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120载 斯柯达的故事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斯柯达,军工,自行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7 11:54
斯柯达的成长并不如我们在中国市场看到的那么一帆风顺,在长达120年的历史中,它也曾经历巨大的困难时期,才成为如今质量可靠且非常实用的品牌。
今年是捷克汽车品牌斯柯达创立120周年,这个百年品牌如今拥有不少辉煌业绩:全球年销量超百万辆、德国本土市场进口车品牌长期销量冠军、进入中国市场不到十年就从零增长至年销量超过20万辆。
在神州大地斯柯达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它赢得的普遍口碑是,这个品牌质量可靠又非常实用。但斯柯达的成长并不如我们所见的那样风光无限,他们曾经历过巨大的困难,其命运也与捷克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源起军工
SKODA Auto最早可溯源至奥匈帝国的SKOD AWorks,一个在1859年由当时波西米亚王国贵族Count Arno St Waldstein男爵在Plzeň创立的作坊式铸造厂。1869年一位名叫Emil.koda的企业家、工程师购买并将其更名为SKODA,他的励精图治使之壮大成为奥匈帝国最主要的军火供应商。他们的民用铸造件也全球闻名,当时尼亚加拉瀑布水电站使用的管道、苏伊士运河的水闸都采用他们产品。到1917年一战快结束时,SKODA仅在Plzeň就有三万五千名员工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柯达从军工扩展到其它领域,开始生产蒸汽机车、轮船、飞机等各种产品。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斯柯达带翼飞箭商标,就是在这一时期首次采用的(确切地说是1923年)。就在1924年,作为扩大民用产品份额的一步,他们收购了Laurin-Klement汽车公司,今天的斯柯达汽车诞生了。
从自行车到汽车的L&K
Laurin-Klement的创立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894年的一天,26岁的书店老板Václav Klement的德国造的自行车坏掉了,到处找不到配件,只好寄回德国厂家,还附上一封捷克语写的信,提出让他们把自行车修好再寄回给他。没想到漫长的等待后,等来了一封德语写的回信:“如果你希望得到回应,你应该试着用我们能看懂的语言写信,谢谢。”Klement气坏了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他于是和Václav Laurin合作,在捷克老城Mladá Boleslav开了一家自行车店,此时正是1895年,这也是斯柯达品牌的诞生时间。
随着生意的顺利发展,他们开始生产自己品牌的自行车。1898年,他们尝试着造L&K的第一辆摩托车,把发动机装在自行车把上驱动前轮,结果驾驶起来不是很稳定,Laurin一次试车时还磕掉了门牙。重新设计车架结构后,他们在次年推出改进后的摩托车,发动机移到车架最底部。1900年,已有32个工人的L&K生产了150辆摩托车,交付给位于伦敦的Hewtson公司销售,马上受到媒体关注。
当时,参加比赛是提高声誉最好的办法。L&K首次参加摩托车比赛是1901年的巴黎—柏林大赛,他们的赛车以第一名到达终点时,终点处计时点竟然还没有开始计时;著名的1902年巴黎—维也纳大奖赛,L&K的摩托车是唯一一台全程1430公里都没有出现故障的赛车,L&K很快在整个欧洲都小有名气。
所以现在亲爱的读者们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每次环法自行车大赛都只有斯柯达汽车有资格一路保驾护航?毕竟自行车是斯柯达企业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是Laurin和Klement这两位创业先驱为后人留下的珍贵遗产。
彼时汽车刚刚诞生,L&K也开始开发他们自己的汽车。很快在1905年,他们的第一辆四轮汽车Voiturette问世,装有一台水冷双缸7马力的发动机。这台车的销售十分成功,L&K受到鼓舞后,决定从1908年起停止摩托车销售,专注汽车生产,并在次年得到曾在戴姆勒奔驰工作的工程师Otto Hieronymus加入,设计能力大大增强。
战争的阴影
度过金融危机后,斯柯达在30年代推出一系列新车型。新的底盘采用了一根中置管状大梁,四轮独立悬挂,和原有的框架式设计非常不同。这个底盘在1933年推出的420型(又叫Popular)上首次使用,随后又被用在Rapid、Favorit和Superb车型上。新的斯柯达显然非常受欢迎,到1938年时市场占有率就达到全捷克斯洛伐克的39%。加上收购之前就许可生产的西班牙豪华品牌Hispano Suiza,斯柯达的产品线一度异常光鲜。
然而战争的阴影再一次笼罩在欧洲上空。1938年后,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德国吞并,随后整个国家也沦陷了,斯柯达的工厂被用来加工武器和飞机零部件。到1944年,斯柯达仅生产了683辆汽车,其中民用车只有35辆。而从1940年起,盟军就一直不间断地对斯柯达的工厂进行轰炸,到1945年4月最后一场轰炸结束时,整个斯柯达公司被夷为平地,生产能力几乎完全被摧毁。
战争的结束终于给斯柯达带来了转机,工厂得以重建,公司也被纳入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经济的一部分,被收归国有,开始恢复生产战前的老产品。这一时期斯柯达的质量还是比较稳定的,由于品牌的知名度非常大,斯柯达除了满足国内需求,也出口到西欧甚至北美,为他们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这一时期最为精彩的一个插曲还跟赛车有关:斯柯达的小排量后置发动机运动车型的性能在当时还是非常不错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105/120和130RS,因为发动机布置的相似性,他们甚至被人称为“普通人的保时捷”。与其他东欧国家的汽车公司不同的是,斯柯达积极参加欧洲的汽车赛事,而且成绩还不错。最令他们自豪的莫过于连续17年赢得英国RAC拉力赛小组冠军,当然这些小排量的赛车不可能与最高级别的其他品牌竞争,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斯柯达设计的经典。
实话实说,比起苏联和同盟国的产品,如拉达、莫斯科人,波兰的FSO,南斯拉夫的Zastava和东德的Trabant,斯柯达的质量和性能实在好太多了。在大批拥趸的追捧中,捷克人的国宝级企业气势豪迈地大跨步走进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命运的转机
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的到来,斯柯达命运的真正转机终于来了。1990年,新的捷克政府选择了大众作为斯柯达的合作伙伴,随后大众的控股比例逐年上升,直到完全控股,斯柯达成为了大众集团旗下的第四个品牌。
在大众集团的技术和投资支持下,斯柯达的工程和造型设计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产品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在产品品质和新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帮助下,西欧国家乃至全世界、特别是中国消费者对斯柯达品牌更加的喜爱了。从九十年代末起,斯柯达在消费者满意率调查中就常年保持领先地位,捷克民族的勤劳智慧再一次在这新的科技平台上得到了展示。在斯柯达人不断的努力、企业深厚文化的熏陶和对技术、质量的不懈追求下,今天的斯柯达早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舞台上一颗最闪耀的明星!
撰文>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