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无止境,中国最美24小时”之旅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西藏,敦煌,Jeep
  • 发布时间:2012-11-02 15:52

  这是我第二次从拉萨出发,驱车穿越青藏高原。上一次是去年的5月,跟随Jeep车队从拉萨出发向南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到达尼泊尔。而这一次是跟随路虎车队从拉萨出发向北翻越昆仑山脉,到达敦煌。

  第一天瑞吉酒店和英国管家

  如果说,上次来西藏还有点神秘和腼腆,这次西藏就是我的老朋友了。由于有了经验,所以准备得很充分,首先就是抗高原反应药物,不吃不带的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扛到最后的多难受自己最清楚。不要抱任何侥幸,或者觉得自己很快能适应,除非1个月去3次西藏,否则高原安和红景天是必备的。其次航班选择上不要懒,早起一点搭乘直飞航班,省去很多旅途的劳顿,这样到达拉萨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由于没有了第一次的兴奋,我从飞机上下来很快就睡着在机场到市区的路上,再次醒来已经到达拉萨的瑞吉酒店。路虎选择的这家酒店颇有背景。这是世界上最高档饭店的标志,代表着绝对私人的高水准服务。它的历史久远,第一家瑞吉酒店是1904年阿斯托(JohnJacobAstor)上校在纽约开办的,为的是提供一个地方,供母亲与自己的上流社会朋友举行宴会和派对,阿斯托上校采用了全欧洲化的服务来款待他们。这种服务在业内独树一帜,使瑞吉酒店成为全球酒店业的经典。

  只选最好的,是路虎一贯的标准。酒店管家带着服务生彬彬有礼地把我的大日默瓦箱子送进房间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接下来的旅程将是一次和路虎品牌相衬的豪华之旅。作为全球唯一的豪华SUV品牌,路虎更是在宣传一种上流社会的旅行方式,也就是,再艰苦的条件,由路虎车去克服,而车主在车内仍然保持着优雅和风度。

  这种气质让我想起书里一段对英国管家的描写:某英国绅士在印度的庄园里举行宴会,一个训练有素的管家忙里忙外,不但关心菜的品相,和小宾客们聊天,还恰到好处地更换乐队的曲目。入夜后,客人们兴致盎然时,远处传来老虎的叫声,众人皆大惊失色。只见这个管家不动声色,背起一杆猎枪走入茫茫夜色。须臾,枪响虎毙,管家从容回来,宴会继续。

  这个故事可能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英国管家的那种万能而淡定的特殊气质让人羡慕不已。管家并非粗卑的佣人,而是经过训练有特殊技能且勇敢和富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士,他们能服务好主人靠的并非卑躬屈膝,而是智慧和专业。这种高度,只有路虎能与之相提并论,也是全球众多尊贵车主选择路虎为出行代步工具的原因。

  第二天布达拉宫

  西藏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不少人到了那里会直接被虔诚所感染。宗教自有其积极的一面,特别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和地域。宗教的团结和激励作用,能让人民共同战胜自然困难,并大幅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从世界范围看,宗教既创造了伟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引发了无数次惨绝人寰的战争。所以不要老鄙视没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一样苦逼,人类本身就是苦逼的集合,不管有没有信仰。

  布达拉宫的门票是100元,我们这次去的时候还不是旺季,不过是一个周末。门口排队的游客却也连绵700多米。在柔风细雨里向前蹭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进入这座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虽然坐落在拉萨的市区,进入宫门后却一下幽静起来。藏式的建筑错落有致,古木和石板路用神秘的语言轻轻交谈。拾阶而上,拉萨的全貌渐渐展现在眼前,原来除了布达拉宫以外拉萨没有第二座如此巍峨的建筑,这里的人世世代代对宗教就是如此的虔诚,越是贫苦的底层人民,越要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供奉给信仰,以此寄托来世能够生活得好一些。

  布达拉宫本身是一个建筑奇迹,用草参杂着泥砌成的外墙,可以抗地震、可以减轻自重还可以在战争中收集敌人的弓箭。还有各种巧妙的通风装置和错落有序的楼阁和露台。过去,这里既是宗教场所也是政府所在地。在梵蒂冈在加德满都在伊斯坦布尔,这样政教合一的宫殿都有一个统一的气质:人神合一。它们都是应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建造的无与伦比的宫殿,而且在那个时代,每当圣徒们前来朝拜,看到这样宏伟的建筑,对自己的信仰就更加深信不疑:除了掌握神权的人,谁能建造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建筑呢。

