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寻宝记 探访劳斯莱斯汽车私人博物馆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劳斯莱斯,私人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12-11-02 16:11

  我们《汽车导报》的全球汽车博物馆专题已进行了超过四年,足迹踏遍几乎所有大品牌的车厂博物馆,不过亦有未能披及的名字,像被誉为顶级豪华汽车品牌的劳斯莱斯,拥有百年风起云涌的历史,制造过全球最高档的汽车。可惜,正因如此,每台劳斯莱斯制造前都已名车有主,加上近数十年的数次转换拥有者,大名鼎鼎的劳斯莱斯车厂却没有一间官方博物馆。幸好劳斯莱斯的产品有不少成为汽车收藏家的珍爱,他们更为劳斯莱斯开设私人博物馆,在欧美各地的汽车博物馆,都有劳斯莱斯汽车在馆中展览,然而论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一所,竟然设在奥地利深山中。

  名不经传小城市

  对于这座博物馆,我早有所闻,但每次欧洲的公干行程中,都无法抽空转赴这偏处一隅之地。事实上,奥地利的确很少和汽车拉上关系,无论厂家或大规模的活动都绝少在该国进行,除了当年一次在A-1赛道(现更名为红牛赛车场)举行的一级方程式比赛,我到奥地利多次也只是旅游或路过而已。就我们这个“汽车博物馆之旅”项目将达50期大关之时,我决心要报道一个大名气的车厂以作庆祝,劳斯莱斯就是非常合适的名字。所以,我从瑞士往东驱车数百公里,目的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多伯尔尼。

  多伯尔尼位于奥地利西北角,西靠瑞士,北倚德国,本身已在海拔400米的山脚位置,东边是一片山麓,人口只有四万多,是典型的中欧宁静小城,加上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因此也不属热闹的旅游城市,对于中国人来说,听过奥地利多伯尔尼这名字的相信实在不多。

  我从瑞士的1号公路一直跑到东面尽头,驶过一条小河,进入奥地利的国境,边防警察只是看了一眼,就扬手示意我可以不用停车检查。多伯尔尼城区就离边境不远,天色已沉,我直接驶往预订的小酒店,在店主的热情招待下,舒舒服服睡了一觉,开车一天下来的疲惫尽数驱去。

  奥地利春天乍暖还寒

  次日清早起来,外面竟下着点点雨雪,奥地利的春天说是乍暖还寒,但对我这个长居华南的人来说,低于摄氏五度已称得上严寒了。我打起精神喝了杯咖啡后,驾车按GPS导航的指示,驶进一条状似入山的小路,行车数公里后,一座米白色建筑物出现在左前方,正是劳斯莱斯博物馆。

  博物馆的三层房子本身就是一幢古建,据知始建于1862年,原本是用作纺织厂,并利用旁边的小河提供水力发电。1881年,这里铺设了当时的奥匈帝国第一条电话线,并由国王亲自在此拨出第一通电话。此后近100年,建筑物维持原本的用途,直到1990年纺织厂迁出,1995年改建成Vonier家族的私人汽车博物馆,自1999年起重新对外开放。

  房子的三层面积合共约3000平方米,我先登上三楼,准备由上而下地参观。三楼只有两台车,都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第一代劳斯莱斯New Phantom,属于open tourer的全敞篷型,其他展品包括大量汽车零件。Vonier家本身就是修复劳斯莱斯的专家,拥有过千件各年代的车款零件,光是车头的欢庆女神像就满载一柜,这些宝贝都是非卖品,准备留给修整旧车时使用。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小型但陈设精致的咖啡厅,在寒冷的空气中,没有比再来一杯香浓热咖啡更好了。

  经典劳斯莱斯齐集

  步进二楼,这是整个博物馆的精华部分,被称为名车堂,数十台全部是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劳斯莱斯汽车,一排排地整齐列阵。的确,全球再没有这样阵容庞大的经典劳斯莱斯齐集于一处了,况且还是全由一个家族拥有。这些车每辆不同,每台都有不一样的出处和设计,要逐一细看,就已花上个多小时了。当中不乏当年皇家、名人所有,或有其典故,要知道,这些车辆本身就已价值连城(目前一辆基本状态良好的劳斯莱斯Phantom I拍卖价约由20万美元起),有出处有故事的名车,更属无价宝,单是这一层车辆的价值,千万美元以上是最粗略的估计。

