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看了个笑话,大意说女孩拒绝了男生的邀约,因为听到男生开的『只是电瓶车』,而附图中那台『电瓶车』是一台特拉斯。这则小故事寓意什么,大家不妨自行演绎。
这倒令我想起,廿多年前我进入汽车媒体时,除了面对一个相对小得多的香港市场,产品也比较单纯:四门是轿车,双门叫跑车,没尾的是掀背,还有大多用来送货的旅行车。发动机基本上是汽油的,带个涡轮增压准是高性能,柴油车则只是商用罢了。
这个逻辑如果套用到今天,水平大概与上文提及那女孩不相上下而已。今时今日,四门车可以跑得很快,保时捷不一定是跑车,掀背也有很多种,这个shooting brake真不知怎生翻译,而涡轮增压谁没有呢?变速箱可以四五六七八九速,柴油车也不乏名贵……同样四个轮子,变起来翻天覆地,倒不能怪妹子不懂特拉斯。
还有,那时互联网刚开始,媒体的业内信息还是比较权威性的。今天,网上百度谷歌,谁都是个专家,我们很多时候不但没有跑得比读者快,还显得落在后面。
然而,正由于世事多变、信息爆炸,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更为重要,给读者多快好省地带来汽车知识,仍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不过反应要更快、效率要更高、内容要更精炼、点子要更多姿多彩。
《汽车导报》已做了200期,其中我也参与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更适逢中国汽车工业和市场的爆发期,每年每月都有新事物,做杂志带来的刺激感是前所未有。
我相信我们的目标不变,只是传递文化这角色变得更复杂,也更有趣了。看着杂志的成长,看着年轻同事的成熟,过去有些没做好的内容,今日更有条件做好——但时移世易,这个好的标准又更高更远了。在进步和改革的循环中,让我们一起做个长知识的车迷。
祝大家有个迈步向前的2015年!
高级编辑顾问:林健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