  第三天神湖纳木错

  西藏,如此荒凉和美丽,天际线上永远有起伏的雪山,就好像一群冰雕的姑娘,只能向往而无法拥有。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这群姑娘里成熟美丽的大姐,如果走109国道向北,她会一直伴你左右。这个山脉属断块山,西接冈底斯山脉,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向北凸出,同时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臧东南三大区域。长700千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

  这次旅程的始发地拉萨市位于山脉东南侧,在拉萨市与纳木错之间,有三峰并峙,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山岭陡峻。

  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西北侧为藏北大湖区,其中最大的是纳木错湖。纳木错湖,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湖的南侧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

  纳木错湖四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这次去的时节,湖水还没有解冻,上面覆盖了一层白色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耀眼,如果不是戴着墨镜,凝视湖面数分钟后就会雪盲。

  湖区降水很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纳木错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但这苦咸的湖水对于虔诚的藏民来说也是天赐的礼物,信徒们会用矿泉水瓶接一小口湖水慢慢品尝。

  第四天最长的一日

  凌晨5点,天刚刚放亮,我们的车队就要再次出发了。今天的行程是那曲到格尔木,我在googlemap上查得,行程是800多公里,海拔高度从4500多米下降到不到2000米,途经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及4767米的昆仑山口,相应的地貌也从高原过渡到戈壁荒漠。

  路虎第四代发现在这段旅程里承受了极大的考验,主要来自稀薄的空气,青藏高原的气压只有平原的60%,相应的,氧气含量也减少了将近一半,这给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带来了额外的不便。但这款5.0V8发动机依然动力充沛,丝毫没有喘息和乏力,也就是说高原适应性很好。至于油耗是出奇的低,因为全程速度保持在90km/h左右,而且不堵车,还有就是一路下坡。

  109国道并没有进入可可西里,而是在边缘擦过,这也为保护可可西里的各种野生动物,以免受到人类的惊扰。这些野生动物里最著名的就是藏羚羊,这种可怜的动物因为在怀孕的时候会同时长出优质的绒毛而惨遭人类的猎杀,一度濒临灭绝。在政府和善良群众的保护下,目前的种群数量已经明显回升。

  我在出发之前就夸下海口,这次旅途里一定要拍下藏羚羊。当然牛皮吹得这么满,我心里却没有底。在可可西里的边缘,我拍摄到了珍惜的藏野驴和藏羚羊的“表哥”藏原羚。开始我还沾沾自喜,但后来地理专家告诉我,这个时候看到藏羚羊的机会不大。于是我闷闷不乐,直到前方探路的工作车在电台里确认看到有长角的动物在路边觅食,我才再次振作起来,因为稍微弯曲的长角就是藏羚羊的标志特征。

  当车队接近那群动物的时候,证实那的确就是藏羚羊,所有人都兴奋得举起各种长焦镜头下车狂奔。可惜的是,他们的200mm镜头根本接近不了羊群就被发现了,而我的Leicavlux2第一次发挥了它的专业特长—600mm焦段的探索长焦,稳稳地把正在转移的藏羚羊群摄入画面。拍到藏羚羊,我吹过的牛终于达成了,才不虚此行。当然,我因为稀薄的空气和令人激动的画面而喘得不行。

  翻过昆仑山口以后,太阳就招招手落山了。随着海拔不断降低,路边出现一些低矮的灌木,入夜,我看到了3天来第一棵树。这情景让我回忆起去年翻越喜马拉雅山脉,那是更大的落差和反差,几小时内从高原寒带一下来到亚热带的各种不适应。不过,昆仑山的北坡没有那么多的水汽,所以植被的生长并不如喜马拉雅南坡那么茂盛,海拔低了但荒凉依旧。

  在一片漆黑的夜路上奔袭,眼前只有前车的尾灯,那种无助感至今令我难忘。不过更让我惊讶的是格尔木的出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平线,远处忽然一片灿烂的街灯,神奇得就好像银河忽然横在眼前。这个荒漠里的繁华都市就好像中国的拉斯维加斯,毫无征兆地矗立在一片虚无里。

  进入格尔木市才发现,人类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们能把自然改造得面目全非,也能将其毁灭得体无完肤,当然更应该用这种力量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第六天五彩的戈壁

