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中央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鼓励政策是一本好经,但是到了下面,被歪嘴和尚唱砸了,严重打击甚至扼杀了中国电动车。
鲍文光,中国电动车市场销量第二的“知豆”电动车公司总裁,他刚从意大利回国,一下飞机就直奔我家报告好消息:知豆战胜奔驰SMART、大众UP、菲亚特500等传统车型,被意大利米兰市政部门追加采购800辆。
谈及知豆国内市场,鲍文光却有些黯然神伤。他说,中央大力发展电动车的政策力度大、补贴及时,但是一些地方配套补贴迟迟没有出台,反而设置一些难以逾越的高门槛:把补贴当作诱饵,变成招商引资,准入交换,地方保护。地方城市的电动车准入和补贴遥遥无期。
笔者认为:中央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鼓励政策是一本好经,但是到了下面,被歪嘴和尚唱砸了,严重打击甚至扼杀了中国电动车。
鲍文光告诉我,一个电动车品牌进入某个城市,国家补贴是能拿到的,补贴分三档,5万元,4.5万元,3.15万元,按照行驶里程划分。城市微行是知豆的理念,300公里、500公里,“这些我们都能做到,但是我的技术生产路径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不需要,只要有补贴就行,最低档也没关系。”
按照工信部等部委的电动车技术审核,知豆是达标的,进入各大城市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不同城市有不同门槛和对策,对电动车企业和经销商的遏制和无情,是电动车鼓励政策制定者始料不及的。
知豆一年来就在各地遇到以下情况:第一种,地方政府要求与企业注册地同等条件置换——这是帮本地企业站台,变成特权了;第二种,就是打太极拳,为了应付国家四部委的检查,地方补贴政策迟迟不出台;第三种,是你必须在我这个城市注册公司,以后在当地上税,成功招商引资,我再给你补贴。国家有88个新能源补贴城市,知豆没能力财力在88个城市都建分公司;第四种,不注册也可以,你必须要用当地的几个零部件——电池、电机,不用就不能进;第五种,你可以进,我出台的政策,是省里面拨30%,市里面拨40%,还有区里面拨30%,任务层层分解,资金各自独立。本来补贴就是企业找市里面搞定,现在要在三个部门跑几个月。
鲍文光说,给力的地方政府也有,武汉、临沂,政策一出来马上兑现,尽管武汉当地就有东风、雪铁龙的电动车,但是对知豆一视同仁,而且有过长江大桥免收过桥费的优惠,的确有九省通衢的大手笔。知豆去年拿到补贴有3个城市,今年将近有10个城市。“在这些城市去年卖车我们垫付的补贴,今年终于拿到了。
“因为经销商在当地交税,地方一旦有补贴应该给经销商。但是如今经销商卖车越多垫钱越多,资金都压死了,成了赔本买卖,维持不下去。如果千辛万苦建立的销售网络瓦解了,电动车也就完了。
“这个钱由我们来垫。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知豆从去年下半年出台了政策,已经垫资补贴了7个亿。”鲍文光说,知豆有将近2400号人,就干一件事情,做知豆一个产品,所有人120%的精力都在这儿,所以从研发、制造、渠道、售后服务,到上下游供应链,我们是最齐全的,电动车就是我们的主营业务,我宁可拼死一搏,也不愿意等死。”
英雄气概何等悲壮!不能让歪嘴和尚扼杀电动车。
李安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