  至于一楼,除了有一个模仿当年劳斯莱斯车厂的工场作坊,还有多台仍在复修中的劳斯莱斯经典车,虽然看来有点混乱,但可以看出馆主家族对劳斯莱斯的深入认识和热爱。

  和其他厂家官方博物馆巍峨大型建筑相比,这所小型的品牌博物馆在包装、展示数据、规模或完整性上都有所不如,但就劳斯莱斯而言,又实在没有比其更好更有内容的馆子了。其实单就二楼的数十台轿车,已经绝对值回票价(8欧元)有余,也不枉我长途跋涉而来。况且,我还可以感受到馆主家族对劳斯莱斯的热情和投入,对他们来说,并非为储备财富而收集名车(尽管那的确是非常值钱),是真正为这品牌留下让人不能忘怀的历史,为了保留人类汽车文明的结晶,为了令普通爱车人士也可以一睹名车,参观完毕后,我满怀敬意地在访客纪念册中写下最简单的两个英文字:Thank you。

  巧遇富二代

  参观时,我见到一位应该是馆中职员,正在为一台劳斯莱斯汽车进行维修,于是我大胆地和他搭讪,希望了解关于博物馆的事。这位外形魁梧、相貌有点像曾饰演超人的已故演员基思杜化里夫的汉子,说得一口非常口音正宗的英语,亦非常好客地放下手头工作,和我谈起馆中的藏品。原来,这些已有数十年历史的老古董,大多机件正常,基于安全理由,把机件内的油料都抽干,因此只要数小时的简单维修,重新注入各种机械运作必需的油品,就可以启动发动机行驶。他表示,当年的劳斯莱斯汽车其实最有价值的地方并非豪华,而是其非凡的制作质素,这些老家伙都是非常可靠的机器,一台Phantom至今仍可以天天使用而不出故障。

  当我问及这么多名车是如何收集的呢,他说:这可是家父经过数十年努力的成果。我倒是有眼不识泰山,这位维修技工,竟然就是馆主的长子Franz-Ferdinard,也可说是坐拥这批价值连城的名车的富二代!

  正当我面露惊讶神情,Franz就平和地说,他们一家都非常热爱劳斯莱斯汽车,因此索性成立了企业,也把藏品正式办成一家有规模的私人博物馆。其实Franz一家的Vonier家族,是彻头彻尾的奥地利人,但是受到劳斯莱斯的感染,已经变得十分英国化,就连他说的英语,也是很标准的用语。大家谈得兴起时,Franz竟然说:“May I offer you a cup of coffee? (容许我请你饮杯咖啡吗?) ”老实说,即使跟英国人交流,我也没有听过这样充满英式绅士语调的教科书式英语对话,看来,他的英国味早已从劳斯莱斯汽车深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了。

  Vonier的一家,不但是这家私人博物馆的拥有者,也是经营者,老爹Franz Vonier和夫人已经和劳斯莱斯汽车打交道达40年,大儿子Franz-Ferdinard拥有汽车机械的硕士学位,目前主持车辆修复养护工作(我还把他看成一个维修工!);次子Johannes修毕结构工程学后,更进修管理学,负责博物馆的营运和公关;小儿子Bernhard只有23岁,目前仍在念汽车工程,也协助博物馆的技术支持,如是者,这个博物馆就是他们家的天下。

  由于藏品众多,事事亲力亲为的Franz-Ferdinard实在忙个不亦乐乎,我对他笑说:拥有这么多经典劳斯莱斯,你们可是家财千万的富户啊!然而Franz却正色说:“Money isnothing but quality isforever(钱算不了什么,只有质量才是永恒)!”可说一语道破劳斯莱斯汽车的价值所在。

  文|林健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