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进入位于芬兰北部,北极圈内的诺记轮胎测试场那扇具有冰雕设计感的大门时,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熟悉是因为2013年冬季我来过这里,而陌生感是因为我对这里的多达近40条冰雪赛道的特点并不熟悉。很显然,这次我不是来这里参观度假的,而是要和诺记轮胎公司的测试小组共同对7个轮胎品牌的冬季轮胎产品进行综合性的对比测试。
测试工作在这里是不间断的,从冰期开始一直到来年的冰期结束,测试小组是按每周或每两周进行工作的,他们从总部赫尔辛基出发,带着不同的任务来到这里,有的为新产品做测试、有的为新配方做测试,还有就像这次,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在严寒的冰雪赛道上一决高下。由此可见,为什么诺记轮胎在欧洲、俄罗斯及加拿大深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为什么有雪地之王的称号就显而易见了。
测试环节安排得相当缜密,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7点出发时依然漆黑一片,一般天亮也要9点多之后了,他们的测试总监很早就到达测试场,第一项工作就是依据今天气温、湿度和风力的变化来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他给我下达的指令很清晰,重复所有测试员测试的项目,然后给出评分和感受。
翻过两座小山坡,再穿过一片密林,眼前出现了一个开阔平直的雪道,估计有近1公里长40米宽,很像我们在北京八达岭的测试场,但边上就是厚厚的雪墙。雪地的加速刹车测试显得简单轻松,7款轮胎对于纵向抓地力的表现截然不同,诺记Hakkapeliitta R2冬季胎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抓住一鞋高的积雪,由于特殊配方可以使胎面的材料特别绵软而且有韧性,独特的胎面花纹不仅可以有效地抓住松软的积雪,同时还有自洁能力,防止冰雪糊住轮胎的表面,增加抓地力。
接下来的变线测试就更有难度了。60公里车速改变方向,四条轮胎瞬间同时滑动,通过方向盘和油门踏板对车辆的姿态进行控制,车辆横向滑行2秒后得到控制。在车身得到控制后车尾不会出现多余的摆动,不断提升车速,出色的冬季轮胎可以用接近90公里的车速在40米宽的雪墙之间连贯地横向移动。
之后的雪地操控和冰面操控测试对于我来说才是真正的挑战,尤其是近4公里的雪地测试,在密林深处蜿蜒曲折,跑了四五圈之后才开始对每个弯角熟悉起来,有一条并不算笔直的直线,车速可达100公里每小时,之后的掉头弯车速必须降至30公里以内,否则雪坑和粗壮的松柏会张开它们的怀抱欢迎你的到来。
幸运的是这次测试车是前驱的奥迪A3,车身反应敏捷,动力输出温和,所以在冰面的测试就相对简单了许多,控制好车速,避免过多的转向不足,同时在正确的时间做出快速地反打方向盘的动作,防止车尾肆意地滑动而失去最佳的行驶线路。出色的冬季胎即使在光滑的冰面上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抓地能力,反之会让车辆寸步难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登山测试,通过不停地回转爬到近15层楼的高度,此时纵向抓地力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这3天的协同测试,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知己知彼、什么叫不断创新、什么叫脚踏实地。
现在我国大部分北方城市开始进入深秋,而更偏北的地区准备迎接入冬的第一场雪,我相信诺记轮胎的测试场和各个测试小组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捍卫雪地之王的称号。
撰文、摄影:王威 设计:李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