携手就旅客安全问题进行统一管理。从游客入境开始,地接社的导游必须每日汇报团队行踪,所有旅行社接团大巴上均装有摄像头,由政府工作人员24小时监控。旅游警察遍布各景点,游客随时可向他们求助。埃及国内局势已趋于稳定,请中国游客放心来玩。”纳塞尔还表示,为了简化签证手续,埃及与中国政府正在协商落地签问题,期待很快可以落实。

  我开始期待下一次埃及之行了,我想从西奈半岛开始,沿红海岸边再来一次度假,北至亚历山大港,南至阿布辛贝神庙,西至Western Desert,就算这样,恐怕也只了解了埃及的万中之一。

  文、图>杨晓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