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红魔解析——传奇继承者
- 来源:汽车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德红魔,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09 12:26
超越二字看似简单,但人类却用了43年的时间,才将田径百米成绩提升了0.37秒。对于性能跑车,圈速每提升0.1秒都是宝贵的,它是研发人员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速度提升不仅涉及到动力、刹车和弯道性能,整车的平衡性对于纽博格林北环这种落差极大的山地赛道而言更为重要。
我们ams中德团队为什么要发起对BMW M4(F82)的探究?答案很明了,因为在超级测试中,全新BMW M4在纽博格林北环的圈速达到了7分52秒,它比BMW M3(E92)快了13秒之多。对于这个成绩,我们ams中德双方都为之一振。因为纽博格林北环这条赛道的长度及难度就像我们的高考制度一样,在全世界都是闻名的。而8分钟的时限好比性能车的“一本线”,每一个参加测试的车型都盼望着计时器停止在7分59秒之前。
对于BMW M4(F82)它具有先天优势,可以说它就诞生在这里。两位身经百战的BMW DTM车手在这里驾驶BMW M4(F82)原型车进行大量的测试和调校工作。
这就像高考复习冲刺阶段获得了出卷老师的谆谆教导。必须承认,当得知全新BMW M4的发动机由原来的8缸减为6缸后,我内心的确有些许惋惜,它标志着自吸时代的结束。不过这种失落感是相当短暂的,因为BMW M4搭载的S55B30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无论在功率还是扭矩都有大幅提升,尤其是在550牛·米扭矩平台后(1850转~5500转),还继续出现了431马力的功率平台(5500转~7300转)。
按下启动按钮,瞬间的轰鸣低沉有力,由于采用锻造活塞、连杆和曲轴,发动机的转动惯量很小,转速变化犹如赛车发动机般活跃。这好像也在催促我抓紧安装测试设备,纽北的大门在向我们敞开。热身圈,赛道布满了大落差弯道,这让我感到了明显的失重与g值。不过因为全车减重和全新的电子伺服助力转向系统,BMW M4(F82)在这里非常从容。方向盘可感知路面摩擦的细微变化,所以很容易控制车辆的精确走线。为了取得最佳成绩,我们选择了天气渐凉的傍晚,低温有助于涡轮增压器泵送给发动机含氧量更高的空气。
把动力输出、转向和悬挂都设定在最运动的状态并关闭DSC。出发!在直道末端,车速已飙升至270公里,全力刹车,6活塞卡钳瞬间抱住直径400毫米的碳陶制动盘。车身姿态堪称完美,轮胎死死地抓住地面,车尾没有任何摆动。3挡全油出弯,车尾处于似漂非漂的临界状态,这是车手最喜欢的状态。是因为后桥差速锁在毫秒级内调整左右轮的锁止系数(0~100%),保证了动力不会有一点流失。碳纤车顶同时降低了重心,配合前255毫米,后275毫米的米其林PSS轮胎,横向加速g值最大达到了1.3g。此时你需要有足够的体力来支撑头部,因为这条20.6公里的赛道有太多锻炼颈部肌肉的机会。
计时器的数字在不断增长,BMW M4(F82)离终点的距离也在迅速缩短。打破原来BMW M3(E92)的记录是肯定的,焦点只集中在提升幅度。此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感开始凝聚在车内。我们要保持镇定,继续把握精确的刹车点和精准的走线。而BMW M4(F82)也非常愿意配合我们完成挑战:双涡轮增压器持久保持着1.3bar的增压压力;刹车温度上升后,反而制造了更好的减速效果。所以当计时器停止在7分52秒的时候,我们深呼一口气。是的,这个成绩让时间倒流了13秒。如果把时间换算成距离,BMW M4(F82)大约领先了700米。如果是直道,你只能从后视镜中隐约看到一个车影,但这里是纽博格林北环,它早已消失在所有视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