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艺术品!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艺术品,赛车,艺术
  • 发布时间:2015-11-17 11:37

  勒芒艺术车回顾之法拉利、宝马、阿斯顿·马丁篇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的7款保时捷艺术车,这一期我们与各位一同分享来自宝马、阿斯顿·马丁、法拉利等品牌的艺术车,看它们如何诠释赛车艺术与勒芒精神。

  赛车是汽车工业技术巅峰的完美展现,它们并非冰冷的钢铁,却是融汇了热情的工业艺术品。不仅如此,绘画艺术与赛车的美丽邂逅,使赛车更加富有生命力。赛车车身上不只有赞助商的LOGO,设计师们打破赛车的形状结构局限,用心地搭配各种图案与色彩,让我们对车的无限想象力成为现实。这样的赛车驶上赛道,更加展示出动与静、竞赛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当你看到它们,就能切身感受到它蕴含的能量。

  上一期,我们介绍的保时捷7款艺术车如此惊艳,让我们实在难以忘怀。然而勒芒的赛场上并非只有保时捷才有艺术车,在勒芒赛事中“献身”艺术的赛车,还有来自宝马、阿斯顿·马丁、法拉利等大名鼎鼎的品牌。不同的品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勒芒精神。如此一来,勒芒战场不仅仅是赛车性能比拼的圣地,同样是“颜值”PK的战场。

  巧变鳄鱼身

  Audi R8 ALMS(2000,Team Joset)

  提起鳄鱼,很多朋友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小人书里无恶不作、阴险狡诈的动物形象。不过正如东西方对“龙”的看法不一,鳄鱼在东西方人的眼中也不尽相同,在西方人看来,鳄鱼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一员,这种爬行动物也有它可爱的一面。

  “Race of a Thousand Years”是美洲勒芒系列赛(ALMS)在2000年赛季的最后一站,这场比赛的名称直译过来大概就是“千年一赛”的意思。为了纪念这场世纪之交的比赛,奥迪老牌车队Joest车队特意盛装出席,为77号R8赛车设计了一身充满自然气息的艺术涂装。该车前鼻锥、座舱前后、车尾延伸处均绘有鳄鱼鳞片,而车身其他部分涂有蓝色和土黄色,非常像泥土与沼泽,于是乎,整个赛车看起来就像一只潜伏在沼泽中觅食的大鳄鱼。而车身左侧绘有一只鹦鹉,这只在“鳄鱼”身上休息的鹦鹉为新车带来一丝轻松与活跃。

  与涂装同样充满传奇色彩的还有比赛状况。周五第一节自由练习赛后,驾驶这台赛车的勒芒老将AllanMcNish一度因为背痛而被迫暂停,接受临时治疗。不过这位苏格兰车手最后还是坚持参加了周日的比赛,在正赛中,这只“鳄鱼”以225圈的成绩领先第二名21圈的巨大优势夺得冠军。这也令“鳄鱼”成为近代赛事中成绩最好的艺术车之一。别忘了这是2000年,奥迪R8才刚刚推出不久,奥迪的获胜绝对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当时与奥迪同场竞技的对手大多有美国本土支持,例如凯迪拉克、克莱斯勒和潘诺兹等,奥迪这次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这些主场作战的品牌,还是相当自豪的一件事。赛后,车组成员之一的Rinaldo Capello回忆道:“这是场充满艰辛的比赛,早上暖场练习赛结束后,我们甚至不确定我们是否合适参赛,因为Allan身体状况不佳,加上我们的赛车也在先前有所损坏。不过最终我们还是达成了目标。整场比赛的困难指数和激烈程度完全可以和勒芒相提并论。”

  彩虹的秘密

  BMW M3 GT2(2010,Jeff Koons)

  宝马拥有悠久的艺术车传统,宝马艺术车自1975年出现以来一直被誉为“艺术车leader”。随便搜索一下artcar关键词,你会发现搜索结果十之八九指向宝马。或许,你还会在其中发现这样一台“彩虹车”——参加2010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79号M3 GT2。这是有史以来第17辆被宝马官方承认的艺术车(为防假冒,此车贴有镭射肾型标签及防伪独立编码——当然这些都是开玩笑)。既然是官方作品,其来历就注定不简单——这宛如流动彩虹的涂装是由美国波普艺术大腕Jeff Koons设计的。

