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rossover的“应然”与“实然”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Crossover,混种
  • 发布时间:2012-11-02 15:12

  在历史和文化上,中国人素有对混种的图腾崇拜。

  在聊到“混种”主题时,美编马光普老师就深刻指出,龙本身就是集兔眼、鹿角、牛耳、驼头、蜃腹、虎掌、蛇颈、鱼鳞、鹰爪,九种动物符号合而为一的混种图腾。外国人以其为怪物,而中国人却骄傲地自称“龙的传人”。龙作为传说中的神兽,一种经过想象力加工和神秘主义神化的超然存在,不啻为中华文明意识形态及审美价值的剖面,显示出我们对全知全能力量的崇拜,以及我们在混种车这类“集成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再比如说鸡尾酒。有人说鸡尾酒是想象力的杰作,这个东西勾兑上那个东西,再加上点别的其他东西,一通搅和,就出来一杯色彩斑斓的液体,酒量不好,转眼即挂。

  混种这件事情有点像调鸡尾酒,有诸多讲究和N种配方或手法,当中对风情和格调的品味也往往大于对产品的实质性能和功能的苛求。

  所有鸡尾酒中,就数马天尼调法最多,有人说多达268种,共性是口感锐利深厚,随着调法和配方的不同,在辛辣的基调上还能演化出丰富的味道和层次。理论上这种不同元素之间的勾兑搭配存在无限的可能——就拿酷绝人寰的英国军情六处特工007詹姆斯.邦德最爱喝的马天尼来讲,它的配方和做法是——正如你在007系列电影中不厌其烦地听到的那样:“一杯干马天尼,三份戈登琴酒,一份伏特加,半份莉兰开胃酒,然后加入一薄片柠檬皮,”临了还不忘加一句牛叉哄哄的“Shaken, not stirred”(摇匀,不要搅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生化学家还专门对此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是啊,你也觉得他们吃饱了撑得慌吧),发现摇匀的马天尼可分解过氧化氢且只损失0.072%的过氧化物;而搅拌的则会损失0.157%过氧化物。换而言之,摇匀的比搅拌的富含更多抗氧化剂,或许这正是007他老人家那么多年越活越年轻、越老越能打的保养秘方。

  由此可见,要“混”得好有多少细节和讲究,毕竟是有闲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嘛。苦逼的草根百姓有辆捷达就已经屁颠儿屁颠儿了,何来这些处处透露贵族优越感的挑剔“品位”。混种车型的技术和工程与传统车型其实并无根本差异,奥迪A7完全可以视同于Fastback版本的高级A6,几乎相同的馅儿,换副骚包而讲究的皮囊就能再向另一拨儿人兜售,而且还一点儿不便宜。耍帅耍到了讨打的程度确实叫人窝火,要是能打得过的话,估计酒保也就毫不犹豫地报以老拳了。

  当然,混种也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杂交优势”。遗传学家指出,经过混种杂交,生物通过继承其父母的不同的优势,可能获得一个更好的生物特性。从优生学角度来说,混种更有利于集成双方的优势基因而避免隐性病变基因的突变。这大概也为人民群众普遍认为混血儿更漂亮的迷信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还别说,混种车型貌似也确实普遍比传统车型长得好看。由此我不得不含泪劝告,无论爱情有多伟大,琼瑶小说里那些表哥苦恋表妹的关系不应提倡,《雷雨》里的一家人胡搞的关系更是危险。

  纵观当今全球汽车产业,模块化设计开发已成蔚然大潮,在飞行汽车和水陆两用汽车都能上路的今天,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混种车型在市场占有率的“横向”和车型演化的“纵向”上一路小跑的步伐?

  恐怕就只有人类的想象力了。但混种也并非绝对正确安全,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说的是,一个聪明但貌丑的男人和一个漂亮却脑残的女人结合,皆大欢喜的结果是孩子继承了父亲的聪明和母亲的漂亮;而“杯具”则是相反。混种车型到底好还是不好,相信您有自己的判断;而我们的标准,就是不要出现那样的“相反”。

  文|李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