  在格尔木,车队休整了一整天,我们享受到丰美的羊肉和新鲜的酸奶。一顿熟睡后,向此行的终点——敦煌出发。今天我们要征服的是柴达木盆地,柴达木在蒙古语里是盐泽的意思。柴达木盆地有33个盐湖,其中察尔汗、茶卡、柯柯、大柴旦、东台吉乃尔、马海六大盐湖为重点开发区。这里地面有盐、地下有盐、水中有盐、土里有盐,甚至公路也是用盐铺的。

  戈壁这个词也是源于蒙古语,意为荒漠。科学家认为,200万年以来,特别是几十万年以来的中、晚、更新世时期,中国西部地势不断上升,干燥气候区不断扩大。这些地带表面沉积的砂岩、粉砂质泥岩以及砂砾岩等比较疏松的岩体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不断被风化剥蚀,变成大量碎屑物质。这些大小混杂的碎屑物质从山上崩解下来,堆积在山脚下。在洪水的作用下,被冲到较远的山麓地带,形成大面积的洪积平原。每当干燥季节,在大风的作用下,洪积平原上的碎屑物质中的细砂和尘土被吹到天空中,其中尘土被吹到千里外的地区,形成了黄土高原;而那些细砂则被风携带到附近,形成沙漠。粒径比较大的砾石,则被留在原地,形成了如今的戈壁滩地貌。

  由于地质作用和风化,戈壁里会有很多原来在较深地层里形成的各种矿石,玉石和玛瑙是最为常见的美丽的矿石,但大家不要以为在戈壁里捡几块石头就可以发财了,因为真正值钱的玉石或者玛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且特别是大量的人工琢磨才有价值,天然的砾石拿回去顶多有一些纪念意义。

  如果仅仅用路虎去跑公路,真的是一种浪费,于是在一个荒山沟里,我们的车队痛痛快快地豁了一把。说是豁,实际上路虎的专业教官开着他的发现4先严谨地勘探了一遍线路,然后让我们的车队小心翼翼地跟着头车后面,一辆一辆通过各种天然的障碍和科目。

  路虎特有的全地形反馈系统和发现4的各种差速器锁止功能为我们的越野体验提供了保障,很多看似不可能通过的科目在发现4的轮下轻松逾越。但要提醒各位,不要轻易去不熟悉的地形里为了越野而越野,特别是单人独骑的情况下,万一有个马高蹬短,在浩瀚的戈壁滩里是难以施救的。

  车队到达敦煌的时候还是傍晚,这个城市是一片真正的绿洲。郊外到处的田园小屋,满树的桃花在春风里摇曳,如果不是亲自开到这里,真会误以为是江南的一个小镇呢。

  第七天敦煌

  一提到敦煌会立刻让人想到壁画的飞天,但我看了,没什么意思。当然这个是相对云冈的石雕说的,可能我个人对于立体的呈现更有感觉吧。不过呢,我在敦煌壁画里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东西,就是在一幅元代的壁画里看到了12星座的形象。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难道12星座也是中国人的发明么?其实不是,12星座的说法和图腾的确源于古希腊,只不过在元代的时候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频繁而传播到了中国。

  除了敦煌的壁画,敦煌周边的风景还有很多,其中最壮观的要算雅丹地貌。一组组、一群群的巨大沙土堆矗立在干旱的沙漠里,然后被冠以很多缺乏创意的名字。不过我倒是对雅丹地貌的成因更感兴趣。人类出现前,这里是一片汪洋。随着地质板块的变动,这里逐渐被抬高成为陆地,随着不断的风化作用,裸露在空气中湖底被风沙不断侵蚀就成了沟壑,沟壑进一步风化就成了今天的沙土堆。

  面对巨大的沙土堆,我很想在其中找到一些古生物的化石,结果一无所获。而且我发现这些沙土堆的质地十分松软,轻易就可以掰掉一大坨。可能用不了几百年这里最终会成为一片平坦的沙漠。

  结束

  我是一个宅男,天天对着电脑不是写PPT就是上微博。而这次出来这么久,能有机会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亲身体会到祖国的最美河山,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路虎这个豪华尊贵的品牌不但体现了它高端的一面,更彰显出它保护自然尊重文化的一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总结得很有道理。

  文|李蛮 摄|李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