  按Koons的说法,此车涂装精选于赛车相关的图形,将形状、色彩、速度与爆发力结合。“宝马艺术车有如充满力量与朝气的生命,你可以和它融为一体,并借助它的活力实现自我超越。”当年,宝马在这辆艺术车的发布工作上花了不少心思,特地用直升飞机将赛车运到挪威600多米高的悬崖上拍照!在勒芒正赛期间,这款赛车的确验证了设计师的说法,在直播镜头前释放它独有的张力与美感。但不巧的是,此车在开赛几小时后便遭遇了机械故障,历经数次维修,终在第53圈宣布退赛。

  不对称的完美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GTE(2013,Jonathan Wesley)

  阿斯顿·马丁赛车的涂装向来都有鲜明的特色,他们的艺术车也更加有独特的魅力,2013年97号阿斯顿·马丁艺术车就是其典型代表。这款由Jonathan Wesley设计的涂装希望透过深浅颜色的对照与搭配,体现勒芒24小时比赛昼夜交替的轮回。不难发现,从整车效果来看,这款涂装在“装艺术”的同时还兼顾了马丁的长期赞助商——Gulf海湾石油的设计元品,其来历就注定不简单——这宛如流动彩虹的涂装是由美国波普艺术大腕Jeff Koons设计的。

  按Koons的说法,此车涂装精选于赛车相关的图形,将形状、色彩、速度与爆发力结合。“宝马艺术车有如充满力量与朝气的生命,你可以和它融为一体,并借助它的活力实现自我超越。”当年,宝马在这辆艺术车的发布工作上花了不少心思,特地用直升飞机将赛车运到挪威600多米高的悬崖上拍照!在勒芒正赛期间,这款赛车的确验证了设计师的说法,在直播镜头前释放它独有的张力与美感。但不巧的是,此车在开赛几小时后便遭遇了机械故障,历经数次维修,终在第53圈宣布退赛。素,GULF的天蓝色与橙色搭配的涂装,是很多车迷心目中赛车涂装的经典,这辆阿斯顿·马丁赛车堪称艺术与实用的标杆。

  在比赛开始阶段,此车曾领跑GTE组。在同队95号赛车车手Allan Simonsen因事故不幸离世后,97号车组誓言以组别冠军纪念队友。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比赛尾声,同队99号赛车在雨中打滑失控,冲入防护栏退赛,孤军奋战的97号赛车被迫选择提前进站。在安全车出动时,选择了错误的时机进站,导致这台艺术车被活生生地卡在了维修站出口(等待维修区红灯,等下一辆安全车通过)。在最后时刻将快到手的组别冠军拱手让给刚刚重返勒芒的保时捷厂队(911 RSR)。不过,有礼貌的保时捷最终还是将这个1-2 finish替97号马丁车组献给了Allan Simonsen,圆了他的冠军梦。

  非主流的延续

  Aston Martin V8 Vantage GTE(2015,Tobias Rehberger)

  阿斯顿·马丁也有搞怪的时候。如这台V8 Vantage,第一次看到这车的涂装,我顿时傻眼了,只想用三个字来形容它——“非主流”(发廊里不妨贴上此图,备注个“2015年最潮艺术发型via Aston”),但很明显,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由于我的艺术细胞严重不足。咱们还是听听涂装原作者,德国艺术家Tobias Rehberger的评价吧:“当这台赛车处于静止状态时,你便能体会到它的速度与动感,这款艺术涂装源自我对失真感的喜爱,如汽车运动方式、光学效应、伪装和视觉混淆等,这些元素也经常出现在我此前的作品中。”对了,忘了告诉你,Rehberger还是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得主。

  厂队车手Darren Turner是Rehberger的忠实粉丝,曾在媒体采访时对这“非主流涂装”大加赞赏。不过从车检日开始,“祝福”此车尽快退赛的声音似乎不在少数。的确,这款酷似伪装测试车的赛车在直播镜头前显得有些凌乱,从远处看过去更像是像是一只幽灵,灰蒙蒙的一片。最终,这台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 GTE在奋战110圈后因机械故障“不负众望”地进入退赛名单。不知道当时看勒芒直播的你是否也曾发出了类似“Yes,Yes,Yes!”的“悲痛惋惜”声?

  前方施工请绕行

  Ferrari 458 Italia GT2(2012,Egidijus Guzauskas)

  呃,你确定这是辆艺术车,而不是个移动的修路警告牌?——前方施工,请绕行!我不敢确定,但是有人敢——JMW车队的评委!

  故事是这样的。2012年,邓禄普联合英国JMW车队举办了一场勒芒艺术车涂装比赛,被选中的作品将出现在66号法拉利458赛车上。来自全球的各路优秀作品集中涌现,然而JMW的评委们偏偏鬼使神差看上了这个我们看来乏善可陈的路标式涂装。

  的确,邓禄普和JMW均是业内的翘楚。前者不用赘述——20年前许多厂商车队在勒芒还是首选邓禄普的。如今全部WECLMP2组车队都是邓禄普用户,而大名鼎鼎的邓禄普桥(Dunlop Bridge)也是勒芒赛道最经典的人造景观之一。JMW车队是由曾经的ELMS法拉利准厂商队Virgo改组而来,要知道5、6年前Virgo曾多次力压Proton车队保时捷赛车,为法拉利夺得了ELMS分站及年度冠军。但这次艺术涂装似乎并没多少人买账。不知道当这台车在第204圈退赛时,你有没有感叹道:“这个动态路标终于停下来,卧在那里发挥警示作用了!”

  焊出来的雕塑车

  Morgan-Nissan LMP2(2013,Fernando Costa)

  2013年适逢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举办90周年,为此比赛组委会特别和法国Oak Racing车队合作,推出了一款纪念意义十足的“官方艺术车”。这台艺术车同时也是勒芒LMP2组别历史上第一辆艺术车。这台色彩鲜艳的艺术车由法国雕塑家Fernando Costa设计,设计师本人非常热爱赛车运动,尤其钟情于勒芒赛事。对于他来说能为勒芒设计艺术赛车是非常荣幸的事情,艺术车是体现对赛车激情的理想载体。

  与其他艺术车不同,这辆45号Morgan赛车非常特别,车身上众多富于法国特色的路标不仅象征着法国南部风情,而且还提醒人们无论在赛道和普通道路上都要安全驾驶。如果走近这辆车,你会发现它身上的一块块路标并非图案,而是实实在在的金属路标。设计师Costa用他最喜欢用的特殊材料将这辆车打造成了一座真正的雕塑。为了打造这辆特别的艺术车,Costa先将1000个铆钉装到赛车的碳纤维车体上,再将一块块钢板制成的路标焊到钉子上,全车的焊点达到了20000个。如此复杂的工艺对制造是极大的考验。每一块钢板都要合理安排,艺术设计的同时还要兼顾赛车的重量与空气动力学,不用细想也能理解打造这台赛车有多困难。同时也令人担心,这么珍贵的艺术品,要是发生事故得多心疼啊。多亏了Dassault系统设计工作室先进的设计与三维建模手段,才将设计师的创意完美实现,使这辆赛车的车身达到艺术设计与先进的制造技术的完美融合。无数块精心设计、焊接起来的彩色标识采用融合波普艺术、涂鸦艺术和现实主义的手法幽默地讲述着道路上的一个个情景故事。

  令人遗憾的是,官方纪念涂装以及设计师的辛苦打造并没有保佑这辆LMP2组别赛车取得佳绩。正赛246圈后,这辆Morgan赛车由于机械故障宣告退赛,不过3位车手在比赛中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安全驾驶”的理念。最终,虽然该组别冠军被同队25号赛车取得,但是这款45号车的模型车则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年最畅销的赛事纪念品之一。

  撰文>傻豹豹赛车工作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